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济南公交干线的故事
我与济南公交干线的情缘
我从小和外公外婆长大,在济南这座家家泉水的城市中穿梭,自然少不了与公交车的故事,而在一台台或新或旧的公交车中,我最忘不了的,是济南公交的一条条干线——也就是中运量BRT及无轨电车这两种特殊公交。接下来我将分述我与这两种公交的故事。
无轨电车:
济南的无轨线路有四条,101-104路,配车由南京大通道到上海大通道(SK561)再到济南大通道(JN560),对我而言,仅仅是个传说。我出生的2008年,最后一批济客电车(JK6120D)也已经上线两年,大通道电车早已无影无踪,满大街跑的大辫子清一色的白身子绿底子的电车斯太尔(济客电车别名)是我童年的回忆。
经四路跑的101路串联外婆家和奶奶家,不出意外,也许是我此生坐的第一条线路。后来上幼儿园时,每周必坐101路往返于省立医院和葛家庄。这时101路刚刚使用加装辅源的双源电车,而未有先进的宇通电车,在青龙桥和趵突泉北门升弓的成功率永远是个谜,那时的辅源,续航仅仅约五公里,恨不得一有电线101立马就搭上去,而因为电车斯太尔非专业“自动升杆户”,自动升杆成功率仅约50%。因此我也爱在车上“看戏”,一旦驾驶员起身,我就向后看去,看看拉拽电线的“盛况”,要是一连来两三辆车,车车上不去可就热闹了,要是着急,也只是干着急,所以当时我并不是很爱坐101路电车。正好当时因为泉城路禁设电缆,快速公司挂过去几辆单机青年(JNP6120G-3型四门BRT配车)支援,而电车恢复后由于数量原因,单机青年未能及时回归,而单机青年有空调和软座,配置新且MAN发动机动力优秀,自然就成了我们一家101乘客的最爱,虽然现在如果再让我选择,我定会选择那三踏步的电车斯太尔。但是,没有如果。现在我们再也坐不到单机青年和电车斯太尔了(两种车型分别于2020年7月和2018年7月下线)。
除此以外,小时候我也不时会乘坐102路,或是和爷爷去往全聚德买烤鸭满足我这个小馋猫的胃口,或是去趵突泉看看泉,喝点泉水。曾经还在102路上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我至今还记得。
当时我还很小,也许还没上幼儿园,妈妈抱着我坐102去趵突泉玩,正直夏天,一路上我很热,便一再让妈妈把窗户“大”!“大”!可却没想到,一站上来一位男士,人高马大,坐在我后边,一下便把窗子推到底,可就把我的窗户全都关死了,幼小的我一看便知道不好惹,也没有给妈妈讲,便忍气吞声,到了下车,满头大汗。
现在,取代电车斯太尔在电网下飞驰的,是宇通ZK5125A、ZK6125BEVG5、中通LCK6123GEV、LCK5120A电车,它们有空调,配软座,噪音更小,运行更稳,脱了线也能跑很久,以至于现在101路的司机总是迫不及待的早早的便在解放桥脱了线。而102路为了避开甸新东路小路,葛家庄车场西门封了死,102也在二环东路脱线掉头。而B103路这个孕育了全国五一劳模的线路,也成为了济南第一条进BRT站台走廊的无轨电车,引领了未来的无轨电车BRT趋势,可是很多人不知道,103进入站台的解放东路段,自从解放东路拓宽就成了电网空白区。104路电车可以全程搭线运行,但是它也表示不服,也像脱了线无忧无虑的跑,便在南辛庄西路独立线段脱了线跑。这些电车的“万千气象”,其实也是电车发展的标志,我还依稀记得那回101的彩电(LCK6123GEV)从共青团路因杆坏脱线跑回了五院停车场,试问,这种情形,在斯太尔时代,谁又能想象呢?
