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儿无度(前传)卷四(觉悟)——星象二十 梦行云

此时的天界,麒麟还在张路的月元神所筑的梦里,麒麟的梦中散落着的都是对父亲的思念,他一生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但是他的心中有两个人对他很重要。
麒麟:“老师,救我,我害怕,能带我出去吗?”
这跟我们印象里的麒麟并不太一样,曾经的麒麟看起来似乎是十恶不赦的样子,然而此时不知道是因为恐惧还是想要报仇显得特别慌张。或许也更能印证出,麒麟背后一定有一个人在布局,操控着这一切。
然而,此时来了一个人,只见他右手伸出,出现一把形如匕首的东西,口中念道:“元州牂管娶竺米题”,随后将围住麒麟的梦境劈开。麒麟还未从惶恐中醒来,就立刻抱住了这个人。

那人安抚道:“好了好了,这不就解决了嘛。”
麒麟这才撒开手:“趾离,你怎么才来。”
这趾离又是何人,为何能划开这梦。原来趾离是梦神,虽不是古神,但也是古神的一部分精气所化,所以一直存活到现在。而对于梦,从古到今,很多人都在解梦。《梦书》有记:“梦者,像也,精气动也。魂魄离身,神来往也。阴阳感成,吉凶验也。……古有梦官,世相传也。”
梦官,即占梦师,古人对梦非常迷信,甚至看得尤为重要。《周礼·春官宗伯》有记:“大卜所掌,先三兆,后三易,次三梦者,筮短龟长,梦以叶卜筮”,可见其把梦和卜、筮放在同等的地位。周文王也曾用其夫人太姒做的梦,来了一次包装,骗过了百姓,随其一起推翻帝辛。

太姒梦见周武王太子成把西土周人的梓树移植到荆棘中,都化成了松柏棫柞。听着倒是玄幻,能骗过周人,也是因为周人大多愚昧,知识也都是从殷商学来的,恰巧还是商末,学来的都是浅薄的知识。不过大部分文明人,却也能明白其中的玄机。
然而,这场梦也只是那日趾离看到了些植物,不小心送入到了太姒的梦中,也算是成全了一段历史。而这段故事,就写在了《逸周书》的《程寤》里。

麒麟之所以认识趾离,是因为趾离和麒麟的老师文昌星是好朋友,而且趾离也会把他印象里的父亲编织在麒麟的梦中。
趾离说道:“文昌急忙找我,我就顺着你的梦境过来了。”
麒麟似乎不知道文昌星出了事,惊讶道:“文昌老师,他怎么了。”
你在沃野之地,应该有所感觉最近发生了星震对吧。麒麟听到这话,低下头有些愧疚,星震就是因为他造成的。
麒麟平复情绪说道:“星震,很严重吗?文昌老师不会出事吧。”
趾离知道麒麟一定有秘密,但是毕竟也是个孩子,并没有去指责,而是说道:“星震是星寂的前兆,星寂发生,世界会再次进入一片混沌。可以说到时候你、我、文昌兄还有沃野之地、昆仑、天下所有的生灵都会消失。”
麒麟绷不住了,突然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他不知道会弄成这个样子:“我不要,我不要文昌老师走。”
趾离继续安抚他,也是给他指了一条明路:“现在进入了第二阶段,是星幻,应该是月元神的影响,你一定知道困住你的人长什么样。要把月元神拿回来,放回他该放的地方,否则以现在的情况文昌兄可能会变成其他的星官,甚至可能在反复交换的过程中湮灭。”
麒麟擦了擦眼泪,哭喊道:“不要,我不要,我这就去,这就把月元神带回来,告诉文昌老师一定要等我,一定啊!”
麒麟心中的文昌老师,对他非常好,经常会跟他讲他前辈的故事。
记得那是东汉末年,麒麟高高兴兴地回来:“老师,我已经把天书交给方士于吉了,你可以给我讲父亲的故事了吧。”

