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婆媳关系》 春淳和
婚礼典礼,婆婆闹场 晓扬和周凯是本科大学同学,经过相知,相爱,结婚。在晓扬的心中,和大多数女孩一样每个人都期望一场完美的婚礼!于是,婚礼前几天,他们领证了。晓扬对于未来有清晰的规划,自己性格温柔体贴,与人为善,会做一个好妻子,好媳妇,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稳定工作。但这一切在婚礼后打破了,她没有想到结婚典礼后闹到鸡犬不宁的是她的未来婆婆。未来婆婆的做法彻底刷新了三观,周凯作为单亲家庭,婆婆为了钱害怕儿子受罪,把经济礼钱账本拿走了。于是,婚礼当天,家里亲戚,客人吵得不可开宁。老公周凯向婆婆下跪,求他妈妈不要再闹。这时候,晓扬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未来坚决不和婆婆一起住,还有一定培养老公的脾气。她平时相处的婆婆,贤惠善良,做家务样样行,任劳任怨。以前和未来公婆见面过程,大多数听到是公公的不好,但这一次事情她看出了婆婆婚姻失败的原因。家里亲戚在婚房吵架,亲戚陪着她在楼下。她心里在徘要不要结束这段婚姻,可是,毕竟在小地方为了自己年迈的父母,不让他们担心,生气。还有性格那么好的老公,忍了下来。还有自己父母尊重女儿的选择,是离婚还是继续,都支持!只要女儿自己幸福就行。所以,只是和亲家说明底线和原则。晓扬最后想没有离婚。只是坚决自己不和婆婆住一起,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就这样平淡的过好自己小夫妻生活,该上班上班,该考编考编。婆婆偶尔过来看望一下,或者去婆婆那里吃个饭,也没有多大矛盾。 怀孕生子,老公辞职 结婚一年后,晓扬怀孕啦,周凯在外地上班,晓扬一边上班一边应对孕吐状况。婆婆结婚后在外地打工挣钱,听说儿媳怀孕,也是时时关心,偶尔通过微信给儿媳妇转钱。晓扬这时候也没有觉得没啥不好,各过各的生活,毕竟自己还能照顾好自己。但矛盾爆发点来了,等晓扬怀孕八个月的时候,婆婆在外地也没有打算回来,老公周扬又在外地上班,于是找老公商量,让婆婆回来。而婆婆的答复是等快生了,再回来。这时候晓扬心里不舒服了,“如果是人家姑娘,早都回来了。前三个月孕吐不照顾就算了,现在我一个人在家,8个月了滑倒了或者摔了怎么办,不担心这个儿媳妇就算啦,难道孙子或孙女也不稀罕吗?,想着想着就委屈的哭啦。”此时,周凯在企业也有跳槽的想法,加上妻子怀孕没人照顾,辞职回家了。于是,周凯回家照顾怀孕的妻子,一直快到生产前,婆婆此时也回来了。婆婆白天做饭,做家务。周凯和婆婆一起照顾晓扬,晓扬家务也不用做,安心待产。晓扬快生啦,就住院提前待产。等晓扬生孩子前几天,公公过来给了一万元,“现在听医生的,能剖就剖了”结果,入院后,医生说可以顺产,但从晓扬的内心,不管顺产或剖腹产都是害怕的,毕竟生娃很痛的。于是,晓扬把此时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也是建议剖了。此时,晓扬其实挺想听婆婆的想法,结果婆婆一语不发,躲到一旁去啦。晓扬和周凯心底犹豫不决。结果,生孩子时难产,还是剖了。晓扬此时还是乖乖女的想法,一心听从长辈,因为从小被父母照顾很好,哪能想到这些。 婆婆搬来同住,矛盾重重 等孩子出院以后,晓扬回到了家里,此时,周凯也在家里陪护。没过几天,婆婆把大包小包以及所有东西搬过来,晓扬问这是什么意思,婆婆说“照顾孩子啊”。于是晓扬私下问老公“打算住多多,一直住肯定会有矛盾,你得做好思想准备。周凯;“我妈挺好相处的,没事,你们肯定能相处好的。”晓扬:“不是不让你老妈一起住,万一我们吵架了,怎么办。”周凯:“你和咱妈性格挺好,怎么会吵架嘛?”晓扬无奈的笑了笑。 还有一点,晓扬平时喜欢独处,自从上班后不是住单位宿舍,或自己小卧室。父母平时比较忙,房子基本晓扬单住。在家看看书,聊聊天,养绿植,喝喝茶。