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概念解释 第23课(4)

不抵抗政策:国民党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采取的政策。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坚持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在事变前夕就一再严令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如何在东北寻衅,均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事变爆发时,又令东北军绝对不准抵抗。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指挥东北军不战而退。后日军进攻上海,侵犯华北,国民政府采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政策,实际未认真抵抗,直至七七事变前。
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在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决定建立国际联盟。1920年1月,国际联盟正式建立,总部设在日内瓦。最初参加国联的有英、法、意、日、中等四十四个国家,后来增加到六十三个国家。美国是最初倡议建立国联的国家,但在巴黎和会上没达到称霸世界的目标,美国国会拒绝批准美国参加国联。所以国联一开始就被英、法帝国主义所控制。国联表面上标榜以“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为目的,实质上是帝国主义奴役世界人民的工具。国联对德、日等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纵容包庇,最后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联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

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和国民党政府在华北丧权辱国的一系列事件。1935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制造事端,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要求。7月中国接受日方要求,签订《何梅协定》。由此,中国在河北和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随后,日本帝国主义又策动汉奸制造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企图使冀、察、绥、鲁、晋五省脱离中国。12月,国民党政府指派宋哲元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华北事变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八一宣言: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发表的宣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执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后又继续侵略华北,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年 7月,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新方针,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于8月1日公布,通称《八一宣言》。主要内容有:痛斥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组织抗日联军。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