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吨锅炉除尘器,8吨锅炉除尘器哪便宜

8吨锅炉除尘器,8吨锅炉除尘器哪便宜,锅炉烟气布袋除尘设备是专门用于治理锅炉使用时排出的黑烟的设备,又称为锅炉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收集锅炉尾气,有一定水分、SO2等, SO2等腐蚀酸性气体易结露形成的酸对除尘设备损害很大,特别强调需做防腐、保温。还应在布袋除尘器前配备一台旋风除尘器,一方面除掉部分大颗粒粉尘,一方面可以防止可能出现的火星,切实做到延长布袋使用寿命。
锅炉烟气布袋除尘设备的制造应确保烟气进气方式合理并且均匀地流过布袋,保证除尘器各室烟气均匀。应考虑当锅炉空预器出口烟温出现超过所选用的布袋滤料允许使用温度时的保护措施。在锅炉运行中发生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等爆管导致烟气中水分增加时的保护措施。在锅炉投油启动时的保护措施。防止滤料发生氧化腐蚀的技术措施。防止滤料发生酸腐蚀的技术措施。
锅炉烟气布袋除尘设备采用布袋除尘器,烟尘排放浓度<30mg/Nm3,本体阻力<1500Pa,除尘器整体温降<10℃。并能在业主提供的条件下长期、安全高效运行。
滤袋:
滤料的选择考虑耐温、耐油拒水、耐酸碱、耐氧化、粉尘颗粒大小、气布比、粉尘磨损性、清灰方式、抗水解性、安装方式等因素。长期稳定使用的情况下滤袋保证使用寿命>4年。
制作滤袋的滤料克重≥550g/m2,厚度≥2mm,采用PPS+PTFE,PTFE覆膜,滤袋剪裁合理,尽量减少拼缝。
袋笼:
袋笼框架制造按JB/T5917标准执行。袋笼采用低碳钢材质,表面用有机硅处理的碳钢制作。袋笼可采用多节结构。接口在长期处于200℃环境中不会失去弹性。袋笼的表面经过有机硅喷涂烘烤防腐蚀处理,且表面光滑无毛刺。袋笼使用寿命保证期为80000h。
除尘器采用外滤式,能实现离线清灰、离线检修,满足运行状况下允许单仓维修及更换滤袋。除尘器本体壁厚不小于4mm,灰斗壁厚度不小于6mm,每只灰斗只设一个排灰口,每只灰斗设一个捅灰孔并便于操作。除尘器灰斗容积按贮存14小时灰量设计,每个灰斗设置料位计、检修人孔、振打装置等。灰斗斜侧壁与水平方向的交角应不小于60°,不得存在死角,灰斗及排灰口的设计保证灰能自由流动并排出灰斗。
花板壁厚度不小于6mm。尽量分箱体花板整体切割和整体吊装,花板平整、光洁无毛刺,无变形、挠曲、凹凸不平整等缺陷。滤袋与花板的配合合理,滤袋安装后,必须严密、牢固不掉袋,拆装方便。花板平面度偏差小于1/1000,各花板孔中心与加工基准线的偏差不大于0.5mm,且相邻花板孔中心位置偏差小于0.25mm。花板孔径偏差为0mm~+0.2mm,花板厚度不小于6mm,花板孔与孔的间距不小于80mm,花板孔与除尘器壁间距不小于250mm。
除尘器外部整体敷设硅酸针刺棉保温,防止低温结露腐蚀,厚度不小于100mm。外用彩钢瓦,厚度不小于0.6mm。

锅炉脉冲布袋除尘设备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通过收尘布袋的过滤拦截作用,当含尘气体通过滤袋时,烟气中的粉尘颗粒被阻拦从而实现烟气净化的目的。布袋除尘器除尘,可达99.6%以上,除尘器出口气体的粉尘浓度在20-30 mg/m3以内。脉冲袋式除尘器的运行经济;故障检测准确、方便;维修简单、便利。脉冲清灰系统是脉冲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分。通过多年来的技术改进,脉冲袋式除尘器的电磁脉冲阀及清灰系统的各项性能都进一步提高,脉冲袋式除尘器整机的性能和使用效果也了很大的提高。
