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商朝脉络(一)
契,又名卨,号阏伯,黄帝四世孙,帝喾一世孙,成汤十三世祖。父,帝喾,名俊,号高辛氏。母,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一名简易、简逷、娀简、简逖),吞玄鸟卵而孕。及长,帝尧时,掌火正。帝舜时,佐大禹治水有功,赐姓子氏。因与兄弟实沈不和,帝喾迁实沈于大夏,迁阏伯于商。一子,昭明。
昭明,契之子,帝喾二世孙,成汤十二世祖。在砥石建陪都。一子,相土(又名乘杜)。
相土,昭明之子,帝喾三世孙,成汤十一世祖。驯六畜、服象虎。一子,昌若。
昌若,相土之子,帝喾四世孙,成汤十世祖。一子,曹圉。
曹圉,昌若之子,帝喾五世孙,成汤九世祖。一子,冥(又名季)。
冥。曹圉之子,帝喾六世孙,成汤八世祖。夏后少康时,任司空。长子,王亥;次子,王恒。
王亥,冥之子,帝喾七世孙,成汤七世祖。兴农经商,在一次贸易中,被有易国绵臣所杀。一子,上甲微。
王恒,王亥之弟,冥之子,帝喾七世孙,成汤七世祖。后留居于有易国。
上甲微,王亥之子,帝喾八世孙,成汤六世祖。灭有易国,定地中于嵩山。子,报乙。
(水神河伯于心不忍,把幸免于难的有易族人集合起来,迁到另一地居住。这就是摇民,也叫嬴民。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河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
报乙,上甲微之子,帝喾九世孙,成汤五世祖。子,报丙。
报丙,报乙之子,帝喾十世孙,成汤四世祖。子,报丁。
报丁,报丙之子,帝喾十一世孙,成汤三世祖。子,主壬(一作示壬)。
主壬,报丁之子,帝喾十二世孙,成汤二世祖。子,主癸(一作示癸)。
主癸,主壬之子,帝喾十三世孙,成汤一世祖。子,履,又名天乙、大乙、唐、商汤、武汤、成汤。
成汤,主癸之子,帝喾十四世孙。父,主癸。母,扶都。妃有莘氏,生太丁(一名跌,又名大丁);妃有妊氏,名有孂,统领九嫔,后宫有序,生外丙(一名胜,又名卜丙)、仲壬(一名庸,又名中壬)。将都城从商丘迁至亳,任伊尹(己姓,伊氏,名挚)为右相,任仲虺(任姓,薛氏,名莱朱,字仲虺,号中垒。)为左相。先灭葛国(夏后启,封伯益之子大廉于葛,建葛国。)、灭豕韦国(夏后少康,封伯靡之子元哲于豨韦,国豕韦,赐风姓包氏。①)、灭昆吾国、灭顾国。后兴兵伐夏,与夏桀战于鸣条。灭夏建商,定都亳,国号商。封墨台氏(又作墨胎氏、墨夷氏、目夷氏、明夷氏)于孤竹国。子三,太丁、外丙、仲壬。
太丁,成汤之子。成汤一世孙。子,太甲(名至)。
外丙,成汤之子,太丁之弟。成汤一世孙。
仲壬,成汤之子,外丙之弟。成汤一世孙。
太甲,太丁之子,仲壬之侄。成汤二世孙。继位之初,伊尹辅政,遵照祖先法制。第三年,暴虐百姓,朝政混乱,破坏法规。伊尹劝谏而不听,遂放逐于桐宫,史称“伊尹放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还政。子二,沃丁(名绚,一作羌丁)、太庚(名辩,一作大庚)。
沃丁,太甲之子。成汤三世孙。笃行汤法,发扬祖制,以德治商。
太庚,太甲之子,沃丁之弟,成汤三世孙。履行汤法。子三,小甲(名高)、雍己(名密)、太戊(名伷。一作大太戊、天戊)。
小甲,太庚之子。成汤四世孙。
雍己,太庚之子,小甲之弟。成汤四世孙。昏庸无能,荒废政事,许多诸侯不来朝贡。
① 注:帝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吴回。重黎,帝喾命居火正,为祝融。吴回,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长子昆吾(己姓,名樊,世居昆吾),其后昆吾氏、顾国、温国(温平)、有苏氏、苏国(苏忿生)。次子参胡(董姓,名惠连,世居董地)其后董氏。三子彭祖(籛姓,名铿,封于彭),其后豕韦国、诸稽。四子会人(妘姓,名求言封于郐),其后邬、路、偪阳。五子晏安(曹姓,封曹官),其后邾国。六子季连(芈姓),其后楚国、夔、荆。
籛铿生通(彭伯通),通生寿(彭伯寿),寿生靡(彭伯靡),靡生元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