想到自己和老公生活习惯还磨合期没适应,再加上婆婆来了,怎么相处啦,好有思想压力。婆婆刚来还好,平时卫生家务,家里收拾的很整洁,做饭。一提到做饭,问题就来了。坐月子,婆婆做饭看似很次数很多,但晓扬就是感到很饿。每天就喝米汤,饼子。还有一点,婆婆整天说晓扬的奶水少,逼着晓扬吃炖猪蹄Q,鲫鱼汤。鱼还行,就是猪蹄汤真喝不下去。终于熬出月子了,回娘家住了一段时间,又是排骨汤,又是各种粥。后来,晓扬想了一下,坐月子每天生闷气,奶水能多吗?后来,心情好了,奶水多的,宝宝都不用喝奶粉了。 自己有了孩子,该出去工作了。本来在企业也不是正式工,现在回归职场,原来岗位也没有了。趁着在家带娃的时光,自己考个编。于是,晓扬买了一份网课,从出月子开始偷偷学习看书,学了三个月,就要考试了,在此期间,矛盾点又来了。婆婆;“她那么大年龄了,还学啥,还考啥试,又不好考,又花钱。”周凯:“我妈说了,你又年龄大,现在每天只顾学习,不带娃”'晓扬:“周凯,老公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考工作也是为了咱们这个家啊,考试完了我就带娃,这段时间委屈你了”。当然,老公周凯在这期间因为他老妈的唠叨,也找事。晓扬只能心里默默流泪,一边坚强的看书。还好,进了面试。只是笔试第三,没有考过。第二年,老公工作稳定下来,出去工作了。晓扬,继续靠编,只是心有不甘,因为每次分数只是差那么一点点。晓扬说服婆婆,婆婆支持带娃,她学习。就这样平淡每天过着日子,晓扬也知道婆婆也是不得已,才支持她看书学习的,只是心里不愿意的。不过,晓扬心底转念一想,只要有人带娃,就感激吧,谁让自己喜欢工作呢?到考试十几天,婆婆不干了,晓扬赶紧劝说:“妈,您再坚持一下,还有十几天,考试完了,您休息,娃我带。”晓扬本来考试完,就打算给婆婆买礼物,去商场看了1000元的衣服完了带婆婆去逛商场。结果,就剩下十天的!间.婆婆各种找事.挑事.后来找借口让晓扬回娘家带娃。就这样,晓扬在娘家呆了一段时间去参加考试了。结果出来了,笔试与第一名差1.5分,面试与第一名开列。虽然,进了面试,心里满是失落感。她知道自己的成绩与实力挂钩,只不过更全力以赴的坚持。想到半年的付出,考前婆婆的打击。也不是为啥,当婆婆将她赶回娘家那一刻,她心底的恨意油然而生。为啥婆婆总在关键时刻帅锅呢?她不禁想起结婚当天那一幕。婆婆的无知,狭隘,没文化真可怕!一点格局都没有。原来一个人的素质与年龄大小没有关系。 回归职场,婆媳矛盾大爆发 作为普普通通的家庭,老公周凯一个人工作,经济压力会很大,为了缓解家庭负担,妻子晓扬再次出去找工作的打算。晓扬务实的角度,孩子快满3岁了,自己该回归职场了,她找了一份白天的工作,想着白天上班,晚上自己带娃。回家和婆婆商量,婆婆直接回绝了,:“我去打工了了,我下周就去上班,我就不让你出去,就让你在家带娃。”晓扬知道了,淡淡说一句。“行,那你去吧。”回想结婚、考试、工作以及育儿观念差异,晓扬的心一次比一次冷漠。回想和婆婆带娃的日子,每天早上宝宝穿衣,“这一件比较好,穿这件”“那一件太薄了,得穿厚点”每次.晓扬给宝宝买的衣服,婆婆不让穿,还被说乱花钱。 吃饭习惯“婆婆总爱用宝宝的保温杯,偶尔嘴喂。”等等,心累。晓扬说离婚吧,想象结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自己一个人不好吗?自己挣钱自己花,自己攒钱养父母不香嘛?还有时间和朋友吃饭,旅游,多久没有放飞自我了?结婚3年多,就这样了,太可怕了!经历过这几次事情,别人是靠不住的,包括婆婆,人还是靠自己的! 儿媳觉醒,开创事业 妻子晓扬在带娃这件事上,心里已经看透了。她多想一个家庭分工合作,婆婆帮忙带娃,她出去工作,家里经济水电费,买菜她和老公全包,只要能出去工作,怎么都行。但想开了,有时候她想想估计婆婆有自己的打算,自己年龄大了,想享清福,或者婆婆觉得自己觉得带娃身体吃不消吧,毕竟年龄大了。再加上自己和婆婆相处的过程中,心太累了。她也说不出来,婆婆除了事情的性格极端,有时候做饭好好的,不打算做了,把菜扔了!