文昌很高兴,拿出坐席,让麒麟过来听。麒麟直接跳进文昌怀里,文昌差点摔倒。文昌给了麒麟一些葪柏,让他边吃边听。
《山海经·中山经卷五》:“又东三十五里,曰敏山。上有木焉,其状如荆,白华而赤实,名曰葪柏,服者不寒。”
文昌说:“好,今天就跟你讲你父亲绂麟的故事,那时我有一卷天书不慎掉落凡间,被绂麟拾到,一直保管着,正巧他遇到了愁眉苦脸的叔梁纥。那时叔梁纥和妻子没有儿子,但是和妾有一子,是跛脚的孔孟皮。绂麟将瑞气和天书一并送往,于是在叔梁纥72岁之时,生下了孔子孔仲尼。”
麒麟惊讶道:“父亲好厉害,可惜我的瑞气还不足以让人生孩子。”
文昌笑道:“每个麒麟有每个麒麟的职责和使命,你的使命未必是给人以子嗣啊。”
麒麟点头表示理解:“那老师,后来呢?”
文昌:“后来啊,叔梁纥故去后,孔孟皮和孔子的母亲颜征一起将孔子教育长大,而孔孟皮故去后,孔子又将他的徒弟孔子蔑培养成了贤者,将他的女儿与自己学生南宫适结为夫妻。”
麒麟更是感叹,父亲的力量之强,可以造就这样的人:“那父亲后来怎么样了?”
文昌:“后来因为他的功绩,西王母准许我把你的父亲送上了天,他也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凤鸟,生下了你。”
麒麟听到凤鸟,有些不悦:“如果,不是为了见凤鸟,父亲会不会多活几年。”
文昌说道:“无论是不是先天的原因,至少你的父亲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到了这件事,完成了祖先的心愿,不是吗?”
麒麟也明白,追赶凤鸟是麒麟家族一直以来的夙愿,可如今的自己也已经做到几乎和凤鸟持平的位置了,只可惜他一直不知道作为走兽之长还是因为凤鸟的缘故。
麒麟继续问道:“那除了我父亲,其他的亲戚怎么样了?”
文昌脸色不太好,毕竟这世间如今就只有这只小麒麟了:“很抱歉,如今这世间就只有你一个麒麟了。”
周朝是神族开始没落的时代,而不幸的是小麒麟刚出生的时候恰巧是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生灵涂炭,山海经记载的诸多神兽也是在那个时候被屠杀。不记事的小麒麟还没有办法去接手,直到西汉初年,小麒麟才开始管理走兽们。
听到这话,麒麟坐不住了:“老师,那孔子呢,他就没做些什么吗?”
文昌言道:“很遗憾,孔子在春秋末期的时候就故去了,不过他依然深爱着麒麟。”
《孔子家语》卷四〈辩物〉:“叔孙氏之车士曰子锄商,采薪于大野,获麟焉,折其前左足,载以归,叔孙以为不祥,弃之于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麇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观之,曰:「麟也。胡为来哉?胡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叔孙闻之,然后取之。子贡问曰:「夫子何泣尔?」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害,吾是以伤焉。」”


文昌:“孔子的悲伤,一是感叹乱世的到来,二是看到了其他麒麟伤残引来对绂麟的思念,而后他停笔不再续《春秋》,春秋已然不在,战国开始崛起。人们为了得到力量,不惜逼迫各种仁人志士,上行昆仑,游于山海,许多飞禽、走兽、鳞介都被伤害了。此事一出,引来的就是三大战场,北方的战场以壁垒阵和羽林军为主;西北在昴、毕周围;南方战场主要对抗的主要是东瓯和青丘这样的蛮夷。东周已去,神族就没落了。”



