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趣味国学】用七律诗阐释中华“儒释法道”精神

2021-08-26 10:30 作者:和世璧-TCM  | 我要投稿


一、存仁

晨风送雨唤新民,行踏江东觅早春。

尊念孔师痴守道,感钦颜子乐持贫。

浩如涛水情传世,壮若惊雷义舍身。

此乃中华真气概,牺牲血骨为存仁。

二、修身

何辞险阻力行知,始道迷离志不移。

心附幽兰梅作友,魂随峭柏竹为师。

经逢乱世明仁义,尊拜孔言融学思。

敢逆湍波撑陋楫,一人孤往我钦之。

三、齐家

齐家立业以为营,同济风波妻子情。

长幼相和纲有序,弟兄互助礼无争。

历经波劫衰荣共,制则三章赏罚明。

伉俪情深年复月,如宾举案与眉平。

四、治国

全局于胸统顺天,兵刀备后礼当前。

复兴强国怀宏愿,扶正祛邪烹小鲜。

灾祸横来同劫岁,工农喜泣共丰年。

祥云瑞雪荫华地,国泰民安日月悬。

五、平世

新潮击岸奏和风,莫使三龙成一虫。

并力齐心携内外,共赢互利系西东。

政谈经论话南北,族别文殊存异同。

穷水废山终定悔,喜闻童语戒兵戎。

 一、禅风

禅风若手抚哀人,劝弃烦思去旧尘。

但为凡间迎暖意,无盈己欲享华春。

童颜白首经千世,老树新芽又一轮。

行梦天涯风雨客,苦寻佛法望金辰。

二、禅钟

缘如夜月自盈亏,情若鸣钟合又离。

身作俗人空自叹,耳闻哀响为谁悲?

犹催醒世惊晨梦,似劝怜生引夜思。

常揣禅心柔近水,不生嗔念潜濡滋。

三、禅花

梦闲信步倚栏行,幕色星稀月益明。

雾起遥生周野暗,荷开独蕴一身清。

痴人忘世花边醉,露水凝天叶上莹。

禅意于心风潜度,唯闻寂寂睡虫声。

四、禅雨

夜闻春雨落穷村,心喜卷帘灯向昏。

身献济贫中有梦,功成却赏后无痕。

勤耘善种滋枯土,默洒禅心净浊魂。

曾叹荒原难结果,菩提脚下已生根。

五、禅梦

梦闻禅语一言通,真假恩仇善恶中。

媚柳隔江迷在色,重云隐日碎于空。

人行陆海有边限,神散乾坤无极穷。

起落浮沉皆佛理,几番花败又花红。 

一、畅达如木

朝晖抚柳洒清波,浣浊更妆对洛河。

好伴春光舒碧发,自随流水展柔柯。

观来雨后迎晨日,闻取风中奏悦歌。

失志无须长仰叹,几何年岁费蹉跎。

二、通明似火

水天露白夜将穷,遥候娇阳破晓空。

散雾红云明海陆,驱寒化气醒鱼虫。

温消痹痛阴邪去,朗照乾坤百脉通。

常使心中升碧日,阴阳两者此为雄。

三、包容若土

于形合肉志为思,在色呈黄应四时。

转谷成精行纳运,变精化气潜涵滋。

前非不计待人善,瞋貌无生接物慈。

健土宽心培厚本,何须药助自能医。

四、刚毅犹金

品高如竹毅犹金,不受香迷不可侵。

浩浩炉光朝炼铁,沉沉炬火夜磨砧。

最为野吼传声远,真乃晨寒透骨深。

千击万磨魂不怕,誓存钢志铸恒心。

五、平静同水

心若溪湖需自清,权衡动静养澄明。

有邻不寂鸟相伴,怀德忘孤天与行。

起伏由它随势涌,始终守己入江平。

人当学水常存静,不怨阴晴慧可生。

 一、为道日损

天道几何卿几何?损之又损苦虽多。

敢拿岁月作筹码,不记盈亏任石磨。

欲断烦丝扬热血,可怜双鬓泛纹波。

臣心一片苍生意,只冀天晴风永和。 

二、慈俭为先

德之古字为心直,梅体竹音藏雪来。

人且自怜焉自贱,雪当无悔更无才。

东风百里送君去,炎夏无情我自埋。

岂敢身先先试卒?曰慈与俭正无歪。

三、以静制动

静为动母再分化,兵用奇招制以平。

利器焉能彰外敌,清箫自可觅前情。

修身益化民归正,恶事无为暗转明。

忌讳千般因有悔,千金散尽为仁行。

四、大成若缺

美而未满是真美,若缺而盈乃大成。

以学为根生作本,以儒谈古释为登。

千秋万代英雄出,一眼三秋双目蒙。

我欲乘风且暂去,来年还是那渔翁。

五、大道无为

大道无为无不为,明之若昧有奇形。

下人闻道当闲乐,上士闻之作谨铃。

大器晚成无具用,波音微入有先明。

一平三仄此中意,梦幻之间寻谛星。 

六、戒欲觉悟

杂病于人因过用,道家三戒欲嗔痴。

道存天地无随化,法象纯然有应诗。

恐觉为迟多念起,集思益广少悲离。

玄门太极藏星汉,何处桃源我自知。

七、众音相和

相反相成知易难,音声相和古今同。

何分美丑皆同类,不必高低似弟兄。

有志青春须立早,怀恩暮雨不生冬。

众人拾炭驱寒意,只是雄魂定在中。

八、虚心实腹

何论争执人为祸,不乱民心听老言。

实腹虚心王者道,弱情强骨圣人兰。

淡知薄欲听天数,减负无为观海帆。

如有荷花淤上长,更怜君藕地中残。

九、盈亏有道

取之存道用存度,损满如弓矢要冲。

挫锐分分分此要,和光点点点于中。

莫求鸡蛋谁先后,需晓乾坤法大同。

最是一朝和讯令,东风长涌不须拥。

十、悲弱而恒

风水恰如人气血,永存不息在仁心。

敢询天地百千次,欲得真经九五音。

春泪留痕空洒去,婉歌随雨欲淋淋。

可怜半载知天命,魂断无情苦至今。

作者:谢子善(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 

青医问道岐黄路,天地为师气运和


【趣味国学】用七律诗阐释中华“儒释法道”精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