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手冲咖啡也需要WDT技术?

2023-02-22 07:25 作者:爆炸头悲剧之刃  | 我要投稿

WDT技术的来源

WDT原本是起源自意式布粉的技术,原先也只应用于意式咖啡领域。详情参考 有关WDT的文献随手搜

我们的需求:

更高的咖啡豆利用率:用更经济的方式,更全面完整地展现豆子的风味,也就是兼顾干净度的高萃取率,因此必须使用较高的水温以及较细的研磨(这会带来冲煮过程的不确定性,主要是不均匀萃取造成的局部过萃);

更稳定的冲煮结果:在追求高萃取率的过程中,有两种情形会造成“过萃”的感官表现,这种表现主要来源于不均匀萃取。情形一:细粉结块导致块内萃取不足、块表萃取过度。情形二:结构深处的粉与热水的接触太少太迟,导致表面萃取过度、深处萃取不足。

手冲咖啡常见的症状与问题:萃取不均匀叠加萃取不足。极端情况:因为萃取不均匀造成的“过萃”味误以为研磨度过细而调粗,粗粉萃取更不均匀带来同样苦涩并且缺乏甜度的酸水。

均匀萃取是冲煮新手最常见也最受忽视的问题

我们的技术工具:

V60与中心定点注水:这样的硬件与操作的组合会形成碗状粉床,可以稳定产生平衡的结果(干净度VS.复杂度);

WDT技术:同时实现两个效果,细针扰动消除结块、制造自然的中央凹陷,其收益为 可以实现更细研磨度下的均匀给水以及更均匀的粉床表面、深处热量供应。

理想状态下的V60粉床表里萃取率分布

我们的解决方案:

在任何V60冲煮中预设WDT环节:从目前的实测经验看WDT对冲煮结果有利无害,除非你希望把风味表现得极其复杂来寻找惊喜。WDT工具以细针为最佳,若直径超过1mm其打散结块的效果会明显削弱。

高、细、快、大的冲煮参数设定:高温(烘焙度、膨胀率允许下的)、细研磨(只要不因为过细出现过于尖锐、拥挤的感官表现)、快冲(尽可能简单的注水计划,不拖沓的尽可能不分段的简单操作步骤)、大水流(主要以大流量确保注水的扰动强度达到中心定点注水的需求,一般速率在7±1g/s区间)。

典型实例( WDT一刀流):

1、咖势现场记录·看冠军李震怎么用WDT一刀流处理台湾水洗瑰夏 

2、冲咖啡不就是倒个水?超甜的WDT高细快一刀流,咖啡小白最容易上手的冠军手法演示 

3、[复刻冠军方案]冲咖啡就是倒个水!WDT一刀流 

4、[新潮的复古冲法WDT一刀流]文字讲解

5、用入门级磨豆机演示WDT一刀流

有关WDT的延申说明

WDT方案的优势:1、WDT+高细快框架可以轻松突破萃取率瓶颈,因为细研磨下的粉总表面积受到极大增幅,同时WDT+大水流扰动带来的高均匀度萃取保证了干净度 2、解除使用者对特定器具的依赖,包括但不限于 磨豆机、滤杯、手冲壶 3、降低使用者在操作技术层面的门槛,减少稳定出品所需的练习成本 4、与传统冲法兼容度高,操作习惯方面属于做减法,感官表现上做加法,改变幅度都不大,也比较贴近大众审美。

WDT方案出品的典型特征:高强度风味(主调)、高甜感、高干净度、高一致性。兼容大部分磨豆机,尤其适合细粉较多的(较容易抓参数)。

WDT方案的短板:1、过高的萃取均匀度导致层次感来源减少,如果在此框架内意图增加感官复杂度基本上只能依靠改变粒径分布(比如更换磨豆机以及筛粉)2、过于简单的注水步骤导致控制冲煮时间的途径减少,比如改变注水速率以及更换滤杯(此框架内允许短暂的分段注水,但中央定点快冲逻辑不变)。

WDT金龙鱼是为针对以上情况设计的特殊方案(使用更粗的研磨度并得到更长的冲煮时间)。可参考 只需要看两次秤的WDT金龙鱼·改 。

为什么手冲咖啡也需要WDT技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