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北京师范大学备考分析
2023版北京师范大学备考分析
目录:
1.学院概况
2.各专业情况介绍
3.考试时间
4.考试科目介绍
5.参考书目
6.真题
7.理论备考建议
8.初试手绘准备
9.复试情况介绍(复试内容,复试成绩算法,复试安排)
10.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11.学校课程设置
12.入学后学费、年限
13.是否转户口档案
14.是否有出国交换机会或项目资源
15.是否有博士点
16.部分导师介绍
01
学院概况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于2021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成立。
未来设计学院以北京师范大学现有优势学科为基础,根植于艺术、科技、教育的交叉领域,开展在人文、艺术、设计、科技、社科等领域的研究和广泛的跨界合作,以及研究、教育、实践一体化,形成以学科互补、问题驱动、项目导向为特色的教学,设立设计与未来生产、生活方式,艺术与科技,设计与教育三个研究方向,培养具有精确专业素养、专业前沿视野、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人文理念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设计行业的探索性发展提供先驱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引入国际设计与创新学科的最新理念与模式,汇聚跨行业的实践、研究和教育优秀人才,构建基于平等、独立和包容的核心价值观。
崇尚跨界创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通过与社区互动推动本地进步是未来设计学院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学院致力于创建一个兼具行业使命和时代特点,全球视野和本土特色的研究型、复合型世界一流教育体系。
02
各专业情况介绍
135108 艺术设计
01艺术设计(珠海)
1、服务设计
2、数字媒体艺术
3、设计教育
02应用艺术设计(珠海)
1、服务设计
2、数字媒体艺术
3、设计教育
服务设计方向(全日制、非全日制)
本方向面向未来生产、生活方式及未来社会形态的综合性设计。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创新工具将理性的设计思维和感性的艺术认知进行综合并提供切实的解决思路;培养学生能够融合微观与宏观视角,充分激发成为未来服务设计行业领军人才的创新潜能。
数字媒体艺术方向(全日制、非全日制)
本方向基于科技为艺术设计领域带来的全面拓展,对涉及数字媒体艺术、多媒体设计、交互设计、人工智能可视化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前沿方向进行概念性探索与实践。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数字化艺术的语言特点、内容生产方式和基本运行流程,掌握技术革命时代应具有的跨学科创作方法。学生将能够综合运用跨学科方法,创造在艺术语言、交互体验、媒介材料及内容生产方式等方面体现数字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
设计教育方向(全日制、非全日制)
本方向面向设计专业教学及未来设计教育发展方向研究。本方向面向设计学科的教育规律研究,青少年“设计思维”、中小学“美育教育”以及教育场景(校园、教室、桌椅、教具、服装及其他教育产品或服务)的设计。本方向研究体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优势,突出师范类院校特色,开创设计跨学科教育的新方向,探讨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03
考试时间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04
考试科目介绍
135108 艺术设计/02应用艺术设计(珠海)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③721艺术原理
④837艺术设计策划与创意
05
参考书目
721艺术原理
1.《艺术理论教程》,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3.《艺术学概论》,彭吉象主编
06
理论真题

07
理论备考建议
前期:可以以理解记忆为主,需要把基础知识都过一遍,根据真题考察的侧重点进行全面复习,不要放过任何一处重要的细节,对于书上介绍得不够详细的内容,一定要通过公众号、论文等渠道及时补充相关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中期:对基础知识全方位的总结完毕之后,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背诵记忆,最基础的知识一定要烂熟于心。同时,学习论述题写作可以从知网下载相关论文进行学习,一些好的论点论据也可以摘录下来作为自己的素材。
后期:冲刺阶段,通过列框架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做到针对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写出500字左右的简述。考前一定要进行多次模拟练习,调整版面排布和时间安排。
08
手绘备考建议
练习手绘时一定要注重基础的牢固,要打牢基础,增强意识,注重积累,这样在遇到不同类型的题目时都能够应对自如。
前期一定要从最基础的透视、线条练起,了解原理。
另外,一定要注重积累,每天要抽出时间来看一些好的作品,上behance、Pinterest等网站,看到好的作品要仔细研究积累。
手绘一定要每天坚持练习,可以每天练习一个小时左右,自己命题,画三至四天,每天至少一定要画出一套甚至两套完整作品可以达到考试的基本要求。
速度应该更快,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要求。
09
复试情况介绍
复试内容
面试,命题设计。
复试安排
(以2021年为例)
1.阅读教育部、学校及学部院系相关文件和通知,了解复试安排和要求。
考生须认真阅读学校及学部院系相关通知,学习《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复试安排和要求。受疫情影响,2021年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中规定的复试笔试内容将通过面试进行考察。
2.做好网络远程复试软硬件等准备和测试。
考生提前准备好网络远程复试所需软硬件等,并按学部院系规定的时间配合完成网络远程复试模拟测试,确保设备功能、复试环境等满足学校要求。如确有困难,及时与报考学部院系沟通。
(1)良好稳定的网络环境,建议有线网络、Wi-Fi、4G或5G中准备2种及以上,优先使用有线网络。
(2)安静、独立、可封闭的空间,灯光明亮,不逆光。
(3)支持“双机位”模式的软硬件,包括2部带摄像头的设备,支持高清视频通话的电脑或智能手机均可。第一机位设备摆放于考生正面,用于登录北京师范大学网络远程复试平台,尽量使用电脑;第二机位设备摆放于考生侧后方45°,安装视频会议软件,保证视频呈现考生腰部及以上部位和第一机位的屏幕图像,可使用电脑或手机。电脑操作系统建议为 Windows8 及以上版本,提前下载安装 Chrome 浏览器最新版。不开启任何无关程序。确保设备电量充足。
(4)考生复试时正对第一机位摄像头,坐姿端正,保证视频呈现清晰的面部和双手图像。不化浓妆,不戴饰品,头发不得遮挡面部,露出双耳。复试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网络远程复试平台将采集考生图像信息用于身份识别。
3.复试期间将进行资格审查。考生在复试前须通过北京师范大学招生管理系统向报考学部院系提交以下材料原件的扫描件或照片,复印件于新生报到时提交至学部院系留存: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正反面)
(2)毕业证书和成绩单
