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偷拍照的背后:32岁男子崩溃痛哭,两亿独生子女的困境,已经来临......
还记不记得几年前那张爆火的名为《独生子》的照片:一间病房,两张病床,左边躺着母亲,右边躺着父亲,中间是孤独脆弱的孩子。
当时很多网友都觉得这是魔幻现实,这种事情实际在生活中,发生的机率很小。
但是,前段时间,山东济宁一家医院,也同样发生了这样的事。
高先生的父亲在18年得了脑梗,2022年他的母亲也脑出血了,生活不能自理,两人都需要照顾。
父母行动不便,都需要坐轮椅。
高先生带父母前来就医时,只能前面推一个,后面拉一个,就这样每天往返医院。
医院做检查时,他先把父亲推进电梯,转身再去推母亲,手忙脚乱的样子,让人看了一阵心疼。
没办法,他是独生子,父母生病只能靠他自己。
“我在北京1个月工资1万多,孩子上学,家庭开支,还有房贷车贷等,雇护工实在承担不起费用。
70后80后压力都很大,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夫妻,家里有4个老人。但是父母身体健康就是儿女最大的福气。”高先生说。
为了照顾生病的父母,他已经停下了手里的工作。
一边是零收入,另一边是父母高昂的医疗费,中年独生子女的困境,已悄然来临。
一双手撑起两代人,不敢说自己撑不住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从1980年到2016年,诞生了1.76亿独生子女,现在已经接近2亿。
他们享受了独一无二的爱,独享家里的财富和资源。
如今,很多人已然跨入中年,父母渐老,孩子尚小,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危机,已然到来。
纪录片《生命缘》就记录着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孔旭和他的妻子都是独生子女,有一年过完年没多久,他的母亲就生病住院了。
母亲病情刚有所好转,丈母娘又住院了。
还没一个星期,父亲也因病住院了。
他每天在医院来回奔波,同时照顾三个生病的老人。
面对镜头时,他崩溃说道:我现在特别想找一个地方,大哭一场,宣泄一下内心的压力。
人到中年,开支加大,既要养育小孩,又要承担医药费,还得在中年职场里保证不被淘汰。
他们就像一根两头燃烧的蜡烛,一头是父母的衰老,另一头是生存的挣扎。
社会心理学家把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形容成三角形:
少年时是正三角,孩子坐在顶端;
成年后是倒三角,父母坐在顶端,孩子在下支撑;
倒三角形家庭,只要底端受力不起,整个家庭就会轰然坍塌。
一双手撑起两代人,他们不敢病、不敢穷,甚至不敢说自己撑不住。
养老奴,弹尽粮绝的付出
如果在你没看到这篇文章之前,还在幻想着你未来不准备麻烦孩子,到养老机构养老,或者父母老了,就送去养老院这样的想法,也许,你得知道些“现实”!
在一线城市养老院,公立床位是有限的,排队几年都未必排上。
而私立的收费昂贵,床位费+餐费+护理费,基本6000元起步,医疗费另计。
还有那种有国际合作背景的养老公寓,往往高达万元以上。
比如离我家最近的一个宾馆式养老中心,有中式、美式、欧式、韩式、日式、东南亚式多种风格房间选择,配备了国际医院。
但入住36平米的标准间,半自理的每月5800,非自理的每月8600,不包餐费,如果需要特护,有一房一厅和两房一厅包房两种选择,最高达15000元以上。
而目前大部分普通父母的退休金,才1千到2千元左右。
就算勉强承担得起一个老人住养老院的费用,剩下的三个老人又该怎么办?
对普通家庭来说,不仅养老院住不起,生病了,可能连护工也请不起。
就拿目前的情况来说,如果父母不能自理,那么请护工的费用,将在5000以上,护工会陪伴老人,按摩喂药喂食,协助大小便,推轮椅出去散步等等。
而如果家里人要忙工作,再请个保姆买菜做饭洗衣拖地,至少要3000元以上。
有多少人一个月的工资,能够在请得起护工的同时,又能承担家庭开支?
中医+养老,医养结合的好处
有人为了父母的疾病奔波,有人为了父母的养老焦虑。
如果,我们能从源头——父母健康着手,解决问题呢?
在养老方面,传统中医更为合适老人。
因为老年人跟青壮年身体状况不一样,同样的疾病,青壮年可能会很快痊愈,但是老人却需要多倍的时间恢复。
现代医疗的一些治疗手段,老人的身体往往吃不消,而中医药注重养生,注重固本培元,会在潜移默化中温和地改善老人体质,从效果来说,传统中医更胜一筹。
比如一些常见的老年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等,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治疗困难大。
在常规的治疗过程中,老人们往往需要长期服用十数种药物维持疗效,一喝药就是一大把,你家老人是不是也是这样?
但是,大多数药物都在胃肠和肝肾代谢,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损伤这些器官。
老人本来就体弱,更容易造成原有疾病加重,或者对某些重要器官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所以,许多身患慢性病的老人,在日复一日的服药中,身体就像危楼,拆东墙补西墙,从一个疾病,演化出无数毛病。
帝寒金温中医在中老年人防病、治病、养护方面,既关注整体也兼顾局部。
根据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辨证论治,立法处方,综合调理,从整体上调节脏腑功能,因人因地个体化治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达到有效平衡阴阳、调节气血、补正气、延缓衰老的效果。
再加上,中医治疗方法灵活多样。
比如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按摩、理疗,还有药膳食疗等。
不仅可以减少因用药带来的副作用,也因所用皆为食材,一道道美味营养的药膳让老年人在一日三餐中即可达到调理的目的。
所以,帝寒金温中医使其达到缓解病情、消除病症、康复保健的目的,对于促进疾病诊疗和康复,提高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有极大帮助。
早在2017年,国家中医药局就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奠定了中医药在养老服务中的重要地位。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中医馆建设,力争实现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置中医馆,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闻得到中药味、感受得到中医药文化、接受得到高质量的中医药医疗健康服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严华国说。
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中医馆是基层中医药服务的载体,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载体。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经典,与静谧悠闲的老年生活有天然地契合。
如果,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懂中医的人,都能通过中医调理的方式,使其身体健康,疾病防患于未然,那么养老、治病这些问题,也将不再是个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