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观评论(03)】极端性别之杂谈与宏观科幻(上)

2023-04-03 22:57 作者:一三五杂谈社  | 我要投稿


以书籍评论为主,偶尔掺杂其他内容的完全业余评论,评论内容取决于我最近拿什么东西来消磨时间。

懒得翻书,打开豆瓣评论页就能写。

没有客观,全是主观。

打了上课铃就停笔,没写完的下次写。

————

这里是找不到写了一半的稿子感到崩溃的半个一五七……刚刚好,我本次要探讨的内容也是充满了我负面情绪的产物。

这么说吧,上个星期的某几天我心情非常之糟糕,尽管身边没人招惹了我,纯纯是我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看完了一本科幻经典,开开心心地点开某瓣去找书评,然后我看到了这些言论:“yan女”“男性中心主义”“莫名其妙,写的真无聊”,这种高高在上和蔑视一切的口吻,以及下面的回复“哇,从来没有找到过这个角度”的附和,我顿时火冒三丈。

群友曾对我说过:“对激女还是宽容一些,她们是受过伤才像刺猬一样极端的。”我保持了沉默,阿B男权多,某瓣多激女,在我看来都不咋样。

但是那时,我真正感到了冒犯,我一点都不想宽容她们!在洗澡时,我尽可能地用我能想到的词汇臭骂写出这种垃圾书评的混蛋,同时痛恨平时的用语过于文明,以至于只能呜呜地哭嚎。

某群友宽慰我:“你觉得她们是真的拿女性主义去探讨小说内容,还是扯了大皮打人搏流量的?正常人不太可能对一本科幻经典破口大骂吧?”

是后者啊!亏我在几天里,在愤怒中疯狂反思自己是不是厌女,原来这些人写书评都不是真心的吗?

惭愧!

是的,我还记得,我看的那本书名为《索拉里斯星》,出版于20世纪50纪年代。这本书的情节非常简单,人类在冲出太阳系后发现了一个外星生物,它是一颗行星上的一片大海,每天都在进行无限的变形。有各种证据证明这片海洋有着极高的智慧,但是它从未理会过人们的呼唤,针对它建立的学科也没有得出任何有用的成果。人们绝望的发现,他们在索拉里斯星面前,在整个宇宙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在未知的智慧面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人类中心主义更是可笑至极。

书里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工具人,显得脾气古怪、毫无章法,男的科学家,女的情人,形象相当单薄。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者对于海洋变幻的描写和对索拉里斯学的虚构显得极为多彩、真实,就好像那些人类只是海洋和它的学科的陪衬一般。

让我们回到让我气得冒烟的评价,“yan女”“男性中心主义”。这些形容词到底是从哪里得出来的呢?从上野千鹤子和伏波娃的书里吗?如果把书里面最精彩的内容删掉,留下狗屁的男科学家和女人,这些工具的确是充满了上个世纪的性别刻板印象。某些女士们说,看到这些刻板印象真是令人作呕,而辩护者们则反驳道:“你把他们换成什么人,都不会影响最核心的思想表达,请不要因为这些边角料的失误而忽视了作品真正的价值——对人类整体命运与宇宙的关切。”

很好,大刘在面对性别歧视的指控时,也是这样疑惑地回答的。目前他和《三体》已经成为了激女的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一个问题,充满性别偏见的工具人角色是否是否定一个宏观科幻的充分理由呢?

首先,我需要对这里的宏观科幻做出解释。就我狭隘的见识来看,宏观科幻是以克拉克、莱姆还有大家都懂的大刘为代表的科幻形式(黄金时代的科幻),它以人类和宇宙的关系、人类的命运为探讨的主题,注重创新性和幻想,忽视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精彩程度,通常显得晦涩枯燥。

很遗憾的是,我对女性主义基本没有什么了解(看到那个垃圾书评后,尽管我知道理智上不应该牵连,但是我是不会去了解了),所以只能简单推理一下。一个作家笔下的角色反映了ta的价值观和性别观,一个男作家,笔下的主要角色基本上都是男性,女性形象很是单薄,这说明他脑子里装了很多性别偏见,这样的作家写的书,当然会让新时代解放的女性怒不可遏了,也就应当把这种书扔掉,不管里面写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我必须指出的是,这种观点是高度性别化的,是把性别观放在了至高的位置。当然,这种性别观不能说得上是有错。

接下来我就要为宏观科幻说话了。和里面塞着的性别刻板印象不同,这种类型的科幻是高度去性别化的。这和宏观科幻在作者脑子里的形态有关,关于这点,大刘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没有喜欢的角色,都是工具人”“无所谓”,反正主是不在乎。

但是,为了脑子里没有这套系统的人能理解,我还是要讲解一下,一个宏观科幻故事到底是怎么在作家的脑子里构想出来的。

很可惜的是,现在我不能说,因为这片稿子快2000字了,如果把这段也写上几千字,我晚上就别睡了。

很抱歉,周五见了!

 


【主观评论(03)】极端性别之杂谈与宏观科幻(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