已获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须提交毕业证书,及由档案所在部门或本科就读学校教务部门盖红章的本科成绩单。
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完整注册后的学生证(每一页均需提交)和由就读学校教务部门盖红章的本科成绩单。
同等学力考生须提交:①由档案所在部门或本科就读学校教务部门盖红章的本科成绩单,②已获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生须提交大专毕业证书,③报考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还需提供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未通过教育部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须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须提供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教育硕士(教育管理领域)、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考生须提供由工作单位加盖公章的工作简历和工作时间的证明。
(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须提供《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5)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须提供《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6)本人签字的《诚信复试承诺书》。
(7)报考学部院系要求的其他材料。
不论是否录取,所交材料(含成绩单)一律不予退还。
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4.缴纳复试费。考生在复试前通过北京师范大学招生管理系统缴纳复试费100元。缴费后因考生本人原因未参加复试者,已缴纳的复试费不予退还。已经缴纳复试费的考生,参加校内调剂复试不再重复缴费。
5.3月中下旬开展复试。由学部院系公布具体复试时间,考生按照学部院系相关要求参加复试。
6.复试全程录音录像,保存时间为1年。复试过程中运用“人脸识别”、“人证识别”技术,综合比对考生与“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库”中信息,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复试过程中落实“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三随机工作机制,确保公平公正。
7.体检将在新生入学报到时进行,体检合格者方可取得入学资格。
10
复试常见问题
1)自我介绍
必问问题。通常都是第一个部分,非常重要!无论使用哪种语言做自我介绍,一定要准备得足够充分,背得足够熟练。回答的重点,涉及本科学校、专业,本科学习情况和毕业论文方向等。
2)你为什么考我们这个学校/专业?
基本上是必问的问题。在回答的时候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爱好、能力,以及学校的实力等方面去回答。跨考的同学可以侧重自己的兴趣,要让导师感受到你确实对这个专业足够热爱,有深造的兴趣。
3)对考研专业的兴趣是什么?
需要同学们对报考专业有一些深入了解,能说出几个你对这个专业最感兴趣的地方,讲解的内容要有一定深度。也可以针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提前做功课,进行回答。
4)你看过哪些专业书?
这个问题,老师的用意在试探你“是不是考研就背了几本参考书,就考了高分?”在这个问题上回答要认真,将回答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最好能梳理一些这些书对你的影响的部分。如果对这方面不够了解,要如实回答,避免被追问后答不出来的场面。
5)有什么喜欢的设计师?
需要在平时的准备中了解一些你专业方向有名的设计师,对他们的研究领域做一些了解,不能只是单纯地回答名字,要根据设计师的成就,说明你喜欢的原因、表达一些理念。
6)你对研究生阶段有什么规划吗?
结合你的专业方向、兴趣爱好做一个研究方向的计划,包括你对这个研究方向有什么样的目标、你为此和即将为此做出什么样的努力,结合学校的课程,整理出一个规划的大体内容。
7)你觉得你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优点和缺点回答的本质都是为了证明你适合做这个专业方向的研究,所以回答优点的时候要尽量结合专业方向回答,缺点的时候尽量绕开对你这个专业来说比较致命的问题。
8)请简单聊聊你的毕业设计
主要是针对本专业学生,为了考察专业能力的问题,要言之有物,回答的时候尽量侧重为什么做这个选题,选题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中间运用到的专业能力等方面,能让导师了解你的专业能力。
11
学硕与专硕的区别
全日制采用学期课形式。
非全日制为模块式教学,周末集中线下授课,其他时间补充线上辅导教学。
12
入学后学费、年限
学费标准: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全日制5.5万元/生/学年,非全日制9.6万元/生/学年。
修业年限:
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为三年制,均授予艺术硕士学位(专业型)。
13
是否转户口档案
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的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须将人事档案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自愿选择是否将户口迁入北京师范大学(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毕业时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的人事档案、户口均不迁入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必须回定向单位就业。
14
是否有出国交换机会或项目资源
北师大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在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领域每年选拔约150名研究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或进行联合培养。在读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未来设计学院计划开设1+1、2+0等模式的联合培养国际项目及小学期国际交流项目。
学生在读书期间将加入由企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共同成立的实验室学习,拥有在互联网知名企业、设计事务所、美术馆等企业或机构实习的机会。
15
是否有博士点
无。
16
部分导师介绍
高鹏
院长、博士学位,伦敦艺术大学博士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博士后
龚嘉伟
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李琦
教授,博士生导师
谭平
教授
许平
教授
王敏
教授,博导
苏磊
副教授,博士
童慧明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周博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 , 博士
朱青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