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依旧伫立着的巨塔

2023-03-02 18:55 作者:iC0w0  | 我要投稿

1963年,在日本杂志《星期天每日》上,有一篇名为《白色巨塔》的小说开始了连载。作者是在五年前获得直木奖的山崎丰子。那段时间,她的作品还是具有浓厚的大阪市井生活气息的。


不过,以《白色巨塔》为契机,她的作品向着社会派转变。山崎丰子的创作一直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在典型化、特定化的场景下,去描述具有真实性的、现实性并且具有极端色彩的事情。《白色巨塔》,就是限定在当时日本的医学界的故事。


所谓白色巨塔,就是当时的医学界的权力体系,它如一座巨塔,只不过它是一座白色的巨塔,是每一位医生,是每一位财前五郎都要攀爬的巨塔。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从头至尾,都没有一个人是所谓意义上的“反派”。


小说中的财前五郎、里见修二、东教授,三位角色给我的思考颇多。


不少人对于小说主角财前五郎都持着批判、反对的观点。确实,财前五郎性格高傲,野心勃勃,盲目自信,某种程度上,他的性格 加速了佐佐木庸平的悲剧。但是,财前五郎初心是作为一名医生救治病人——他的初心有与野心有何相干?就是财前五郎意识到了,在这腐朽的白色巨塔之中,徒怀有一颗医者仁心无济于事,唯有获得权力之后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一旦陷入了这种权力角逐后,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而不至迷失自我。


与之相对的,正是小说的第二男主角,里见修二。如果说财前五郎野心膨胀,性格高傲,那么里见修二就是一位善解人意,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生。表面上,财前十分不理解里见的理念,在如此现实的医学界下,一名医生怎可无私、无条件救治关心病人呢?进入医学界,权力与利益才是上道,里见则对此不感兴趣,以至于其在医大处处被打压,不受重视;但是在患者之中,里见又因为自己的细心与体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实际上,财前对于里见的理念是予以肯定的,但财前知晓,里见无法付出行动,里见也不愿意去做医学界权力斗争中的恶人,但自己有着如此野心可以去付诸实践救治病人的目标信条,因此财前在医大中又数次保护着里见的“天真”。


财前的导师东教授,作为一名老学究,典型的老派贵族作风。这也导致东教授对自己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学生财前五郎抱有嫉妒;也从自己老学究的角度出发,认为搞医学不应高傲、盲目自信,应当踏踏实实行医诊断。东教授对于财前又爱又恨的矛盾令人读来感慨,在财前官司上身后,东教授也万般自责,自己作为导师没有行尽责任;而又在财前确诊绝症后,亦陷入痛苦之中。


小说读下来,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矛盾交织起伏,内容丰富可谓之“庞大”。就2003版电视剧,所言悲剧、矛盾,其中可有财前全身心投入建设的“癌症中心”。财前幻想着自己可以消灭世界上的癌症——他已经成为教授,成为日本医学界的顶尖人物,攀登到了白色巨塔的顶尖;财前幻想着里见可以在建设的中心大展其才;财前幻想着救治一切为之困扰的病人;财前幻想着自己的老母亲可以看到自己建设的医学帝国;财前还想着向东教授证明,自己的能力,自己最终可以独当一面。不过,财前最终被绝症吞噬,梦想最终幻灭。不过,随着世事变迁,2003版电视剧将这一切的扭曲集中到了制度对人的异化上,而在此前,这一切的扭曲是集中到了个人身上。


2003电视剧版的最后部分,财前对里见的一句安慰便可概括财前最终的感受。


“里见,我从来没有怕过哦,只是...感觉遗憾。”


在如此绝症面前,财前只感遗憾,遗憾不能亲手缔造自己的理想医学世界。


伴随着背景主题曲《Amazing Grace》的奏响,谁又能得到救赎?


“佐佐木庸平先生...我的癌症中心建好了,请你住进来吧,这里有很多床位...里见,你也回来吧,我让你当内科主任,这样我的癌症中心也算是万事俱备了


在财前意识即将完全丧失的时刻,财前又一次述尽自己的遗憾。


“辛苦了,五郎。”


唯有最后,财前的母亲对着儿子的遗体,轻轻道别。


这里我仅简要说了自己看完后对于一些角色,一些事情的感受。小说中各个人物、事件之间的矛盾十分复杂,是相互交错的,不可能简简单单说明清楚。小说涉及到了医学界斗争、医患关系矛盾、医学伦理矛盾(即救与不救)等等,对这些矛盾进行了十分深入的讨论与思考。《白色巨塔》发行后,对日本文学界、医学界都产生了极大的撼动。



直到今天,我们依旧可以窥见“白色巨塔”的影子,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会彻底倒下。


依旧伫立着的巨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