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天灾不断
汤灭夏后,建立商朝。尽管汤吸取了夏桀的教训,获得了人民的拥护,但是商朝并没有一帆风顺,反而各种天灾不断,又是干旱又是洪涝,然后是接踵而来的民族矛盾。商朝的历代君主和天斗,和地斗,更和人斗。啊胜说历史第十回:天灾不断。马上开讲。
为了有效控制诸侯,巩固新政权,汤将首都设立在毫。同时,汤也从夏桀那里吸取了教训,要使国家巩固和兴旺,就必须获得人民的拥护;要获得人民的拥护,就不能对人民使用暴政。他曾经对伊尹说,人往水中看,就能看见自己的形象;看见人民的态度,就知道自己能能不能治理好国家。由于汤的一系列政策,废除了桀期间制定的赋税和徭役,给民众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商朝也因此发展壮大。
汤建国不久后,就发生了一场旱灾,持续了7年之久,尤其是后5年灾害更为严重。烈日暴晒,河水干涸,草木枯萎,农田颗粒无收,人民过的十分困苦。
旱灾在现在看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古代却把这当成上天的所为。
于是汤就进行祈祷,问上天是不是因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是不是有的人民受到疾苦而自己不知道?是不是有女人干扰政事?是不是宫殿修的太豪华了?为什么还不下雨?尽管汤极力责备自己,向上天忏悔,但上天仍然没有下雨。
到第七年时,汤就命人在树木茂盛的地方,一个叫桑林的地方设下祭坛,自己带领伊尹等大臣亲自求雨。因为上天还不下雨,汤就命人占卜。史官们占卜说祭祀时除了要用牛羊,还要用人。就是要将活人放在柴火上焚烧后,让那个人上天去求雨。汤就说让他自己来吧,让他亲自上天求雨。于是汤沐浴更衣,向上天祷告说:“我一人有罪,不能惩罚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人,不要因为我一人没有才能,而使上天鬼神伤害人民的性命。”说完就坐在柴上去。但是还没等焚烧,天就下雨了。
汤的这种勇于牺牲的精神,受到了人民的敬佩和歌颂。汤命伊尹将人民的歌词收集起来,编成乐曲,取名为“桑林”,这就是后世人们称作的“汤乐”。不过,汤乐已经失传了。
太甲,是商朝的第四位君主。太甲继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前两年,其作为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放逐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让他自己反省,自己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太甲在位第十二年时去世。
太甲的儿子沃丁继位。在第八年时,伊尹病死了。
沃丁死后由他的弟弟太庚继位。太庚死后由其儿子小甲继位。小甲死后,由弟弟雍己继位。
从太甲到雍己期间有50多年,商朝处于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诸侯国的实力也稳定发展起来,变得逐渐强大。以雍己为首的奴隶主统治阶级,又开始加重对人民和奴隶的剥削和压迫。这些引起了诸侯国的不满。一些诸侯国甚至停止了进贡。雍己死后,由他的弟弟太戊继位。
太戊是个有才干的君主,又得到了贤臣辅佐,因此,商朝在他的统治下恢复了稳定的局面。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而奴隶主聚敛的财富也越来越多。为了占有更多奴隶和财富,先是在宗室内部发生权力之争;后来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地盘也展开了争斗。这些在太戊晚年尤其严重。
太戊死后,仲丁经过一番权力斗争上台。仲丁一上台就进行迁都,把都城设在了嚣(今河南郑州。毫在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一方面是为了摆脱旧王族奴隶主的争夺,另一方面是找个合适的地方,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
仲丁迁都后,东南方的夷人部落趁机反叛,但被仲丁击败。不久后,仲丁就病死了。仲丁死后,由他的弟弟外壬继位,此时又有诸侯国叛变。这些叛变波及范围广,影响也很大。
外壬死后,由弟弟河亶甲继位。为了缓和王族内部的矛盾,改变诸侯国叛乱出现的不利情况,河亶甲只能放弃嚣,将都城迁到相(今河南内黄东南)。为了彻底解决诸侯国叛乱,再次开始征讨夷人部落。这一次,河亶甲彻底征服了夷人,还迫使其他之前反叛的诸侯国重新归降。
因为河亶甲有能力,可以缓和王族内部矛盾,因此他才可以对付诸侯。河亶甲一死,王族们矛盾又起。祖乙继位后,又将王都迁到了黄河北岸的耿,可王都还没建成,就被黄河泛滥的洪水给冲垮了。于是祖乙迁都到庇(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北大平台)。在这期间,祖乙不仅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还发展生产,所以人民生活较为稳定。
几代之后,到南庚时,他控制不了局面,只能再次迁都,到奄(今山东曲阜)。
自汤以来,十多个王均定都在毫,为何从仲丁开始频繁迁都呢?
原因是因为商朝的王都都是依黄河而建,而黄河又是一条常出现问题的河流,大雨一来就泛滥成灾。商朝国君频繁迁都也是无奈之举。
黄河泛滥时,大水冲垮农田,人民无所收获,而贵族们却趁机大发国难财,这使得内部矛盾日益加重。所以,摆脱黄河水害,成了商国君们面前的重大难题。
盘庚继位时,又将国都迁到了殷。而在这之后,商朝的统治再次逐渐强大起来。至武丁时,商朝的统治达到极盛状态,再也没有迁都,因此商朝在历史上又称殷商。
商朝虽然历经数次天灾和人祸,但好在延续了下来,到武丁时期达到顶盛。但是,王族的内部矛盾以及周围虎视眈眈的诸侯却依旧存在。商王朝究竟能否长久走下去?敬请期待啊胜说历史第十一回:武丁中兴。
(原本是要讲商朝人为了对抗天灾而不懈奋斗,可是写着写着突然发现背离了原本的宗旨,更多的是讲商朝的民族矛盾,也就是人祸。由此可见,这期的标题应为:天灾人祸。以后我会竭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发文前更加仔细阅读资料,不会再起这种会误导大家的标题了。在此我向各位道歉:对不起!因为我的疏忽,影响了您的阅读体验。我一定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