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2023-07-06 17:50 作者:上海肋医  | 我要投稿

俗语云:“冷在三九,热在三伏”。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一年中最为炎热的三伏天将至,三伏天也是人体的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在中医眼中,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如何“夏治”?

哪些“冬病”可以“夏治”?

“冬病夏治”需要注意些什么?

……


今天,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上海临床医学院中医科副主任陈霞博士,就来跟大家一起聊聊关于“冬病夏治”的那些事儿。


1、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的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治疗,从而提高抗病能力,达到使这些病症减轻或消失的目的。




2、“冬病”如何“夏治”? 


“三伏贴”是最常见的“冬病夏治”的疗法。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在一年中最炎热三伏天,选用一定的药物制作成贴敷膏,贴敷于人体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在三伏贴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治疗,如配合中药内服,拔罐,针灸、推拿、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等方法,实现多方位穴位刺激,加强疗效。


三伏贴疗法五次为一个疗程,隔天贴敷一次,一年共三个疗程,在头伏、中伏、末伏各进行一个疗程,总疗程三到五年




3、哪些“冬病”可以“夏治”?



1、呼吸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虚人感冒等;


2、妇科系统:

痛经、宫寒、月经不调等多种虚寒性疾病;


3、免疫系统:

风湿性关节炎、寒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



4、消化系统:

胃痛、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功能性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



5、运动系统

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



6、儿科疾病:

调节免疫、增强体质、支气管哮喘、反复咳嗽、体虚易感冒、厌食、腹泻、遗尿、消化不良、汗证等。



4、“冬病夏治”需要注意些什么?


三伏贴治疗当天,禁食生冷、油腻、过咸、辛辣食物,特别是不要喝冷饮或冰镇食品,治疗后当天最好不要冷水洗澡


中医热疗后皮肤均有灼热感,由于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要以皮肤感觉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


穴位敷贴后皮肤出现红晕属于正常现象,严重者可外涂皮肤软膏,如果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挠感染,发泡时搽过敏药膏或来医院处理。


每年三伏贴均要贴药,中途不要间断,对巩固治疗效果、增强机体功能和抗病能力非常有利。


三伏贴疗法的禁忌人群:

1、孕妇及婴儿;

2、正处经期且月经量多者;

3、强过敏体质者;

4、皮肤长有泡以及皮肤有过敏者;

5、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喘咳、关节红肿热痛等)病人;

6、肺结核活动期的患者;

7、有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精神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恶性肿瘤放化疗期等器质性疾病。



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