有好几次婆婆无缘无故在房间哭泣,关键有事就躲,事情一完就回家了!其他家务等都还好的。看来两个好人也不一定能够相处到一起。尤其婆媳关系。但想想和婆婆再相处一起是不可能的,因为自己从小到大,看到邻居长辈耍泼妇,但没有想到自己的婆婆遇到事情上也是这样的,这是底线。彻底分开吧。想想自己和婆婆刚开始相处时,也没有说不上来哪里不好,只是自己感到压抑。每当婆婆在客厅看电视时,有时候出来陪婆婆说话,有时候没有话题可聊,只能自己呆在卧室里看看书,有时候看到婆婆收拾房间,大事小事都管,她突然感觉自己没有自己的家,幸亏这房子是小两口的,如果是公婆的房子,她肯定会搬出去住。算了吧,凡是靠自己吧,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本来就是错误的。 婆婆搬回自己的家,失望的离开了。她不明白这是我儿子的家,为啥让我走,我付出这么多,为啥他们不喜欢我?她不明白她的失败正是她的性格,一次次的哭闹。晓扬什么都可以接受,婆婆身体不好,整日咳嗽,吃饭因为胃不好,打嗝等各种习惯,虽然好多心里是不接受的,但每个人都会有变老的一天,也不说啥。最接受不了是婆婆不支持自己工作,考试,还有什么家里都要管。想想二胎不敢想,想想自己在家不能出去工作,在家又三年,再加上婆媳关系的恐惧,还是算啦吧。作为普通家庭,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请得起月嫂呢,况且自己找个合适的阿姨是不容易的。还有婚礼闹场已经成为心里的永远的痛。当女生就是麻烦,结婚了要求工作,生娃,带娃。好多女性为了孩子,辞职回家,当家庭主妇,我大多数女性是迫不得已,这其中好多女性是真心不愿意的,家庭妇女对受过高等教育女孩是没有吸引力的,尤期长期在家,与社会脱节,断绝朋友的往来,因为带孩子会占用80%的时间,没有娱乐。而且现代女性,大多是独立的。成为家庭主妇无非以下情况:一、自己工作不稳定,企业体制对于女性没有保障;二、家庭矛盾,尤其婆媳关系,有的婆婆认为人家带娃,自己必须听她的,或者谈条件,比如带娃,儿媳给婆婆多少费用等,或生活观念,育儿观念不同,导致结果是自己带。自己带自己辛苦一点,累一点,身体累不算累,心情是愉悦的, 算啦吧,彻底分开吧。想想自己和婆婆没有矛盾,刚开始相处时,也没有说不上来哪里不好,只是自己感到压抑。每当婆婆在客厅看电视时,有时候出来陪婆婆说话,有时候没有话题可聊,只能自己呆在卧室里看看书,有时候看到婆婆收拾房间,大事小事都管,她突然感觉自己没有自己的家,幸亏这房子是小两口的,如果是公婆的房子,她肯定会搬出去住。算了吧,凡是靠自己吧,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本来就是错误的。 婆婆搬回自己的家,失望的离开了。她不明白这是我儿子的家,为啥让我走,我付出这么多,为啥他们不喜欢我?她不明白她的失败正是她的性格,一次次的哭闹。晓扬什么都可以接受,婆婆身体不好,整日咳嗽,吃饭因为胃不好,打嗝等各种习惯,虽然好多心里是不接受的,但每个人都会有变老的一天,也不说啥。最接受不了是婆婆不支持自己工作,考试,而婆媳在一起太麻烦,心累。想想还是算啦,为了孩子教育理念,还是等幼儿园吧。这时候女性的职场黄金期,也错过了。 于是,大多数女性这时候会选择自己创业。晓扬也一样,在家的同时也没忘记自己充电。她考了公共营养师证,还有注会。她现在想自己工作,不耽误带娃,也不想婆婆带。所以,她想到互联网。抖音开直播,知识分享。她运用公共营养师,学了多种多样的儿童餐,分享在抖音平台上,同时运用注会的知识,教大家如何备考,划重点。通过制作PPT,讲解授课。慢慢的通过创业,找回了自己的价值和获得感。她还准备孩子大一点,和朋友合伙开公司,开启副业。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女孩子:“有了家庭,尤其孩子,千万不要轻易辞职。如果收入还可以,两人保姆带孩子。如果收入还可以,两人请保姆带孩子。当然,如果婆婆愿意带的话,带的又好,锦上添花。”