人这辈子,一定要吃好这4种米!通便、养胃、控糖......好处太多了
一说到米,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大米。
确实,大米作为主食,在三餐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事实上,除了大米,还有很多“养生米”,如果平时注意合理搭配,对身体大有益处。
1.养肾米:黑米
喜欢吃黑米的朋友举手!
这黑米不仅吃起来香,养生作用也不容小觑。
中医认为,黑米性平、味甘,入脾、胃经,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胃,明目活血”等作用。
更值一提的是,黑米在养肾上的实力也杠杠的。
根据中医五行及藏象理论,黑色主水、入肾。而黑米作为一种黑色食物,自然也能够养肾。
总之,吃黑米,在填饱肚子的同时还把肾养了,真值!
养生推荐:养肾三黑粥
三黑粥:以黑米、黑豆、黑芝麻为主料,再加点核桃、红糖调味,全家老少都能喝。
2.通便米:玉米
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经、肾经、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健脾渗湿、平肝利胆的作用。
现在天气寒冷,来点开胃的玉米再适合不过了。
《本草纲目》认为其“调中开胃”,《本草推陈》则称其为“健胃剂”。
所以胃口不好的人,比如老年人、儿童、久病在床的人,平时适合多吃点玉米。
更值得一提的是,玉米富含粗纤维,堪称“肠道清洁工”,有助于通便,特别适合平时排便不顺畅的朋友。
玉米怎么吃好?
整个蒸煮是最简单直接的做法。
还有人偏爱熬粥:把打碎的玉米粒和芸豆泡软,倒入锅中,大火煮开,然后改用小火熬,等玉米煮开花,一锅香喷喷的玉米粥就熬好了。
如果是老幼病弱人群,更建议先把玉米颗粒磨细一些,变为玉米面粉,再用来熬粥。
此外,玉米还可用来做菜。将新鲜的玉米粒剥下,与虾仁、黄瓜丁一起炒着吃,别有一番风味。
3.助眠米:小米
说起小米,大家都会想到它的养胃作用。
殊不知,小米还能安神助眠~
中医认为,小米能补虚、健脾、和胃、安眠,适宜老年、体弱、病患、产妇及幼儿补身子。
因此,睡不好的人,经常喝小米粥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此外,平时食欲欠佳、肠胃不好的朋友以及贫血患者,也可多吃小米粥。
小米粥吃法很多,各有各的滋味,但以煮粥喝最好,还可以与各种粗粮搭配,做成不同风味的粥,有很好的营养和调补功效。
需要提醒的是,有两类人不适合吃小米——
气滞者:通常表现为生气后觉得胸闷难舒;如果是因疾病导致的气滞体质,可能会长期胸闷、喜叹息,情绪波动时易腹痛腹泻、嗳气,女性乳房胀痛,甚至咽部如有异物梗阻。
虚寒体质的人:怕冷,一到冬季就裹得跟粽子似的,手脚冰凉,背部发冷,大便稀薄。如果确实爱喝,可在粥里加上一两片生姜以纠正凉性。
4.控糖米:燕麦
说起燕麦的好处,那是十个手指头都数不完——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对脂肪肝、糖尿病、便秘等患者有辅助疗效;同时,又能有效地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
更值得一提的是,燕麦对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速度有一定意义。
这主要是因燕麦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让人吃了后产生饱腹感,这就避免人暴饮暴食。
但是,并不能由此认为燕麦能防治糖尿病,燕麦可以作为糖尿病人的主食选择,但不能代替治疗糖尿病所需要的药物。
要强调的是,对血糖控制有益的是那些不添加其他成分的生燕麦,需要煮熟才能吃。
超市里的膨化燕麦片、添加了各种调料的花样燕麦粉,都没有这种作用,可别买错了。
需要提醒的是,胃不好的人和上了年纪的人要少吃。
因为燕麦比较硬,会加重胃炎(有糜烂者)、胃溃疡者的病情;老年人消化能力弱,吃了燕麦比较难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