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孙子兵法》详解 艾跃进 22集全
2023-08-12 11:57 作者:行舟miumiumiu | 我要投稿

【计篇】
政治上慎战
重视战争,认真研究比对双方情况与用兵之道,使对战事的胜负判断和指导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
五要素
道:得人心
天:自然方面
地:高下远近险易地形
将:智信仁勇严
法:规章制度
七方面
[对比两方而言]
“主孰有道”:统治者谁更得民心
“将孰有能”:将军哪个更有本事
“天地孰得”:天时地利谁能得到
“法令孰行”:双方法令谁更畅通
“兵众孰强”:双方士兵谁更强大
“士卒孰练”:军事技能谁更熟练
“赏罚孰明”:赏罚制度令人信服
制胜之道:造势、诡道、多算
“兵者,诡道也”:多变,诡计多端,不按套路出牌
“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妙算者胜…”
【作战篇:论速战速决的战略及客观依据】
1.《孙子兵法十三篇》详解(一) P1 - 32:39
经济上慎战
兵贵胜不贵久
毛泽东——持久战:战略防御阶段、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主弱势防守)
明白用兵的好处与坏处
“因粮于敌”:“举兵十万,日废千金”,想办法从敌方解决我方所需的粮草,减轻国家和百姓的负担,“胜敌而益强”(草船借箭)
打仗的根本动因:经济
“其用战也,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故兵闻拙速,未睹工久也…” “远者运输则百姓贫” ““驱利中原,内需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六(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国内亏空,劳民伤财)
将的重要性:会用兵的将领是民众的主宰,是国家安定的关键
打仗要有威猛的气势,要夺取敌人的战利品,用夺来的东西奖励士兵,鼓舞士气
打仗要重在取得胜利,不能重在旷日持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安危之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