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倒霉的穷光蛋如何差点成为彼岸之主 ——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博亚

2023-03-17 09:17 作者:孤臣泪0208  | 我要投稿

在今天中美洲巴拿马因一条极其便利的运河而闻名世界,巴拿马人民经过不懈斗争,最终在二十一世纪到来前终于将它从美国手中完全收回主权。赶走了侵略者、殖民者,巴拿马人民用拉丁语命名了运河港口的每个区域:阿瓜杜尔塞、大奇里基、拉帕尔马……但在所有的区域中,一个叫做“BALBOA”的名字格外扎眼。因为这是一个西班牙名字,它属于一个巴拿马人民视作偶像的西班牙人: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博亚,你也可以叫他:“第一个横穿美洲看到太平洋的男人”。

1475年,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博亚出生在西班牙一个和他名字一样长的巴达霍斯的赫雷斯德洛斯卡瓦尔罗斯,他的家庭状况应该相对普通,因为小巴尔博亚成长的经历总是与灾难相随,极有可能属于输在起跑线上的那种。由于生计所迫,小巴尔博亚不得不四处借钱以求勉强生活。当他的债主多到躲不掉的时候,小巴尔博亚想到了一个新兴的门路,也许可以不还债,还能活下去,那就是到美洲去。

1500年,25岁的巴尔博亚来到了海地。这块土地在8年前刚刚由哥伦布插上了西班牙旗帜,成为了帝国领土的一部分,这里对于所有来到这里的人而言都新鲜地不能再新鲜了,一切都是百废待兴的状态,是个逃难和人生重来的好地方。巴尔博亚考察了一番,决定成为一个种植园主。在殖民地的种植园中,西方人总是用各种卑鄙手段获得、奴役土著人 民,以种植和收获作物。巴尔博亚在这里经营了9年时间,从25岁到34岁,他成功地让自己在“新世界”再次负债累累。为了躲避债主,巴尔博亚使用了“瞒天过海”技能卡,将自己放进了一个大桶中,与其他货物一起被装上了一艘从海地前往哥伦比亚的货船。

再次从债主眼皮底下开始不还钱的新生活的巴尔博亚,自觉确实一时没地方可去,就加入了船上的一支探险队,人生悲催到尽头的他还不知道,这可能是他人生中做的最棒的决定了。这支探险队由马丁·费尔南德斯·德·恩思索领导,这个和巴尔博亚名字里都带“德”字的人率领的探险队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一支站在道德至高点上的队伍,因为探险队的任务是救人。恩思索等人听说在哥伦比亚乌拉巴海岸有一个西班牙人建立起来的新殖民地,那里的土著人对殖民地充满敌意,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时刻有生命危险。

当巴尔博亚跟随探险队到达这里时,情况比刚听说的时候艰难多了。这个殖民地的建立者阿隆索·德·奥杰达遭遇了土著偷袭,被一支毒箭射中腿部,在随时可能丧命的情况下,阿隆索将两块烧红的铁板绑在了伤口上,才勉强保住了性命,那持续性的疼痛感堪比关公刮骨疗毒。愤怒的土著烧毁了殖民地的房屋,甚至有百姓被压在了瓦砾、残垣之下。恩西索派巴尔博亚负责殖民地的搜救工作,得到了探险队上下的一致认可,许多殖民地百姓从废墟中被救了出来,其中有一些人也加入了巴尔博亚的队伍,其中有一个与巴尔博亚同岁的人从此与他建立起了非常深厚的友谊,巴尔博亚后来才知道他叫做弗朗斯西科·皮萨罗。

