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第五章翻译

2022-09-21 13:33 作者:子燊08  | 我要投稿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l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王弼: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天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

译文:天地自然发展,无所作为不主动造物,万物能够相互协调治理,所以无所谓仁不仁爱。仁爱必然会去人为造物,设立法度,施惠教化,这些都是有所作为,同时也会有所偏好或厌恶。一旦有所作为,那么事物就会失去它的纯朴本真。一旦有所偏好或厌恶,那么事物就无法完全续存下来。一部分事物必然无法续存,那么整体就无法保持完备。天地没有为野兽种植草料,但野兽却能以草为食;天地也没有为人类畜养狗类,但人类却能以狗为食。天地对万物无所作为,然而万物却能各尽其用途,显然这不是供养。如果由万物自己来建立施惠,肯定是无法胜任的。


l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王弼: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

译文:圣人与天地都有相同的德行,所以百姓之于圣人,如同草狗之于天地。


l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王弼:橐,排橐也。龠,乐龠也。橐龠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天地之中,荡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穷,犹若橐龠也。

译文:橐,是风箱。龠,是一种乐器。橐龠之间都空间,没有性情且无所作为,正因为这种虚无所以不会穷尽,一旦运动起来就不会停止。天地之间的虚无空间,浩荡且自然,因为无法获取所以不会穷尽,就像橐龠一样。


l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王弼:愈为之则愈失之矣。物树其恶慧,事错其言,不慧不济,不言不理,必穷之数也。橐龠而守数中,则无穷尽。弃己任物,则莫不理。若橐龠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共吹者之求也。

译文:越是人为干预就越会失去。万物因智慧而成立,事情因言辞而错乱,由于对物施了惠,对事设了言,因而使得事物无施惠则不成,无名言则不治,这必然会穷尽命数而亡。橐龠因为守住了虚无空间,所以能无穷无尽。放弃人为干预,让事物随大道自然发展,就不会得不到治理。如果橐龠自己发出声音来,那肯定无法满足演奏者的要求。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第五章翻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