麒麟听得很认真,回答道:“就算古神们不没落,也不会有神去庇佑他们了。”
文昌笑道:“是,一切还要靠他们自己努力,不过小麒麟你若只是效仿你父亲送天书还不行,你要找到你自己的使命。”
文昌老师的话总会浮想在耳边,他要找到自己的使命,而此刻那个人来了。
麒麟定睛一看,才知道始作俑者就是这个似乎对自己很好的豹尾虎齿的家伙。
趾离用自己造梦的能力用刚才碎裂的梦制作成了保护罩,准备送麒麟离开,而自己却受到了攻击:“快走,小麒麟,一定要让所有的元神归位,我相信你可以的。”
小麒麟敲打着防护罩哭道:“你呢,趾离你怎么办?”
趾离:“我是精气所化,不会那么容易就死的,就算死了,等元神归位,我们也一定会再见的。”
小麒麟:“可是……”
趾离:“难道你不想救文昌老师了吗,你忘了你刚才怎么说的?”
小麒麟:“文昌老师……好我去,那你答应我,一定会再见的。”
趾离:“一定。”
小麒麟就跑下了凡间,他此时才明白自己一直被人利用了,那个人让他把凤鸟逼死,让他取得土元神。但是这一切都是骗人的,这不是文昌老师说的使命,这是谋取权力的手段罢了。此刻,他才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守护沃野之地的一草一木,这才是他作为走兽之长真正应该做的事。
而远方,悄悄躲在暗处的开明兽陆吾看到这一切,欣慰一笑:“西王母,你看,我们的小麒麟长大了。”
回头望向远处的趾离,留下了眼泪:“对不起,我……没办法帮你,我还有重要的任务,趾离你一定要挺住啊。”
“就你也想和我动,就算我暂时还没有拿到日元神,你也不是我的对手。”
趾离笑道:“作为影子,你拥有了力量,但是你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神。”
“那西王母就配吗?她做的事不也毫无情理可言?”
趾离:“我们什么都讲情面,可人从不会对我们讲情面,再者说人类都那么贪婪,一次满足就想次次满足。不留情才是最好的决策,而你只是遵循你自己所谓的正义和仁爱,这种也只不过是你想占领世界的噱头而已。”
“别以为你是古神的精气我就杀不了你,我也可以把你打散,时间一长,你就会彻底魂飞魄散。”
趾离:“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倒是你,你已经是孤家寡人了。”
这人听到这话,用用尾巴一抽,牙齿一撕,将趾离彻底撕碎,就像这人说的一样,时间一到这世间再无梦神。
然而,不仅是趾离,文昌现在的情况也不是很好,星幻的发生让他现在根本无法停下来,就像是一个失去控制的汽车,用什么方法都无法让他停止刹车。在三垣中反复横跳的文昌看到空中飘散的趾离的碎片,哭成了泪人:“终究,我还是害了你啊,兄弟。”
然后又开始了不知去向的旅途,他的心中还有那个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小麒麟:“麒麟啊,你一定要回来,我们还有许多故事没有讲完呢。”
小麒麟再次来到人间,可是现代的人间景象改变确实太大了,无奈先要去找个熟人再说。关闭了趾离送给他的防护罩,就开始在人间奔跑。但是却忘了自己的兽的样子,于是受到了人们的追赶,此时麒麟才意识到应该换一个模样,于是就随机的进入了一个人的身体里。
话说,这进入人身体的能力,是天地造就的神兽才会有的天赋,圣兽和星君还没有这样的本事。不过,只能保证人类不发现他,其他天上的一定能找到他。
《梦行云》 龚自珍(清)
晓帏怯春冷。重帘下,眠未醒。休翻翠被,恐教人惊省。
一枝艳艳文窗外,梨花凉弄影。
唾华襟上,啼红枕上,悲欢事,留浅印。娇柔无语,倩人探心性。
十分打叠情怀起,怕花愁月病。
引用:
梦神曰“趾离”,呼之而寝,梦淸而吉。有咒曰“元州牂管娶竺米题”。临卧诵七遍,吉。〈《致虚阁杂俎》〉——《琅嬛记·卷上》
后记:
要说这于吉是谁,《后汉书·襄楷传》有记:“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

《太平青领书》即是后来的《太平经》,可谓是道家的著作了。济世救人的于吉被大家尊称为活神仙,整个江东人对于吉的崇拜远超于孙策。这令孙策非常恼怒,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他最终还是杀了于吉。其实起初孙策只是用抓于吉来立威,毕竟相对于于吉,自己明白百姓对他是口服心不服。可是,万事皆有导火索,就偏偏有人在这时候惹恼了孙策。捕捉于吉后,张昭、吕范等大批文武大臣的劝阻及联名做保。孙策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才作此决断。
而于吉的本领多是麒麟所赐,无论结果如何,起码麒麟也为人民带来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