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介绍|文物与博物馆
专业介绍|文物与博物
考研芝士
关注我们
人类迄今已经创造了数千年文明。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
但文明的痕迹却被历史沉淀下来。
民族长久发展离不开文化软实力,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但是,关于文物与博物馆专硕,
你了解多少呢?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主题之一。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都选会取一座城市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2023年6月10日,主场城市活动将在四川成都举行。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
专业概述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简称文博专硕,属历史学门类,是国家为适应新时期文物与博物馆事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完善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质量而特设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近年来,各高校向文博行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是研究涉及博物馆物品的陈列等诸多问题的专业。现代的博物馆学一般都和考古学专业或历史学专业设置在一起。文博专业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和领域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具有文物鉴赏、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研究方向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0651)是历史学下的专业硕士学位。下属细分专业一共有以下5个:
在文博研究生的教学培养体系中,文物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体现着专业综合性。很多高校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方向设有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
也有不少高校依据地缘优势、办学特色,开辟了其他研究方向。如北京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开设有“科技考古”方向;山西大学开设有“革命文物”等方向;首都师范大学开设有“公众考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开设有“博物馆策展与研究”“故宫学”等方向;湖南大学开设有“出土文献研究”等方向。
考试科目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考研一共3个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48)文博综合,分别是100分、100分和300分。
政治、英语二跟其他专业一样由国家统一命题;(348)文博综合虽然每个学校都考,但由学校自主命题,每个学校出的题目不一样,备考时非常有必要找到报考院校的直系学长学姐,针对院校重难点进行一对一辅导。试卷多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三种题型。
分数线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初试总分500分。根据近5年的国家线,过国家线的最高初试正确率要求是2022年的67.2%,跟其他专硕相比,分数线较低。
但由于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类型增加,馆藏日益丰富📈,并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为公众提供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与教育。《国家宝藏》《国宝档案》《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系列节目以及国潮文创、丝竹歌舞等多样表现形式让历史文化焕新再现,以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吸引到更多年轻人来欣赏了解优秀传统文化,🕋逛博物馆、看展览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尤其使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冷门”专业以及文博行业工作人员受到大众关注。
近几年文博硕士的分数线由于报考人数逐年增长,竞争逐渐激烈,上岸难度仍呈现增加态势,综合类高校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的录取率有所下降。
5院校选择
院校排名
可根据自身实力选择“强专业、强院校”或者“弱专业、强院校”。但真实的上岸难易程度,最准的数据还是报录比,公开报录比的学校要好好琢磨报录比。有同校已上岸的学长学姐,一定要利用好资源,认真询问相关上岸难易程度、是否压分、是否院校歧视等信息。
院校分析
1.学校实力
按照考古方向排,文博专硕根据各校考古方向与博物馆方向的排名根据实力与师资资源、实习平台等比较后,实力大体是这样:
一档: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西北大学 复旦大学 南开大学 社科院
二档:四川大学 山东大学 南京大学 中科大 郑州大学 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湖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三档:安徽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其它开此专业的高校。
对于考古方向,注重实践的可以考虑郑大和西北大学,这两个学校工地特别多。吉林大学的边疆考古及体质人类学,山东大学的聚落考古,四川大学的美术和宗教考古,厦门大学的水下考古,人大的北方民族考古都很具有特色。
博物馆方向:
最核心的是博物馆陈列。在做的最好的是复旦、南开和北大。考博物馆方向的学生最苦,因为这个方向好学校的几个权威的老师招生十分严格。复旦的陈宏京老师现在基本上半退了,而且方向转向数字化博物馆;复旦的陆建松老师,一般只招收本校生或其它重点大学特别优秀的保送生;北大的宋向光老师,注重理论研究,北大又不好考。所以推荐想做博物馆陈列方向的,可以考虑一下中央民大和四川大学。中央民大的刘连香老师和国博首博做陈列的专家共同指导博物馆陈列方向的硕士,四川大学的周静老师与四川省博的陈列部专家共同指导学生,这两所大学还算比较好考。