随着探险队的救援不断深入,巴尔博亚认识到土著人与这个殖民地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差,西班牙人绝对无法在这里继续生存下去,因此他建议居民们放弃哥伦比亚,前往巴拿马的达里恩生活。虽然那里也有土著人,至少没有乌拉巴海岸这边那么仇视。与巴尔博亚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探险队队长恩西索在救助殖民地的过程中表现糟糕透顶,人们对巴尔博亚的好感明显要好于恩西索。于是在巴尔博亚的力荐下,大家来到达里恩定居。要知道,这是自哥伦布第一次踏上美洲大陆后西班牙人在这里建立的第一个稳定的殖民定居点,而巴尔博亚成为了这里新成立的市议会任命的两个地方法官之一。后来,巴尔博亚的“恩公”恩西索返回了西班牙,在他的从旁推荐以及达里恩人民的支持下,1511年,巴尔博亚被国王费迪南德二世任命为临时总督和达里恩将军,掌握了这里的军政大权,人生从此逆境翻盘。

在临时总督任上,巴尔博亚展现出了西班牙王室愿意看到的实力,他一方面与当地部落合作打击了共同的土著敌人,收获了坚定盟友,另一方面他也展现出欧洲殖民者的必备技能,通过强迫、威胁等手段掠取珍贵贡品。在彼得·马特尔1530年出版的《新世界》一书中,提到巴尔博亚有一只名叫莱昂西洛的猎犬,它会在奴隶逃跑时将他们领回巴尔博亚身旁,如果奴隶反抗,莱昂西洛就会将他们咬碎。巴尔博亚对于当地的一些食人部落更为残酷,声称“应该全部烧死他们”。在达里恩人民看来,这位总督的残酷一面远没有他采用外交手段获取利益来得多,而且巴尔博亚只在必要的时候采取那些残忍手段对待当地土著居民,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叫做当地的“明君”了。

就在巴尔博亚按部就班地在达里恩做着“明君”的时候,如影随形的倒霉属性又开始发作了。这一次,是回到了西班牙的探险队老队长恩西索在西班牙国王面前告了一状。一个藏在大桶中的欠债者,取代了他成为了探险队的头头,还成为第一个稳定定居点的总督,这一切都让恩西索心态失衡。他向国王详细讲述了巴尔博亚曾经是偷渡客和簒夺者,以示他得到的一切根本配不上王室的信任。费迪南德二世决定将一个叫做佩德拉利亚斯的人任命为达里恩的新总督。

告状显然不如一桶桶黄金效果好。恩西索告状后没多久,费迪南德二世就收到了巴尔博亚派人送来的大量黄金,对于如此忠臣,之前的任命显然草率了,但费迪南德二世显然不想收回成命,而是继续任命佩德拉利亚斯为达里恩的新总督,转而任命巴尔博亚为南海殖民地行政长官和其中两个小省的总督。依照当时国王的想法,就算你巴尔博亚贵为海外行省总督,之前在国内和殖民地欠下的债务还是要还的。当然,就不要还给原债主,就还给国王我就行了。可是让巴尔博亚去哪里弄钱还债呢?还是巴尔博亚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也有些人觉得,这预示着西班牙殖民史一个重要节点即将到来。

一次,巴尔博亚从达里恩当地部落征收了一批黄金,他指挥下的西班牙人因为分配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他们是在当地一位印第安酋长的家门口争执的,这位酋长的儿子科莫格雷被这争吵的噪音激怒,并将称黄金的天平砸烂,把金子都撒在了地上。他向巴尔博亚等人说出了“上帝之音”:“如果你们往南走,会看到另一片大海,在那里贵重金属什么都有,黄金像你们西班牙的铁一样丰富!”

巴尔博亚等人一合计,要征服这样的一片富饶之地,恐怕需要1000人以上。这样的行动必须得请示国王,但路途遥远的消息总是没有耳边的小报告来得快,但虽慢也到,费迪南德二世就将这片还没有划入帝国版图土地的总督任命给了巴尔博亚,就像当年王室对待哥伦布那样。1513年9月1日,巴尔博亚集结好了队伍,探险开始了。

探险队从圣玛利亚安提瓜基地出发,向西航行到了巴拿马地峡最窄的地方,这里只有60英里宽,到处都是沼泽、河流以及杂草丛生的山丘。如果探险队踏上这片土地,他们还可能面临未开化的当地土著的偷袭,以及食物短缺的问题。大部分人并不愿意踏入危险境地,巴尔博亚便挑选了当地的侍从与向导,带着勇敢的不到200名西班牙同胞开始了穿越地峡向南进军的征途。最终在出发后的底25天,巴尔博亚一行人到达了终点。他一个人登上了山顶,俯瞰面前的大海,他管这片海域叫做“南海”,也就是今天的太平洋。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了美洲大陆的西海岸。

