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把孩子当回事儿!#合肥芝点心理
不要太把孩子当回事儿,不要把你的人生都给孩子,这样对你不公平,孩子也容易出问题!

在大多数家长眼里好像孩子就是你的命,其实孩子从小就是跟父母就是一个分离的过程,从出生、断奶、上小学、到外地上大学、成家立业,会离你越来越远。所以你要学会逐渐地放手退出。在多年的青少年咨询工作中,我们会发现——父母越强,你的孩子就越弱,你越替他着想,他就越不替你着想,你对他越好,他越不知道感恩,觉得理所应当,你越不放心,他却让你不放心,所以这就是自然规律。
爱子是一种本能,放手是一种理性。
孩子成年以后,父母更要学会放手!尤其在孩子成家立业后,父母尽管依然牵肠挂肚,也要试着从子女的生活中体面地退出。说到底,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各自的生活,每个人是妈妈是女儿,是爸爸是儿子,但首先是自己!!没有哪个生命可以一直捆缚在另一个生命上。孩子再优秀,父母不应像攀援的凌霄花,借着高枝炫耀自己。孩子不如人意,父母尽到引导督促的责任就好,恨铁不成钢的鞭子不必总高高举起。不能浸透可感可及的爱与温情,来自身边亲人的苛责与鞭挞,会变成比一般社会性攻击更锐利的钢针,绕过保护层,直刺子女的心灵,这种防御不了、抵挡不住的近距离精神伤害,最容易让亲缘关系“失血”。人到中年以后的放手,是对子女的尊重,也是对自我的尊重。

于丹说过这样一段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放手不是放任,关爱不是溺爱。放手是为孩子长远计,是更深沉的爱。这门功课,需要一生的修为。正如纪伯伦诗中所言: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关于放手呢,评论区可以谈谈你的看法,关注我 解决教育孩子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