尤其老公或婆婆劝阻回家辞职,千万自己要想清楚。尤其对于事业型女性千万慎重! 婆媳分开住,关系缓和 晓扬在开启忙碌的事业后,慢慢的对婆婆以前做过的事,心里也放下了。她想想婆婆也不容易,婆婆毕竟是周凯的妈妈,只是她做事没有边界感,认为我们的小家就是她儿子的一个人的家,所以在我们的小家当家作主,大事小事都要管,有时候晓扬感觉自己没有隐私,没有独立的空间。以前她和老公在家的时候,做饭想吃什么,俩人商量做,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婆婆来了,肯定不一样了。婆婆不吃辣椒,一点辣都不吃,而且饭每天重复吃,还将就。每次还没开始吃饭,就说吃不了。买菜少买一点。有时候想点外卖,婆婆会就说浪费钱。每次婆婆买的菜,西红柿等坑坑点点,看着就是不太好的菜。每次婆婆在家,晓扬吃的穿的用的,能省则省,想着每次买回来,婆婆唠叨一番,顿时没心情了。还有育儿观念,每次婆婆会夸人家儿子周凯教的好,儿媳晓扬好像啥都没付出一样。想想孩子衣服,书籍,玩具晓扬买的样样俱全,结果被说的乱花钱,啥也不是。明明是自己出钱出力、还有做家务,还不落好。现在自己独立,不用看老公的脸色,自己想买’、就买什么。老公周凯对自己挺好,每月工资技时上交,但对于晓扬来说刚开始特别不适应,尤其对于自己从来不会主动开口要钱的晓扬来说,包括老公给她钱,她心里也会有屈辱感,觉得没有自尊,她认为夫妻双方人格是平等的。自己工作开始自己挣钱,并且自己年轻不能出去工作,心里满是失落感,有时候问自己上大学读书的意义,仅仅是孩子吗?还好自己通过工作走出来了,积极工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虽然自己赚的没有老公多,但对于自己来说还行,起码不依附老公,这样挺好的。双方都有事业,有各自工作干,吵架拌嘴也少了。 最近和婆婆见面了,婆婆偶尔过来看看孙子,晓扬很热情的招待婆婆,不过,双方都知道彼此不可能住一起了,婆婆也发现儿媳晓扬变了,变得世故圆滑,婆婆现在很有边界感,每次过来事先打电话,不会像以前一样,直接拿着钥匙开门,或者有时不打敲门,随意进儿媳晓扬的房间。两人一起去河边聊天天,晓扬顿时气氛缓和了许多。天空也晴朗了,鱼儿在水里嬉戏,河边来来往往,行人在散步。晓扬觉得和婆婆好久没有这样好好说话了,婆婆也是同感。以前不管婆婆还是晓扬说话,双方就互怼,互相看不顺眼,彼此嫌弃。现在大家都能客客气气的说话,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老公周凯最近心情愉悦,看到自己儿媳和亲妈关系缓和,开心的不少。现在晓扬白天上班前把孩子给婆婆送过去,现在晚上下班前去接,婆婆也赞成这种想法。白天上班,晚上自己带娃,婆婆也能休息好。以前老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调节婆媳关系很是头疼,工作起来心烦气躁。现在家庭和睦,老公积极工作,升职了,事业又开创了一步。家和万事兴。 三孩政策落地,托育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晓扬带孩子快熬到了幼儿园,这时候三孩政策出来了,议论纷纷。晓扬主要关心国家的托育班。她关注过家政行业,目前结果还是不尽如意。总体来说,家政行业存在以下问题:一、家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年龄偏大,大多中年人,文化层次偏低;二、家政人员专业能力不高,尤其育儿师,育儿经验不足。三、薪资待遇高,人数数量还是有缺口、服务意识不足。当然,目前看到部分学校已经开设相关课程,而且有部分毕业生加入到这个行业,还有硕士等高素质人才加入,这是一个好现象,我相信,他们逐步能够改变普通人这个行业的传统看法,不是简单认为家政是伺候别人,而是家政是一份职业,对这种职业认同感。当然,家政人员也会越来专业化,人员素质会提升,以后也会有学历要求,也会定期考核。