此外,济南还有一批LCK5180A电车,首批十台,为18米铰接空调电车。在BRT4、BRT5上全程脱线运行,上线一开始BRT7上也有(现应已全部转配BRT5),可以挂南辛庄西路的电线,可是很多时候并不挂线。这种电车辅源续航就可以达到五十公里以上,所以才敢如此“嚣张”的脱线跑。而它们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和另外90台未到货的兄弟还有25台未上线的LCK5120A一起投入到济南无轨电车BRT的运行。这批车是济南BRT中的高配,正向大宝座、数块电子显示屏,开起来安静而平稳,我总是在等候上述三条线路时特意等一等看一看有没有无轨电车坐。
题外记:自2018年电车斯太尔下线之后,我一直忘不了那特殊的电机,吱吱作响的车辆。年初听闻电车斯太尔有一车(自编号2244)未被拆解,而是存放在山东交通学院长清校区长期展览,故今年暑假,我特意乘坐301路前往长清,怀着激动的心情呼哧呼哧的跑上地铁坐一站到了园博园,一只脚刚进了交院,却不想被保安师傅拦了下来:“你有出入证吗?”“没有”“没有的不让进”“哦,现在是疫情防控还是怎么治啊?”“不是,这不暑假吗,防贼。”……第一次行动以失败告终。
开学了,正值134、531、217恢复运行之际,我这个“贼”心不死,再次前往长清,这下交通学院允许入内了,我怀着激动的心,尽管感冒嗓子有些肿痛,还是大汗淋漓的在交院 里钻来钻去,终于,我见到了熟悉而陌生的电车斯太尔。
(图:作者摄)


我隔着铁栅栏望向车里,车里还贴着古老的“禁止饮食、大声喧哗、乱扔杂物”的提示牌,挂着已经绝版的图框,里面是“电车-记忆”有关一路电车开线的老图片,铁皮座椅、浅红地板、带锈的铁管扶手依稀,仿佛昨天刚刚乘坐过。虽然车里已经积了厚厚的尘土,像是许久没有人去保养或是仅仅上去看看……
快速公交:
济南快速公交开通于2008年4月,与我同年生,而济南的第一批快速配车却生于2007年底,比我还要大一些。当时BRT1号线开通时我还不能下地走路,自然印象不大。我印象最深的是BRT4号线的鲶鱼青年铰接(NP6182G-1),它应该是我乘坐的第一条BRT线路,当时四号线就在爷爷家门口开,爷爷奶奶便带着我坐BRT到七里堡赶集,有的时候还会从和平路东口站下行坐到燕山立交桥再折回上行来,小时候时间总是花不完,而一元的优惠票价,带着空调的豪华车辆,动力强劲的MAN发动机以及凉爽的松芝空调,总是受乘客的欢迎。
而后到了上学期间,与BRT的交集便少了,那是有空闲总是待在西城省立医院附近,虽然与BRT1只隔着一座纬六路大桥,却总是觉得坐上BRT要走很远很远。直到2016年左右,十二马路修路,二路的蓝阳光(LCK6125G-2)跑上了大纬六路,我便总是要坐2路车去泉城公园玩。后来不跑纬六路改跑经七路了,我还是照旧坐二路,只是会先坐个一元的127的红长江(CJ6922)或是74的蓝东风去接驳。没想到,我不知为何改不了坐二路的习惯,就算它改回了十二马路,我还是要坐29往西绕几站去坐二路,却对家门口的空调K100路置之不理。而后,BRT-3号线延长至十二马路BRT站台,于是,BRT3便成了二路的接班车,尽管BRT3很多时候并没有二路快。
那时,正是我对济南城市飞速了解的阶段,我不再只在公园玩,而是去探索济南城。当时我探索了一个去西客站的奇葩走法,不是坐58路直达,而是59上行到经二纬十二倒BRT3再转BRT1,不出意外,那应该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坐中通铰接BRT大虫(LCK6180G-1)(我从小应该在四号线或者别的地方坐过大虫,但是早已失却了印象,更小时坐大虫会有点害怕,原因是大虫的轮毂罩像一个可怕的面具)。那时的大虫后山早已成了跷跷板,铰接棚也开始变得弯曲,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坐大虫便喜欢上了这种感觉,第二个周末又以去看看明湖大酒店拆迁情况为理由坐BRT1大虫。而后气沃(ZZ6186GN5Q1)上线我又去1号线坐气沃尝鲜。这种大虫、气沃、鲶鱼以及中通气风采、单机青年之间来回倒换的快感,一直持续到2020年初。
2020年初,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的事情提前通过网络传来了济南,还记得我刚体验完103路的新式电车(LCK5120A),回家便听到了这消息。从那天开始近半年,我再没踏上公交车半步,而这段时间又发生了很多事:例如铰接电车、豪沃电铰接等车上线。直到2020年暑假才恢复正常。2020年九月,我和同学去华山湖骑行,当时我还没有自己的自行车,骑行也得碰运气找共享单车,而从家去华山最近便的方式便是乘坐BRT6路,当时单机青年业已全军覆没,少量四门豪沃开始代替单机青年跑BRT6(当时6号线上的四门豪沃貌似没有现在如此多),而1号线上的大虫也开始逐渐转配到6号线“养老”,BRT5转配BRT1的鲶鱼BRT6也捞到一杯羹,于是BRT6也有了济南两款BRT经典车型,并几乎成为我在6号线的必等车。直到今年2月6日,我在花园路中段等BRT4,却发现BRT5的气沃已全部转配到BRT4,BRT4的鲶鱼呢?当时我的直觉是——报废了,我心里一阵咯噔,一直到家。
第二天,2月7日,一大早我便快马加鞭赶到北全福车站,放走了一辆又一辆四门、气沃、电铰......终于等来了一辆大虫6057。下行一路我坐在前面的正向小宝座上,而上行我换到了最后一排的“跷跷板”后山,最后一次体验了公交“跷跷板”。那轰鸣的、震天的响柴油机、发黄的内饰、变形的铰接棚无不显示着它的沧桑。与它几乎同期上路的LCK6112G-3、JNP6120G-3等车,也早已不知去向(两种车分别于2018年和2020年下线)......
到了全福立交桥站,我恋恋不舍的下了车,可惜由于时间原因,我没能再等到鲶鱼。
一天后,2021年2月8日,最后三台鲶鱼在BRT3号线下线;两天后,2021年2月9日,最后六台二代大虫和最后一台一代大虫6003于BRT6号线下线,6003这个运行了13年3个月的明星BRT配车,也最终没能像2244一样留下来,这是令济南人惋惜的事,而此后,再无震天响的柴油BRT......
大虫鲶鱼的下线,意味着我将进入青年,童年、少年的记忆也要远去,而我相信,我与济南公交干线的明天,一定,会更好,更好!
(本文为济南公交2021年征文落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