锅炉脉冲布袋除尘设备为操作管理方便,建议采用定时清灰方法∶
1.在除尘器的进气管道、本体及灰斗等处需要采取保温措施,以防止除尘器的结露。
2.在除尘器的进气口,排气口等处安装有温度检测与自动报警装置,并在进气口安装冷风进入装置。烟气一旦超过袋除尘的使用温度范围,则发生警报并自动采取温控措施,以确保除尘器运行。
3.在灰斗上安装了电加热及振打装置,避免了因低温发生的强露积灰问题。
锅炉除尘器维护保养方法:
1.除尘系统的吸尘量确定除尘设备收尘量,确定排灰周期。
2.根据压缩空气系统中气水分离器的气包积水情况来确定排水周期,防止潮湿空气进入布袋。
3.经常检查除尘器脉冲清灰系统是否正常喷吹,如不正常则着重检查脉冲阀膜片、电磁阀有无失灵或损坏,并应及时维护或更换。
4.根据设备运行阻力的变化波动,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
5.根据易损件清单定期检查易损件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更换。
6.定期对设备上需润滑的部位补充润滑油。摆线针轮减速器每六个月更换一次齿轮箱内的#2钠基润滑脂,轴承润滑点每周补充-次#2锂基脂。
7.定期检查差压变送器是否有堵灰现象,及时进行清理。
怎样安装锅炉脉冲布袋除尘设备
任何一台设备在买回来以后,都是需要对它进行安装的,以此来设备能很好来运转。当然即便把设备给安装好以后,都不能立即好的运转,而需要试运转。这个试运转是为在运转时,会不会有什么故障发生。一旦发生时,好及时将问题解决。拿单机袋式除尘器为例,跟大家讲讲安装锅炉脉冲布袋除尘设备的步骤:
需要把下箱体给准备,需要在表面来找水平,上好地脚螺栓。中箱体同样需要,还需要和下箱体食用螺栓来给连接好。在中下箱体间,是需要加橡胶密封垫的。
依照净气出口方向,是需要吊装上箱体的,而中箱体和上箱体的法兰间,还需要加一个橡胶密封垫,使用螺栓把两个箱体都紧密的连接起来。
要求环境清洁、良好通风、地面平整的地方来放低压气泵,气泵的进风口是需要安装好粉尘的过滤装置。把关风器和下箱体的粉尘出口进行连接,还需要依照要求,往油箱内都注入机油的。同时,进出风口管和压缩空气管路是需要连接好的。
更要选一个很好来操作、观察的地方,把电脑控制器装置装于除尘器上。接通电源即可,只要你掌握到安装方法,那么脉冲布袋除尘器的安装会变得很容易。

8吨锅炉配多大布袋除尘器,8 吨锅炉布袋除尘器主要由上箱体、中箱体、灰斗、进风均流管、支架、滤袋及喷吹装置、卸灰装置等组成,含尘空气从除尘器的进风均流管进各分室灰斗,并在灰斗导流装置的导流下,大颗粒尘被分离,直接落入灰尘,而较细粉尘均匀地进入中部箱体而吸附在滤袋的外表上,干净空气通过进入上箱体,并经各离线阀和排风管排入大气,随着过滤工况的进行,滤袋上的粉尘越积越多,当设备阻力达到限定阻力值(一般设定为 1500Pa)时,由清灰装置按差压设定值自动关闭一室离线阀后,按设定程序打开电磁脉冲阀,进行停风喷吹,利用压缩空气瞬间喷吹滤袋内压力距增,将滤袋上的粉尘进行抖落(即使粘细粉尘亦能叫彻底的清灰)至灰斗中,由排灰机构排出。
8 吨锅炉布袋除尘器结构特点
