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童”字给了牛
今天第一次听说“牛童”这个称呼,他不是牧童的别称哦,是小牛,也就是牛宝宝的称呼。一个七八月大的牛宝宝被老爷爷唤作牛童,牛童的叫声嗲嗲的,很像本地话的“坏”的发音,真的是太可爱了。牛宝宝的好奇心和自律能力或者说胆量吧,都和牛娘差别很大哦。我拿着相机拍牛妈妈的时候,她还淡定地撒了泡尿。但是我走向牛童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我在她周围转了一会儿,她就主动走向我,我出于自我防卫(其实是害怕)连连后退,虽然我知道有一根细绳拴着,还是不敢靠太近,但牛童可不知道我这么想,直冲冲地向我走来。最后给老爷爷唤了回去。
下面有请牛娘登场~

仔细看牛娘的眼睫毛好长啊

这位是牛童

我刚开始以为体型大的,牛角明显的是公牛,相对体型小而且牛角小小的顿顿的是母牛。我是问了爷爷才知道的,通过询问我还知道了牛一胎只生一个,牛一般可以活到三四十岁,不过还听说有些牛活了六十多岁的,牛娘和人类一样也是十月怀胎。
现在很少有牛会耕地了,老爷爷骄傲地说他的这头牛还会耕地,我才意识到原来让牛来耕地是要通过训练的。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牛是天生就会耕地。
后来老爷爷就把牛牵回家了,他今天带牛去田里吃草,我一直跟他们到家,看见牛进了牛棚,我把牛棚外面的样子拍下来了。这些东西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少吧,我感到很幸运还能在老家看见养牛养猪的人家,也想不出这有什么的,但是光是知道这些事,我就很开心了。

再往村子里走,我看见他们用很传统的方法保存收获的白萝卜


他们把白萝卜都浸泡在冰凉凉的溪水里
你可以看到边上露出的一点点烂泥地,这片地是专门圈起来养鹅养鸭的。可惜我没拍下来。
然后是一些蔬菜,卷心菜被冻成紫甘蓝的样子,还有我猜大概是长得太高太瘦了的花菜,以及间种的技术。




然后该回家了,今天跟着牛牛度过了很开心的下午。
摄影札记2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