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年末的“小惊喜”:腾龙35mm f2.8 M1:2小微距头(索尼E口)

2019-12-25 13:55 作者:评者N大  | 我要投稿

让我“出乎意料”的镜头:,Tamron腾龙 FE35mm F2.8 M1:2 OSD 已经发布就让我眼前一亮并引起兴趣:

1. 难得的具备1:2放大倍率的35mm挂机头,同时价格又很亲民。

2. 与腾龙FE全系镜头保持高度一致的67mm滤镜尺寸,节省了一笔额外的滤镜开支。

3. 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仅210g)。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这个售价稳定后注定以1开头(2000元以下)的镜头做工画质会不会妥协很多?

这就是本篇文章的核心,让我们来一一解读,首先是外观与做工感受:

精简的设计加上小尺寸光学组让分量保持在了很低的水平,脖子,肩膀与手腕可以完全减负了。我一开始还不适应这么轻巧的份量,但一出门扫街,立马就觉得“香”。

断电后无法手动对焦(电子耦合),对焦速度柔和平缓,算不算闪电般迅猛但应付举起就拍的抓拍还是不成问题的(务必使用AFC)。

设计合理的遮光罩:无论是否装载遮光罩,镜盖都可以使用,这点要给好评。

实战重点便是解析度,焦外,色散,首先我要说说实战中的整体使用感受,那就是很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

这镜头轻巧得简直让我想拆掉L板! 35mm视角加上轻巧的重量让我有一种“和拿着手机拍差不多自由”的错觉,这种轻松感彻底激发了举起相机拍照的欲望,毕竟“重”就难免“不举”嘛。这个小家伙一股“have fun,”的味道,好玩又有意思!拆掉机身的L板后甚至让我隐约有拿着X100F到处乱逛乱拍的错觉:

也正是在实战中,我重新评估了内收型遮光罩造型的意义:

在不扩大过尺寸的前提下保护前组镜片防止刮擦,内收口造型在拍摄花草时很有用,如果换成莲花型,我是绝对不敢怼近帖着杂乱花草拍的。 轻巧的重量,保护型遮光罩,1:2微距能力以及机身翻折屏让我可以单手持机凑近花草,轻松玩高低机位构图:

当然,亲民头不可能满身优点,受限于定价,OSD马达的扭矩如果应付近摄连续对焦偶尔会有些吃力,高负载会发出轻微如同抄豆子般的“哒哒”声,中远物距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视频拍摄用户在近摄收环境音时需要注意这点。

亲民镜头能给出近摄究竟是不是噱头?

让我们一窥究竟:

表现让我刮目相看,解析力真的不错,这个表现很难与它的售价联系起来。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焦外与色散:

相信大家已能了解它的“内在功力”了,这样的泛用性,画质与售价(尤其是稳定后大概率1字开头),至少对我来说,我很难不产生好感。难得一枚并不起眼的亲民头,在内里却一点都不迁就。

相比其他贵价镜头,这款能靠近怼的Tamron 35mm f2.8真的好玩,轻便与不心疼的心态让实拍也变得更有意思(无负担的随性与奔放):

腾龙的亲民思路乍看起来似乎有些清奇,但细想后发现真的有迹可循,用塑料与简洁的外观设计对品质OK,有特性的光学方案封装,配合中扭矩马达,用低价推入市场。 针对的更多是市场中对价格敏感,例如在用A7II或以下级别机身的用户,他们很可能用了大几千元买了套机,想在某个焦段用尽可能低的成本补强一下。

我喜欢这个方案的很大原因就是在压低售价的同时,并没有妥协掉内在品质,并且在好玩的地方坚持别具一格。 看吧,等价位稳定后它有成为套头补充爆款的潜力。

纵观市场,日系厂有“低价高质”思路的品牌极少,主攻空白区域会吸引不少囊中羞涩的潜在用户,即使预算充足,选择丰富也是一种重大利好。  

年末的“小惊喜”:腾龙35mm f2.8 M1:2小微距头(索尼E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