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改命模型:想改命,缺方法;有方法,又走偏;费劲儿走准了吧,又缺乏强化,没成为习惯

2023-06-10 21:49 作者:轨道兔铃仙  | 我要投稿

Q1:AB生存情绪理论是什么?

A1:马老师提出理论希望能改变人的命运起到指导作用,命运是人的一个个小的行为堆积起来的,则该理论模型是人类行为动力学领域的模型。(行动才能带来改变,我们要了解怎么样人愿意去行动)即:研究怎么建立一个人新的行为。A到B的神经元是一个类比,本质是养成一个新习惯。习惯的养成和生存和情绪息息相关。


Q2:A到B的行为怎么链接起来?怎么开始建立新行为?

A2:大脑的核心任务是生存,通过情绪来预警保护我们自己,我们的情绪时刻在监测某事物的危险性。当我们体验某事很快尝到了甜头我们就容易继续下去,越来越熟练后就形成了习惯。


建立行为的第一步在于,从A点出发

大脑会判断(认知)这个事情对我是否有利?是快乐还是痛苦?遇到痛苦就会开启逃避机制。当你判断这个行为太难了,就不会迈出脚步,在原地内耗。停在了要不要的做的阶段。(eg:0.1成功法)

当我们越过了判断的门槛,开始考虑这件事怎么完成的时候,就进入了第二步:怎么能精确的走到B点?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通罗马,但是不同的方向难度和效率都不同,带来的反馈也不同。光有一个想改变的心还不够,还得总结正确的方法。没必要撞了南墙才回头。(eg:逻辑记忆法)

当我们找到了正确的线路后成功的走到B点一次后,我们进入了第三步:重复,强化线路。

大脑神经的原则是强胜弱,养成10年的坏习惯的惯性肯定大于只打通一次的神经通路(行为习惯),我们需要不断的重复强化,花上个六个月的时间去固化新线路,成功的标准就是不需要刻意去控制了,自然而然的在行动。一个事情重复一直做慢慢就会脱敏,变得无聊起来。(欲望无穷无尽永远得不到满足)则解放了你的注意力以应对新的挑战。


总结:任何一个新行为都不是随便就能做到的,安全是大前提,然后环境先要带来情绪上的刺激,要么是快乐要么是痛苦。事情有利快乐才愿意做或者这件事不做会承担很大的痛苦,就开始行动起来了。

然后是要有方法,有努力的方向。360度哪里都能走就等于360度哪里都不能走。

能不能接触到正确的线路是人与人之间差别的产生原因。

高效、精确的练习才能达到B点,达到之后需要不断的强化(至少六个月)直到不再成为负担。也就是要把自己抛到合适的环境里面,提供长期的刺激,让自己能持续的练习。


改命模型:想改命,缺方法;有方法,又走偏;费劲儿走准了吧,又缺乏强化,没成为习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