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这些名字的来源是什么?
第零日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圆,有规矩的人多了,才有了圆。
第一日
上帝说要有线,于是就有了弦。
直线与圆相交的线段为弦
第二日
过单位圆心做与弦的三角形,就有了一个直角三角形
第三日
薛定谔说,另外两个角是混沌的,当观察到正角后,才能确定另一个角的状态。
正角:正在观察研究的角
余角:垂角减去正角后剩余的角
第四日
白居易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正弦:正角对着的弦
余弦:余角对着的弦
第五日
顾少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去看看。
切线:在交点处做直径的垂线
第六日
(编不下去啦)
正切:正角对着的切线。易证:正切=正弦 / 余弦,即 tanx=sinx/cosx
正割:正角对应的割线。易证:正割=1/ 余弦,即 secx=1/cosx
第七日
用同样的方法,创造余切余割
余切:余角对着的切线。易证:余切=1/ 正切,即 cotx=1/tanx
余割:余角对着的割线。易证:余割=1/ 正弦,即 cscx=1/sinx
有空再讲讲 sin,cos 等数学符号的命名。各位看官,记得追更,点赞,收藏哦。
2023 年 1 月 31 日补充
正余切割弦的英文命名
在三角学中,线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弦,切线,割线;
角有两种,分别是正角,余角。
对角和线进行排列组合,就有六种情况,数学上用英文符号来表示,如图:
是不是对这些符号一头雾水?初高中的时候,只学了 sin,cos,tan,其他的总是混起来;特别是 sec 和 csc,到底是切还是割,这是一个问题?
正弦英文
正弦的英文是 sine,英文词源来自 sinew,意思是肌腱,筋腱。无论是东西方都有用牛筋做弓弦的历史,兜来转去,原来这根弦指的是弓弦。
余弦英文
余弦的英文是 cosine,就是在 sine 前加了一个 co 的前缀。co 这个前缀表示共同、相互、联合之意。所以 cosine 表示连接着正弦的那根弦,自然就是余弦。相似的余切,余割的英文前缀也都是 co-。
正切英文
正切的英文是 Tangent。是由 T-angle 演变的,意为 T 的角度。显然 T 这个字母有直角。
余切英文
余切也是在 tangent 词根前加了一个前缀变成了 Cotangent,简写为 cot。
另外两个正切拼在一起,就是一个矩形,所以将 Tangle 重复一次(加上前缀 re),就变成了 Rectangle——矩形。有意思吧。
正割英文
正割的英文是 secant,词源是 section:分开,割开。显然图中的割线将圆分开了
余割英文
余割的英文是 Cosecant,也是加了 co 的前缀。但他的简写不是 cos,因为已经用来表示余弦了。所以另外选取第 1,3,5 位的字母,用 csc 来表示余割。
总结:
我横竖睡不着,熬夜写着这篇文章,来回检查好几遍,画了好些图,仔细看了一晚,绞尽脑汁总结出了两张图,字里行间透露着两个字:精华!
————————————————————————————————————————
鲁迅曾说过:你应该点赞收藏
——————————————
2023/02/26
评论区有人提到正矢,余矢。这两个函数其本弃置不用了。
读者就是上帝,那我就说说这两个冷门的吧。
先说说这矢,矢就是箭,箭就是矢。
看看过商朝的矢,就是一个箭的形状。
有矢必有弓。
三角函数中的弓又在哪里呢?
我们先画一个单位圆,再画一个半径为 1 的大圆;
在小圆随意找一点 D,连接线段,就有了正余弦。
延长正弦和余弦分别交大圆于,并且与交点连接线段。
看到没,出现了弓(弧),弦,矢(箭)。古人用弓箭的部件来表示三角函数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从图中就很容易看出正矢=1- 余弦,即 versinx=1-cosx
对余角做同样的操作,就可得余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