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英国拒绝对华“新冷战”?不幸的是,美国有否决权

2023-04-25 20:15 作者:火星方阵  | 我要投稿



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夫将就中英关系发表主旨演讲。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预计詹姆斯将在演讲中表示,“孤立中国将是对我们国家利益的背叛”,并公开反对“新冷战”,同时拒绝使用“对手”或“竞争对手”等“泛化”中国的字眼。同样,预计詹姆斯的讲话将谴责中国,尤其是在香港和新疆问题上,要求北京“遵守其国际义务”。

乍一看,演讲中传递出的政治信息,是英国近几个月来对华态度日益强硬的明显倒退,尤其是在苏纳克(riti Sunak)在竞选保守党领袖期间时,发表极端鹰派言论后。苏纳克在竞选期间称北京是“英国最大的威胁”,同样,特拉斯(Liz Truss)如果不是在一个月后下台,她也会采取极端狂热的态度。尽管如此,她仍将自己定位为一名来自后座议员的反华政客。

当谈到反华时,苏纳克当然不是一个强硬派,但归根结底,当谈到英国政府的立场时,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显然,正是因为这样,英国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派系斗争、媒体影响、来自美国的压力的结合等等,创造了一个奇怪的中国政策,这种政策倾向于采取敌对政策,无法真正“实现”接触的本质。

不用说,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对英国的国家利益至关重要。英国经济停滞不前,GDP停滞不前,通胀飙升,收入缩水。英国脱欧,破坏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一体化。在英国脱欧的背景下,加强与世界最大市场中国的关系似乎是一个合乎逻辑的选择,但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背景和国内日益增长的敌意束缚了政府的手,迫使英国采取“印太”外交政策,并寻求与美国协调以军事遏制中国。最近有媒体曝光称,英国准备派一艘军舰常驻东亚。

很明显,外交大臣詹姆斯和苏纳克本人的目标,是试图平衡日益增长的地缘政治压力和维持对华关系的现实需要,但问题是,如何平衡?首先,在哪些领域英国可以与中国接触,哪些领域不可以,美国有明确的否决权。例如,英国希望华为参与其5G网络建设,但美国拒绝。一家中国公司接管濒临倒闭的纽波特晶圆制造厂,美国要求否决该收购。同样,香港和新疆等问题也被武器化,从而在各个层面上破坏中英关系。

因此,英国没有政治意愿和能力,根据自己的主权利益来塑造与中国的关系,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因为不仅是外部压力,而且英国的国内环境也阻止它这样做。我们可以看到,在海峡对岸的法国,一个奉行独立自主的“戴高乐主义”的国家,马克龙坚持与中国接触,制造了一场媒体和政治风暴。因此,在英国,任何与中国接触的尝试,理所当然地遭到右翼媒体和特拉斯为首的右翼议员联盟的反对,而这一切还没有考虑到美国因素。

因此,即使英国政府表示寻求继续接触,中英关系最终仍将处于缓慢的摩擦状态,因为反华已成为一种狂热的“政治正确”。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需要更强有力地发挥领导作用,才能改变路线,对抗美国,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然而,30年来最不受欢迎的英国政府,被一系列丑闻和无能的领导玷污,没有太多的选择。

放眼世界,英国只能和美国深度捆绑利益了,做华盛顿的忠犬。因此,就在发表拒绝对华“新冷战”言论之前,詹姆斯重复美国的老调,声称“他并不认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而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毛宁回应称,詹姆斯应该“补一补历史课。

世界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西方强盗敢打热战时候,绝不会只是讨论热战,而是直接就动手了。但凡热战都要讨论讨论,那就说明打架已经不敢了,而是要进行冷战了。

但凡冷战都要讨论时候,于是出现奇特风景:放最凶的话,亮最老的牙,一点点后退,又一点点抱团,然后环顾左右:“谁打头阵?”

西方五百年“文明”,本质上与同非洲大草原上的鬣狗,喜欢打群架,奉行弱肉强食。英国自从脱欧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中国每3年就增加一个英国的GDP,詹姆斯谈什么军事遏制?一个强盗老的连牙都快掉了,只剩最后的哀嚎。


英国拒绝对华“新冷战”?不幸的是,美国有否决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