还有全国联网,每个家政人员都有档案,这样会有诚信记录。这样,每个家庭在找一个合格的 还有全国联网,每个家政人员都有档案,这样会有诚信记录。这样,每个家庭在找一个合格的阿姨,心里会有保障,不管是需要照顾老人还是孩子,每个家庭会很放心,同时,家政人员的薪资绩效也是相对应的,一起为国家服务。同样,托育所也是这样,每个家庭更放心,而不是去之前考虑机构是否有资质、安全?人员是否专业?价格是否老百姓能承受起?我相信随着三孩政策配套问题,首要房子、教育、医疗以及等成本低,还有女性职场有保障,托育问题解决没人谁带的问题,女性生孩以后能出去工作,而不是变成家庭主妇,大多数女性是愿意去生育的! 后记: 我认为大多数,每个女孩刚开始都想成为好妻子,好妈妈,好儿媳。大多数婆婆也是希望成为好婆婆的。只是婆媳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各方面得与婆婆磨合。所以,第一,儿子成家以后,拥有小家庭,他们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其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又是各自的家庭。有的长辈认为,这是我儿子/女儿的家,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她们的小家家里我做主。这肯定是错误的的,这必然影响小夫妻的感情。严重的就是小两口散了,孩子交给长辈带。这里奉劝大家:不管是儿媳还是婆婆,大家愿意一起住,住的还不错,就可以在继续一起住。如果感觉双方有一方不愿意住,那就分开,租房住也要分开。 网上说大多数说媳妇不愿意和婆婆一起住,我也知道现实中,好多长辈也不愿意和年轻人一起住,吐槽年轻人爱睡懒觉,不整理家务,乱钱大手大脚,对食物浪费,不吃剩饭等,看着心里生气。
这实际上不是年轻人真的不好,只是两代人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不同。老年人勤快,大多数把家务做好了,自己累,抱怨年轻人懒。年轻人每天工作,早出晚归,一天难得有时间在家,每天工作下班回来,就像先休息一下再收拾家,但每次刚回家里被长辈唠叨,被逼着去干家务,有个时候不是不愿意做,工作压力大,回家后有可能考虑领导派的活干没干完。大多数回家先放松休息一下,再去收拾家。敷着面膜去收拾家,或打完游戏去干活。如果大家住在一起,有边界感。婆婆收拾家不用去管儿媳的卧室,儿媳的东西自己收拾。为啥有的老人说我明明干家务,为啥不讨好?问题就有可能出在这里:小两口旅游的小摆件,被当做孙子玩的玩具,自己看的心疼,是长辈不方便说。小两口的东西被婆婆收拾的,东西找不到。或者极少数婆婆会翻看儿媳的东西,这是非常不好的。还有婆婆觉得会觉得自己长时间付出道德绑架,我一心一意为你们收拾家务,还不领情。这就是矛盾所在啊。 如果婆媳真的住一起别扭,分开住,放过彼此。好多疾病都是生气所致,大多数婆媳都是因为不好意思,彼此好多事不能直接说,一说伤和气,还有可能吵架。所以,大多数只能憋在心里,我看到网上好多宝妈说心里压抑,精神内耗。有的长辈心里也是如此。既然如此,就分开吧,客客气气,平时大家处好关系,婆婆在儿媳带娃需要帮忙的时候,去搭一把手。儿媳出去工作,婆婆支持一下。当然,儿媳也不能把婆婆帮忙当做理所当然,内心有所感恩,不能盛气凌人,不能对婆婆指手画脚,对长辈多尊重。同时,婆婆也不能认为帮忙带孩子,就要求全部听从与自己。婆媳不可能母女那样相处,互相尊重就行。婆婆身体欠佳的时候,儿媳多关心,有陪伴,有照顾,我相信大家互相善待对方,对方是能感觉到得。当然,这是建立婆婆和儿媳互相尊重,通情达理。双方不干涉彼此生活的前提下。 现在婆媳流行分开住,减少矛盾,双方都自由。我相信婆媳相处的不错的,等婆婆需要照顾的,媳妇会愿意的。和睦相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