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体验M15,亮点很多,性能表现令人惊喜!
英特尔的M15轻薄笔记本之前已经和大家见过面了,纳客此前还专门出了一期编辑日常体验文章,总结一下这台笔记本,轻薄、好用。随着英特尔的12代移动端酷睿处理器陆续上市,这次纳客又替大家提前体验下升级了配置的M15。看看这次新处理器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

纳客上手的这台M15笔记本基本配置如下:

CPU是英特尔最新的12代i7-1260P,这颗处理器同样是异构设计,共有12核心16线程,其中由4个P核加8个E核组成。最大睿频频率为4.7GHz,采用了英特尔7工艺,共有18MB三级缓存。

纳客上手的这台M15笔记本内置了英特尔锐炬Xe显卡,显卡最大动态频率为1.40GHz,总共有96个EU单元。M15配备了两条LPDDR5的内存,16GB容量,频率非常高,达到了5200MHz。

此外,还有1TB的固态,生产厂商是三星,实测性能很不错。

我们先来看下M15笔记本的外观,银灰色的机身采用CNC一体切割工艺,金属质感拉满了。由于是准系统,A面并没有任何品牌标识,磨砂手感,看起来比较低调,很适合商务办公场景使用。

B面是三边窄的15.6英寸IPS屏幕,“下巴”约一指宽。“额头”配备摄像头,支持Windows* Hello登录。机器也支持单手开合,最大开合角度180度,转轴的稳定性非常好,桌子晃动也不会影响屏幕。

电源键在C面的右上角,开机时电源灯会亮起,转轴也是金属材质,视觉上和C面统一。

在键盘上方有一排开孔,可以明显提升进风量,键程约为两毫米,键帽有背光,夜晚使用也能清晰可见。

纳客体验后感觉打字手感不错,按压后反馈力度适中。键盘上下方向键为半高设计,并且英特尔还将ctrl键位做了加宽处理,更适合办公。掌托也是磨砂质感,只不过比较容易沾染指纹。

触摸板区域较大,玻璃材质,滑动顺畅,还支持windows手势操作。D面有两个长脚垫,还有一排进风格栅,能够给内部提供充足进风量。

M15整机厚度为14.9毫米,重量不到1.7千克,厚度也算是同类型中比较薄的一款,很适合外出携带或者移动办公。

接口拓展部分,机器左侧有1个USB 3.2 Type-A接口、1个雷电4接口、1个HDMI视频输出接口。

右侧有安全锁孔、1个雷电4接口、1个USB 3.2 Type-A接口和3.5毫米音频接口。可能会有小伙伴好奇充电口在哪?实际上M15的雷电接口就是充电口。当然,外出的时候能携带的东西有限,这台M15同样也支持PD充电,只要是Type-C接口线材同样可以给笔记本使用。

看完了外观和接口,接下来我们对这台M15进行一系列性能测试。可以通过英特尔官网下载XTU软件,进一步确认酷睿i7-1260P的相关参数,睿频部分:P-Core单双核睿频为4.7GHz,全核为3.8GHz;E-Core最高睿频为3.4GHz,全核为3.2GHz。

我们先来看CPU的性能测试,接下来我们看看理论跑分。首先是代表CPU理论性能的CineBench R23。单核跑分达到了829分,多核跑分达到了6645分。

与以往不同,本次测试纳客选用的软件是CrossMark,该测试工具对于PC性能的测试结果还是比较真实的,通过生产力,创造力,反应negligible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CrossMark给出的最终得分为1743分,而生产率则是1636分,创造性得分1908,反应能力,也就是响应速度则是1611分。从生产力软件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英特尔M15可以应付绝大多数商务办公场景,外出时也能带来持久体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它在运行时非常安静,毫无噪音。

接下来是实际游戏体验,来看网游部分,DOTA2选择一局比赛录像,在1080P分辨率、中高特效的情况下可以达到80帧,即使是多人激烈团战时帧数依然稳定。虽然是集成显卡,但不可否认,英特尔的Xe显卡在日常娱乐中仍然能发挥巨大作用。
看完了游戏性能测试,我们就可以进行拆机了。M15的电池总容量为73瓦时。

M15的散热部分采用了双风扇,但因为倒装主板缘故,纳客并没有继续拆机,不过还是能隐约看到热管,以及C面的进风口。

整块主板由散热膜覆盖,最中间是1TB的M.2固态硬盘,支持NVMe协议。

左边是英特尔的Wi-Fi 6E AX211无线网卡,最高传输速率可达2.4 Gbps,减少网络卡顿情况,让在线协同工作更流畅。

纳客总结
综合各项测试成绩来看,纳客认为M15就是为了那些不看重显卡性能,但又需要处理器性能释放给力的用户准备。12代的i7-1260P可以在短时间内爆发强大的性能潜力,在实际体验中可以应对视频剪辑或者修图等工作。同时,M15配有LPDDR5的高频率内存,提升使用体验流畅度,并且增强了带宽频率。所以说M15不仅是一台办公本,同样也可以作为生产力工具来使用,完全能够满足这类人群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