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爱人间的“相思情话”,密月刚过分隔两地,50余封书信传深深惦念

2021-05-22 11:58 作者:球坛风云杨先生  | 我要投稿

1925年在中央军委工作的王一飞,结识了同在中央机关做事的上海姑娘陆缀雯,半年后,他们结为夫妻,蜜月刚过,王一飞就被党组织派往汉口等地执行重要任务,而缀雯则留在上海的中央机关,与妻子分隔两地的王一飞,把对缀雯的思念交付给纸笔,不过,爱人间的相思情话并不是王一飞笔下的全部内容,年长几岁的他是妻子在革命生涯里的引路人和战友。很多年之后,已是迟暮之年的陆缀雯将这些珍藏多年的50多封书信全都捐赠给了国家,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两位革命者的爱情。

两位革命者的爱情

1925年春夏之交,因国内革命需要,王逸飞结束了苏联四年多的留学生活。回到国内在中央军委工作。并代理上海区委书记,同在中央机关工作的上海姑娘陆缀雯对他颇有好感,“他对人诚恳,从不讲别人的坏话,修养性好,从不发脾气。很耐心,别人有缺点,他善于帮助克服,对自己却很严格。虚心好学,多才多艺“。共事的时间久了,两颗年轻的心渐渐靠近,半年后他们在上海举办了一场简朴的婚礼,没有精致的婚房,没有热闹的酒席,只是把两人的行李搬到一起,请几位亲朋喝杯清茶,吃点糖果。

两颗年轻的心渐渐靠近,

1926年3月21日,蜜月刚过,王一飞被党组织派往汉口等地执行重要任务,陆缀雯则留在上海中央机关,客轮上他难以言心中的不舍,提笔给新婚的妻子写下了分别后的第一封信,至于我这几天的胡思乱想。其中最主要者即是“骤然离开我爱,忽忽如有所失似的,虽然此次因校事而自动的,自愿的,且有理智的别离,但终不能打消我私心的难受”。信中所说的“校事”是暗中指党中央交代的工作,为革命奔波在外的日子里紧张而忙碌。


 每有空闲,王一飞便要把绵延的思念交付执笔,不过,爱人间的相思情话并不是王一飞笔下的全部内容,年长几岁的他是妻子在革命生涯里的引路人,战友。王一飞希望她不仅是自己的“雯妹”,还能成为一个有着新颖思想,能在事业上有着积极探索的战友。好妹妹,我替你想想,你应该注意以下各事,以免为“女子””孕事”“从前失学”所误。不为时代之落伍者。这就是我不愿把你关在门内,做一个新式媳妇之用意。如果你我的爱情,不能在学问事业上互相勉励上进,总是抱歉的。


 至于我自己呢?自然也需随时努力,在丈夫的引导下,陆缀雯也从机关工作的普通文书,渐渐为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担负起更多责任。一次,党组织把秘密运送炸药的任务交给她,不料天降大雨,经验不足的陆缀雯没有按事先约好的方式灵活应对,在路上耽搁了些时间,王一飞得知后很是严厉地批评了她,事后又后悔措辞过重,专程写信表示歉意,“就是18到19两天的赴宴当中(运送军火),我因病或事务的关系对妹妹有太重言的地方,愧我粗鲁,以后绝不再敢”。婚后两年,两人聚不离多,这些颜色不同,大小不一的信笺,承载着他们分毫不减的爱意。

喜悦充溢心间

1927年12月24日,辗转到长沙工作的王一飞又给陆缀雯寄去一封信,希望她带着不满周岁的儿子前来团聚,既能掩护党内地下工作的进行,还能照应家庭生活,不过,瘦弱的妻子带着年幼的儿子独自出行,王一飞又有些放心不下,“现在年底将近,行路甚为不便,你在路中需要自己小心,总以沉静少与人谈为要,路中朋友一概靠不住“。陆缀雯收信后,立即启程赶往湖南,相逢近在咫尺,喜悦充溢心间,然而刚到武汉中转,他却接到了噩耗:丈夫王一飞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一个月后,年仅30岁的王一飞,就义于长沙教育会坪,那封叫他去团聚的信,竟成了丈夫留给她的绝笔。


爱人间的“相思情话”,密月刚过分隔两地,50余封书信传深深惦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