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微课堂(有字幕无背景音乐版)

1.2 因特网概述 P2 - 01:52





1.3 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分... P3 - 00:06




1.4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P4 - 00:12


1.5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1) P5 - 00:04

速率的单位都是10的3次方,而比特的单位都是2的10次方,因为速率是给人看的,比特是给计算机看的










1.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 P7 - 00:08




TCP/IP协议的网络接口层并没有设置什么要求,所以为了学习,把网络接口层划分成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 P8 - 00:06



解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后,就可以在网络上传输消息了,但还是会遇到问题




1.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 P9 - 00:31
这个视频介绍了一个HTTP网页请求从主机到服务器然后进行答复的过程。
1.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4)—... P10 - 00:35






1.8 第1章 概述 习题课(1)— ... P12 - 00:17







1.8 第1章 概述 习题课(2)— ... P13 - 00:24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P14 - 00:01

2.2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P15 - 00:01








2.3 传输方式 P16 - 00:01



2.4 编码与调制 P17 - 00:08








2.5 信道的极限容量 P18 - 00:16









2.6 第2章 物理层 章节小结 P19 - 00:00
2.7 第2章 物理层 习题课 P20 - 00:22






3.1 数据链路层概述 P21 - 00:00




在介绍这三个问题时,是使用点对点为例的

3.2 封装成帧 P22 - 00:16


面向比特时,每5个比特1后面加一个比特0,接收方接收时需要剔除这个比特0


3.3 差错检测 P23 - 00:29





3.4.1 可靠传输的基本概念 P24 - 00:03


3.4.2 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 — 停... P25 - 00:11



最后一个是说明ACK也要编号




3.4.3 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 — 回退N帧协议 P26 - 00:00





3.4.4 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 — 选... P27 - 00:01




3.5 点对点协议PPP P28 - 00:02








3.6.1 媒体接入控制的基本概念 P29 - 00:07


3.6.2 媒体接入控制 — 静态划分信道 P30 - 00:03











3.6.3 随机接入 — CSMA/CD协议 P31 - 00:05











3.7 MAC地址、IP地址以及ARP协议(1) — MAC地址 P33 - 00:05
这是教材第四章的内容
3.8 集线器与交换机的区别 P36 - 00:03







3.9 以太网交换机自学习和转发帧... P37 - 00:06










3.10 以太网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STP P38 - 00:18


3.11.1 虚拟局域网VLAN概述 P39 - 00:07



3.11.2 虚拟局域网VLAN的实现机制 P40 - 01:46







4.1 网络层概述 P41 - 00:03


4.2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P42 - 00:03


4.3.1 IPv4地址概述 P43 - 01:04


4.3.2 分类编址的IPv4地址 P44 - 00:18






路由器的接口也需要分配IP地址

4.3.3 划分子网的IPv4地址 P45 - 00:03








4.3.4 无分类编址的IPv4地址 P46 - 00:27






4.3.5 IPv4地址的应用规划 P47 - 00:32





4.4 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 P48 - 00:06






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和主机1的默认网关值一样,所以无法发送给路由器

3.7 MAC地址、IP地址以及ARP协议(1) — MAC地址 P33 - 00:34










3.7 MAC地址、IP地址以及ARP协议(2) — IP地址 P34 - 00:02





3.7 MAC地址、IP地址以及ARP协议(3) — ARP协议 P35 - 00:11



ARP协议不能跨网络使用

4.5 静态路由配置及其可能产生的... P49 - 00:05







4.6.1 路由选择协议概述 P50 - 00:15





4.6.2 路由信息协议RIP的基本工作原理 P51 - 00:00










4.6.3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的基本工作原理 P52 - 00:09








4.6.4 边界网关协议BGP的基本工作原理 P53 - 00:02









4.7 IPv4数据报的首部格式 P54 - 00:30









4.8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P55 - 00:04











4.9 虚拟专用网VPN与网络地址转换NAT P56 - 00:06


私有地址只能用作本地地址而不能用作全球地址






5.1 运输层概述 P57 - 00:01



5.2 运输层端口号、复用与分用的概念 P58 - 00:01





5.3 UDP和TCP的对比 P59 - 00:10





5.4 TCP的流量控制 P60 - 00:07


主机B的接收窗口长度为300,A收到B的窗口大小后也将自己的发送窗口调整为300





5.5 TCP的拥塞控制 P61 - 00:00













5.6 TCP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 P62 - 00:03










TCP规定只能对按序到达的最高序号进行确认

5.7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P63 - 18:03





5.8.2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TCP的连接释放 P65 - 00:15



5.9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P66 - 00:06







6.1 应用层概述 P67 - 00:52
6.2 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 P68 - 00:07

6.4 域名系统DNS P70 - 00:17








6.7 万维网WWW P73 - 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