文物学方向:
其实考古学和博物馆学都必须懂文物,所以在考古学和博物馆学中,文物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但文物学真正能够上升到一定高度,这样的高校比较少。在文博专硕里明确开文物鉴定的只有社科院和南京大学,这两个学校毫无疑问都具有实力。南开的文物学和复旦的文物学也非常强,比如说南开的刘毅(陶瓷方向),朱凤瀚(青铜器不过应该退休了),复旦的朱顺龙(陶瓷方向),复旦的高蒙河(青铜器不过据说比较水),复旦的杨志刚(文化遗产方向)社科院的文物鉴定与修复,师资力量雄厚,主要和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合作的,有陶瓷、玉器、青铜器修复、书画装裱、佛像鉴定,2014年社科院文博有2名学佛像鉴定和1名书画鉴定与装裱的同学被故宫录取,进宫成为正式职工,虽然师资强大就业面还行,但是学费吓人,鉴定修复学费十万一年。
科技考古和文物修复方向:
建议文科生如果想做学术研究,最好不要报这个方向,很多实验和修复材料和化学结合很紧密,不过纯粹想学门技术找份工作,文科生还是可以学的。这个方向首推西北大学,不过西北大学学术硕士招这个方向,专硕未知;中科大实验室和专业老师很强大,老师很和蔼认真,值得推荐。复旦的陈刚老师偏重纸质文物的修复,川大的罗雁冰老师偏重铁器的修复,吉大貌似有这个方向,武汉大学貌似有科技考古实验室,其它学校很少开。
2.难易度
根据招生的人数,复试分数和改卷的水旱,最难的是北大和复旦,北大招生人数少,复旦政治英语达不到双70的外校考生最好不要报,而且复旦经常调剂学硕高分到专硕里,其次是人大,中山,西北大学,人大学校综合实力强(人大其实除了魏坚其它老师比较水),中山地方好,所以报考人多,西北大学改卷很水,水到本校的专业课可以考到280+。其它学校都比较好考,第一志愿基本上都招不满,还要从考古学学硕调,人还不够再从中国史世界史调,有个别高校的甚至从文学新闻学里面调。
文博专硕大部分高校都出题偏重于考古方向,但也有部分高校偏重于文物博物馆方向,主要有北大,复旦,厦大,中山。虽说文物博物馆参考书比较少,但这三所学校都不是很好考(各种因素),所以跨考的注意了,(难度排行)北大>复旦>中山>厦大,推荐厦大,性价比最高,还有奖学金。
在二档学校里面,南京大学专硕三年自费,专业课改卷比较水,学费10000一年,比较容易考,C9高校;山东大学也比较容易;四川大学招35个,学费16000,两年,改卷水,各种专业可跨考;武汉大学大部分自费,不过都是全部由生活补贴,比较容易考取;厦大全额奖学金,较难,因为考的人多了;人大一般很少刷第一志愿报考文博专硕并且上了复试线的;中山复试比例较高,刷的人比较多;郑大招收人数也多,应该好考。
三档学校里,可以作为调剂备选,但部分211和985高校,宁可招不满,也不收非211的调剂生。这里表扬一下中央民大,作为帝都的985,民大是文博专硕里唯一不歧视非211的。首都师大几年文博专硕基本上是1:2的复试比例,刷掉一半人。近来,稍微改善。目前考取难度不大,仍受欢迎。
如果自己无法确定好目标院校,可以交给我们专业的择校部门,让考研芝士的择校老师来给你分析对比意向地区的院校历年数据,用事实和数字帮你做出最有优势的决定!
6就业方向
1.博物馆方向:
进入博物馆、美术馆工作。
当前,是各类博物馆的黄金时代。2022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并且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其中非国有的博物馆数量也在上升,越来越多的商业性质的博物馆、美术馆出现,其中涉及到的建设、设计和管理问题,就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才来填充。
而且,博物馆的具体工作并不是我们表面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还包括博物馆教育,陈列设计,经营管理等细化的工作岗位。
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文博领域新技术应用发展迅速,各种新技术不断被应用于博物馆藏品管理、展陈设计和文物保护修复等各项工作。尤其以网络化、虚拟化为特征的数字博物馆拓展了空间与时间,极大增强了展览的表现能力和交互能力。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有85000家博物馆闭馆。此后,云上博物馆、博物馆直播成为了公众与博物馆的交流方式之一。
在数字化发展趋势下,更需要大量的文博人才以科技助力文物保护管理、改善公众体验。博物馆设施的现代化程度随着技术发展而提升,如先进的影像技术、自动化温湿度控制应用于藏品保管;虚拟空间展示、多语种讲解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等。建设数字博物馆的应用实践主要集中在数字资源采集开发、数字资源展示利用、博物馆管理信息化等方面,需要文博人才掌握数字影像采集、三维建模、触摸交互多媒体等技术。
博物馆、美术馆的工作和目的就是要通过收藏、修复、维护和展示展品,普及历史文物知识。因此,整个机构就需要专业的人才团队来运营。包括修复、保护文物,对文物做研究,策展的人员;也需要运营人员,开展一些与博物馆、藏品、展览有关的公众教育活动等等。
如果考生想从事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的工作,一定要在专业学习之余,寻找实习的机会,增加自身的实践经历和实操能力,平时多参观一些博物馆、展览来增长自己的见识。如果会一门外语就更好了,这样在应聘讲解员的时候会有很大的竞争力。
2.考古方向:
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考古部门、拍卖行。
文化遗产热、文物收藏热是近些年来兴起来的潮流,文物、艺术品渐渐被大众所关注,涌现了一大批文物、艺术品爱好者。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还需要专业人才进行发现、研究、保护和利用,像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考古部门这些机构是缺少文物与博物馆学的专业人才的。
由于文物和艺术品收藏渐渐成为很多人的业余爱好,一些拍卖行、艺术机构对能够为文物、艺术品进行专业修复、保护、鉴定的人才需求也是很大的。
3.出版、教育单位,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
就像上面小芝士所提到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是一个学科包容性很强的学科,考生四年本科学习下来,各方面的素质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无论是在教育单位成为一名老师,还是在文物类杂志社成为一名编辑,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学生都是有能力胜任的。
4.考博深造
文博专业不像金融经济类学科一毕业就可以找到工作,成为真正的专业人才还需要不断深造,有很多的同学都会选择考博,由于文物与博物馆学的专业方向多,本科期间通过开设不同的课程,培养和激发考生在某一小领域中的兴趣,再经过之后的考研、考博深造成为真正的专业人才。
如果说硕士学习拓宽了考生的专业深度度,那么考博深造就是选择其中的一点增加它的高度,学的越深入,这座高峰的海拔也就越高,自然它就能征服更多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