巴尔博亚在这里砍下树枝作为占领的象征,并像无良游客那样在树上刻下了费迪南德二世的名字,接着走到圣米格尔湾,带着佩剑,扛着旗帜涉水走进大海。他高举国王的旗帜,代表国王对这片海洋和邻近地区宣称主权。接着,他和随从们乘坐独木舟发现了一片巨大的珍珠培育场,巴尔博亚挑选了最大、最美丽的珍珠和大量的黄金派信使一齐送给费迪南德二世。他知道,自己再次逆境翻身的机会已经掌握在手了,因为接下来,他将继续南下,探索另一片神秘区域,在这里,有一个美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度统治着,它被称作印加帝国。

但一切某种程度上都是巴尔博亚一厢情愿的想法,他没有半点探索南美洲,再为西班牙王室立新功的机会了。因为在达里恩取代他的佩德拉利亚斯,对巴尔博亚使出了“两面三刀”技能卡。佩德拉利亚斯是一个典型的西班牙殖民者,他对当地土著居民的做法就是简单粗暴的镇压,根本不会像巴尔博亚那样还找找朋友,这不仅引来了当地土著的不满,也意味着巴尔博亚在达里恩长时间的经营算是一朝尽失了。因此巴尔博亚向费迪南德二世强烈抗议了佩德拉利亚斯的倒行逆施,并表示针对佩德拉利亚斯的行为,不排除以后起诉到法院的可能。这让佩德拉利亚斯惊恐不已,费迪南德二世也下定决心要把这个“哥伦布第二”撤职。

等佩德拉利亚斯听说了自己要丢工作的风言风语后,他决定让巴尔博亚为此付出代价。他将自己远在家乡的女儿许配给了巴尔博亚,以缓和两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当巴尔博亚看到了太平洋,并准备舰队进一步探索南美洲的时候,佩德拉利亚斯决定将巴尔博亚借故召回达里恩,除了之前提到的原因外,想独占发现秘鲁的功绩也是佩德拉利亚斯召回他的原因。

巴尔博亚一回到达里恩,就被以叛国罪逮捕了。你一个穷光蛋加偷渡者,还想娶帝国官员的女儿,还处处跟帝国老牌贵族对着干,这就是实打实的叛国啊。随后,佩德拉利亚斯的首席大法官加斯帕尔·德·埃斯皮诺萨主持了对巴尔博亚的审判,关了巴尔博亚6年后,1519年,巴尔博亚被送上了断头台,人生停止在了进入南美洲的大门外。

在巴尔博亚被以莫须有罪名杀害10年后,当年被巴尔博亚救了性命的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开始了探索南美洲的准备工作。后来他对印加帝国做的事,远超任何西班牙殖民者行为的残酷,那就是另外一段悲惨的故事了。

哥伦布在近代历史上更多地被称作探险家,那是他对人类完整了解世界做出的实打实贡献决定的。但哥伦布也是一个殖民者,他对殖民地的管理是非常失败的,可仍旧无法回避他对土著居民的极端残酷。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博亚也是哥伦布式的人物,他没有哥伦布深厚的航海背景,出身草根的他有着“我命由我不由天”式抗争倒霉命运的人生。在那个不断探索各种可能的时代中,他完成了哥伦布式的成就,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与后世历史上残酷的殖民统治相比,巴尔博亚确实不是典型的殖民者,但是他的作为确实让土著居民受害,以掠夺为目的进行管理与新世界的探索。这是那个时代的潮流,但掠夺与伤害是人类历史永远的黑点。

1641年,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在秘鲁首都利马被士兵刺杀,残酷的殖民者没有逃过残忍的下场。佩德拉利亚斯杀害巴尔博亚这件事,也让我们唾弃一下再走吧。


倒霉的穷光蛋如何差点成为彼岸之主 ——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博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