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地飞行”真的来了?中国研制时速620公里列车,比飞机还快?

众所周知,现在中国拥有全世界最为强大的高铁实力,不仅建设了规模巨大的高铁网络,还研发出了运行时速达350公里每小时的复兴号列车,而最近中国再次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了一款运行时速达620公里每小时的磁悬浮高铁列车,比一些飞机还要快,据称这种列车采用了磁悬浮技术,运行时的阻力比传统高铁大幅降低,因此运行时速更快,可以说是像飞机一样贴地飞行,难道可以“贴地飞行”的列车真的来了吗?对此有专家表示,这种高铁未来或许将成为中国高铁运输的主力。

在时速350公里每小时的复兴号列车研发成功之后,中国并没有就此满足,仍然在研发运行速度更快的高铁,然而在运行时速进一步提高之后中国科学家发现,再次提高列车运行时速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过高昂,在运营时速超过350公里每小时之后,每提升一点速度都需要花费更多能量,还对列车和轨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总成本大幅提升,因此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列车运行时速就必须研发使用了全新技术的列车,而这次中国科学家研发出的磁悬浮列车就是中国最新推出的新一代高铁技术,它的特殊之处在与他使用了磁悬浮技术,可以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让高铁悬浮在距离轨道表面几毫米到几厘米的高处,像贴地飞行一样运行。

因为不使用车轮在轨道表面运行,这种列车运行时受到的阻力非常小,所以运行时速相比普通列车大幅提升,中国推出的这款列车标准运营时速可达620公里每小时,是目前高铁时速的近两倍,比一些飞机还要快,如果用它运行京沪铁路只需要两个小时就可以跑完全程,其实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西方国家都研发了自己的磁悬浮列车技术,但中国这次推出的磁悬浮列车相比西方产品还拥有一项非常独特的能力,那就是它使用了高温超导技术,运行成本大幅降低。
想将重达数百吨的列车托起来需要磁场极强的磁铁,只有使用超导材料制造的电磁铁才能满足要求,而西方国家目前研发的磁悬浮列车使用的都是传统的低温超导技术,这种低温超导磁铁需要在零下200多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下运行,需要使用昂贵的液氦进行冷却,而液氦一升的价格就高达上千元,西方磁悬浮列车运行一次就需要消耗上百万元的液氦,也正是因此西方一直没能实现磁悬浮列车的商业化运行。

而这次中国推出的国产高铁则使用了国产的高温超导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制造的超导磁铁只需要用廉价的液氮冷却就可以运行,而液氮的价格一升不到两元钱,这种列车运行一次消耗的液氮成本只有几千元,因此运行成本大幅降低,虽然磁悬浮轨道的制造成本还是远高于传统高铁,但使用了高温超导技术之后,中国磁悬浮列车的总运行成本有望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有了商业化运行的可能。
有专家推测,如果未来中国磁悬浮高铁的技术进一步成熟,中国就有可能考虑建设全球第1条商业化运行的磁悬浮高铁线路,借助它的超高运行速度,中国可以进一步拉近各地的距离,促进各地经济的发展,它或许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