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热烈祝贺《创新工程知识体系与系列课程建设方案》出版发行

2023-08-23 13:09 作者:RDMI国际研发方法协会  | 我要投稿

2023年初,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组织编制的《创新工程知识体系与系列课程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为创新工程学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实践提供了基础的结构框架指导,对于创新工程学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建设方案》集成了许多专家从成功的创新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多种方法论。它既可以作为高校开设创新方法类教学的大纲,也可以作为企业和社会各界开展创新活动时的参考。

640.png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当代中国最重大的社会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将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作为科技、人才、创新的汇集之地,担负着创新应用人才培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使命。面对如此重大的问题,亟需专门的学科来研究规律,亟需专门的课程来培养人才,为此创新工程学应运而生。创新工程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创新活动的学科,主要研究创新活动的表现形态,各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应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进行创新实践的一般性规律。

目前,随着我们企业进入了高水平发展阶段,企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很大,但长期以来,高校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缺少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的教育,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备创新能力的毕业生,许多企业只能在新员工入职后自行培养。近年来,很多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但没有统一的创新知识体系作为指导,相关课程建设还不够规范有效。总体而言,高校的创新教学“教什么如何教,学什么如何学”仍然是一个问题。“教指委”组织编写《建设方案》,目的是为了推动高等学校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课程的转型升级,改变高等学校长期缺乏开设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课程指导性文件的被动局面。创新工程学课程当前被定位为一门工具性课程,工具性课程要与专业课程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这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各高等学校使用《建设方案》来构建本校的课程体系时,应选取适合本校需求的内容,并不要求教授全部内容。

《建设方案》由教指委组织编写,共分12个编写小组和1个综合组,编写完成后又广泛征求了高校老师和企业专家的意见。需要说明的是,《建设方案》只是将常用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进行了列举,并没有体现它们之间的层级和关联关系,后续还会不断迭代和完善。对于这些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的场景、具体的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应用。


热烈祝贺《创新工程知识体系与系列课程建设方案》出版发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