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常识午餐】



1. (单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增加的两个“明确”的主要内容是:
①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时政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其中,《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进一步概括。增加的两个“明确”的主要内容是: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与①对应;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与④对应。与C项表述一致。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②项: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中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选项②不是“十个明确”新增内容,与题意不符,②项错误。
③项: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中包括: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选项③不是“十个明确”新增内容,③项错误。
2. (单选)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上述重要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A.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从特定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
C.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对事物的内容具有反作用
D.实践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哲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
第二步,“伟大事业”指的是我们要去实践,“伟大梦想”指的是我们要有认识。前半句“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体现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后半句“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体现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与D项表述一致。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相互关系的一对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趋向的东西。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材料主要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选项A表述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
B项: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质变依赖于量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量变也依赖于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的量变都是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突破事物的度,引起事物的质变。材料主要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选项B表述与材料不符。B项错误。
C项:内容与形式是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内容是事物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这些内在要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但形式又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它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反之,就起严重的阻碍作用。材料主要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选项C表述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
3. (单选)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新跨越。下列属于实现了战略高技术新跨越的成就是:
A.“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B.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成功问世
C.“慧眼号”硬射线调制望远镜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
D.“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现无中继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科技成就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
第二步,2021年5月28日,在北京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表讲话。在讲话中指出,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首次实现千万核心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墨子号”实现无中继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天鲲号”首次试航成功。“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在讲话中指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组织了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怀柔一号”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成功发射,“慧眼号”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雪龙2”号首航南极,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成功问世。A项B项C项属于重大基础研究任务,故A项B项C项均错误。
4. (单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以下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的是:
①彻底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
②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④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时政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②③④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①: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选项应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成就,故①错误。
5. (单选)下列概念正确的一项是( )
A.核酸检测是一种检查唾液、鼻腔和咽喉中是否存在病毒DNA 的手段
B.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临床症状,但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者
C.气溶胶是指长时间停留在空气中、直径小于1 微米的颗粒
D.灭活病毒是指经医学处理后死亡的病毒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常识。
第二步。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通常指核酸检测)或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检测阳性者。B项说法正确。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所有生物都含有核酸,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仅含有RNA的病毒。A项错误。
C项: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其颗粒大小通常在0.01~10微米之间。C项错误。
D项:灭活病毒是通过医学处理使病毒失去活力和感染性,并非死亡后的病毒。D项错误。
6. (单选)执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于2021年2月24日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选择在去年7 月发射,是因为此时( )
A.恰好是最佳窗口期
B.发射探测器能最快飞抵火星
C.发射场有最好的气象条件
D.地球与火星的距离最近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运载火箭发射比较合适的时间范围。
第二步,“窗口期”其实是一个宽泛的说法,它在医学、农林渔业以及社会管理等领域都被广泛应用。具体到航天发射的“窗口期”顾名思义,就是选择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执行发射任务。以这次的火星探测窗口期为例,大约每26个月。从地球前往火星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支持探测器飞行需要消耗的燃料也最少。窗口期有宽有窄,有的没有要求,有的几个月内都行,窄的就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十秒。窗口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航天器升空之后所执行的任务和航天器上能源设备、测量设备的特殊要求确定的,比如航天器上太阳能电池翼工作时间的要求,光学探测设备探测效果的要求。具体到火星发射,主要考虑地球与火星的距离这个因素,7-8月就是比好的窗口期。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气象情况、发射场的空域管制等因素最后确定发射时间。
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