1、壳体:壳体包括上花板、滤袋室、入口孔和进出风口等,全部由钢板焊接而成,结构要求严密。滤袋室用隔板分成若干室,以防各室清灰时气流互相干扰。进出风口设在滤袋室一侧的两端,中间用一斜板隔开,花板上部为净气室,净气室顶盖上装有入孔门(上盖)。检修时提升阀关闭,切断气流,在不停机的情况下,从入孔门(上盖)进入净气室就可更换滤袋和检修阀门等。
2、灰斗:灰斗用钢板焊接成棱锥状,要求结构严密,斗壁上装有检修门,下部装有排灰装置。
3、排灰装置:根据除尘器的规格大小和捕集粉尘量不同,可分别配置不同的排灰装置。排灰装置用螺旋输送机或拉链输灰机。
4、提升阀:当轮到某室清灰时,提升阀关闭,切断气流,提升阀的开和闭,由直接与阀杆相连的气缸进行控制。设备气体的进气和排气由二位五通电磁控制,而电磁的动作由清灰时间程序控制器进行控制。
5、脉冲阀:脉冲阀用于各收尘室喷吹清灰。除尘器的脉冲阀的规格为 2 1/2²每室装一个。脉冲阀的动作由清灰时间控制器通过脉冲阀上的电磁阀控制。脉冲阀打开时,一段压缩空气喷入被清灰室的滤袋内,使捕集在滤袋内壁上的粉尘脱落。
6、压缩空气储气罐:为保证提升阀和脉冲阀所需的空气压力,要设置储气罐。储气罐的压力要保持 0.4~0.5MPa。储气罐装有压力表,压力安全阀和排泄阀等,其压力符合国家压力容器的标准。
8 吨锅炉布袋除尘器参数
项目 单位 数量
8 吨锅炉布袋除尘器型号 PPC96-6
处理风量 M3/h 24000
过滤面积 M2 576
总过滤风速 m/min 0.8
滤袋规格 mm φ133*2500
滤袋材质 PPS
滤袋数量 条 576
室数 室 6
设备阻力 Pa 1200-1500 设计除尘效率 % 99.99
保证除尘效率 % 99.95
进口烟气温度 ℃ 160
除尘器漏风率 % <3
清灰方式 低压脉冲离线清灰
脉冲阀数量 只 6
卸灰阀数量 台 6
仓壁振动器 台 6
喷吹压力 MPa 0.12
压缩空气耗量 M3 3
喷吹间隔 S 5-20
设备外形尺寸 长×宽×高(mm) 7136×3150×8413
8 吨锅炉用布袋除尘器采用低压离线脉冲清灰。它是一种处理风量大、清灰效果好,除尘效率高,运行可靠,维修方便,占地面积小的单元组合式除尘器。
除尘器有上箱体、中箱体、灰斗、导流管、支架、滤袋组件及喷吹装置、卸灰阀等组成。
本除尘器按单列布置,每列设 6 个仓室,每个仓室设 1 个灰斗。
滤袋规格φ133×2500mm,每台除尘器有 576 条,滤袋上端采用了弹簧涨圈,密封性能好,换袋方便快速,每个滤袋设一个碳钢袋笼。
电磁脉冲阀,规格 3",每台除尘器 1 套,每仓 1 套。
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仪,6 台离线阀。
为了保证布袋除尘器高效和安全运行,每台除尘器还设有 1 套滤袋检漏装置。
含尘气体由导流管进入各单元灰斗,在灰斗导流系统的引导下大颗粒粉尘分离后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尘随气流进入中箱体过滤区,过滤后的清净气体透过滤袋,经上箱体、离线阀、
排风管排出。随着过滤的进行,当滤袋表面积达到一定量时,由清灰控制装置按设定程序关闭离线阀,打开电磁脉冲阀喷吹,抖落滤袋上的粉尘,落入灰斗的粉尘经卸灰阀排出。滤袋喷吹每仓室轮流进行,每个仓室约 5min,6 个仓室轮流一次约半小时,喷吹这个仓室,这个仓室一排一排的喷吹,第一排喷吹后,再喷吹第二排,以此类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