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十而已,信智依然 | 田溯宁:写在亚信30华诞

2023-04-17 21:04 作者:亚信安全  | 我要投稿
1993年4月17日,我和丁健等几位留美学生在德克萨斯创立了AsiaInfo(亚信),如今正好30周年。


图:亚信初期骨干人员合影


《论语》讲“三十而立”。

对于人生来说,三十岁既意味着触摸到青春的峰值,也代表着爬上了成熟的阶梯。而对于企业来说,自从诞生之日起,每一天,都要面对着各类复杂环境的交织。外部环境风云变幻、技术潮流日新月异,使命能否坚守?战略是否得当?经营是否科学?服务是否到位?……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企业生死攸关的胜负手。在ICT这个瞬息万变的领域,尤为如此。很幸运,亚信不无惊险地走过了30年,发展成为一家有一定积淀和规模的企业。30年来,我们始终坚守为国谋兴的初心,与中国式现代化同频共振;30年来,我们始终坚定科技创新的理念,拥抱一切新的技术手段,为客户增益;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经营的道路,汲汲以求、骎骎日上,企业经营日新月异。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政府“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引发全球信息建设狂飙。彼时,我正在德克萨斯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我意识到,信息技术必将给经济社会乃至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中国不应当在这个领域输在起跑线上”,怀着这样朴素的意识,我与丁健等于1993年4月17日,创立了AsiaInfo(亚信),并于同年在《光明日报》发表了《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阐述了对信息产业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关联。



图:田溯宁、丁健与时任驻美大使李道豫先生等交流

随后, 我们先后承建了中国第一个商业化Internet骨干网——ChinaNet,以及多个国家骨干网建设工程。当64K上网线路开通那一刻,我们对中国互联网及由其开启的波澜壮阔的未来30年满怀憧憬。我们兑现了“把互联网带回祖国”的承诺,因此被业界誉为“中国互联网建筑师”。



图:亚信科技员工在骨干网前合影


三十年来,移动通信作为一项基础设施,经历了从1G到5G的升级迭代,不仅方便了人们的交流,更引领和推动了从“通信”到“消费互联网”,再到产业互联网的时代更迭。中国的通信运营商从诞生之日起,就格外注重综合运用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术,服务用户和社会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亚信从未缺席。1997年,亚信以自主研发打破了国际厂商垄断,为中国的通信运营商提供BSS、OSS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填补了中国通信行业的空白。多年来,在通信运营商市场,我们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仍为国内10亿多通信用户提供着优质的支撑服务。


2014年,我一直在思考——下一个十年世界会如何发展?亚信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认为,互联网进入中国20年后,在个人消费领域得到了充分发展,它的下半场重心一定在企业级市场,未来20年互联网将扛起改变垂直行业、重塑社会发展形态的重任,于是提出“产业互联网”概念。这一阶段,亚信聚焦大型企业服务市场,开创性地推出DSaaS数字化运营业务,并逐步从通信行业向广电、交通、能源、金融、邮政等多个行业发力。


随着网络与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上升到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领土安全等并驾齐驱的战略高度,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天四个疆域之外的国家“第五疆域”。亚信的角色要从建网变成守护这张网,让这张网坚强、可靠、可信赖,因为未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所有的一切都要依赖万物连接的网络。亚信安全秉承了“护航产业互联”的使命,和“安全数字世界”的愿景,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站在亚信三十而立的节点上,感慨良多。从德克萨斯到北京,从纳斯达克到港交所,我们让“中国软件影响世界”的产业报国心生根发芽。从搭建第一张国家级骨干网到面向政企客户提供“数智化全栈服务”,我们不断打造“产品与服务双优质”的典范。从服务通信行业到赋能百行千业,我们踏着产业数智化转型的节拍拾级而上。时下,全球经济发展遭遇“寒流”,但我始终认为,寒冷的冬天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竞争力的好物种。经过多年的历练,亚信的“信”已不仅是“信息”,更是“信念”、“信心”、“信赖”。三十而立,我们正值壮年, 成熟是我们前行的气质。三十而已,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脚下这片热土永远是我们事业枝繁叶茂的根基!“信”智依然。我们这个集体蕴藏着无限潜力,让我们紧紧抓住产业数智化的机会,昂首阔步走向下一个30年!


三十而已,信智依然 | 田溯宁:写在亚信30华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