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雪豹日】雪豹“斯蒂文·豹”的一生
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在制作完《中国动物园的兔狲故事1959-2022》视频后,我也陆续查阅了一些中国动物园的雪豹往事。其中最令人唏嘘的,就是雪豹“斯蒂文”了。它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获得过大量北京市民关注,但如今在网络上只剩下破碎记忆。它的故事,仿佛中国雪豹保护的过去之缩影。因此我想在世界雪豹日这天,带大家知晓它幸与不幸的一生。

1994年6月,一只正在育幼的雪豹妈妈在西藏曲水县被人猎杀,几只不足三周大幼崽被四散倒卖,其中一只被带到拉萨的一家旅店出售。美国游客斯蒂文在入住旅店时看到了这只雪豹幼崽,作为动保主义者的他很快认出了这只濒危动物。在上前询问时,出售者粗暴回答:“要买就买,不买就算,少说废话。”斯蒂文担心幼崽安危,只能先买下了它。此后经多方奔走联系,终于在西藏林业厅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协调下,将小雪豹送往位于北京大兴的濒危动物驯养繁育中心(后简称:濒危动物中心)。
1994年7月3日,斯蒂文陪着西藏林业公安人员将小雪豹护送到北京,随后就得启程回国了。但他仍对小雪豹放心不下,因此委托驻京工作的一位法国友人陆合小姐代他常去探望小雪豹。为了感谢斯蒂文的热心救助,这只雪豹幼崽被起名为“斯蒂文·豹”。

雪豹“斯蒂文”刚来北京时还未满月,体质很弱、患有消化不良性腹泻。由于北京正值盛夏,工作人员担心突然的环境变化会危及幼崽生命,因此将它放在装有空调的笼舍中。幼崽的护理由陶玉静负责。从奶瓶喂奶到饲喂活兔,陶玉静将“斯蒂文”从小猫一手拉扯大,期间她也发表了2篇杂志文章与1篇期刊论文,向公众分享她饲养“斯蒂文”的故事与经验。
“斯蒂文”小时候完全将陶玉静当作自己的妈妈。天气好时陶玉静会带“斯蒂文”到室外自由活动。有时候“斯蒂文”高兴跑远了,回头看不见陶玉静时,便会左顾右盼,凄凄惨惨嗷嗷叫。自由活动时的它喜欢在树林里伏击行人。尤其是看到穿裙子的姑娘,仿佛吃了兴奋剂一样围着人家姑娘来回转。
随着“斯蒂文”长大,1996年4月濒危动物中心为它修建了一个近400平米的新饲养场。新笼舍模拟自然环境,设有洞穴、假山、水池,种有桑、柳、柏树和黄杨。 “斯蒂文”有每周吃一只活兔的习惯,但搬到更大场地后,捕捉活兔成了问题。在第一只活兔被放进场地后,“斯蒂文”很快开始上蹿下跳捉兔子。但大战几个回合,兔子都灵活躲过了雪豹追击。饲养员接连观察了两个小时,“斯蒂文”都没能捉到兔子,反而把自己累得卧地上喘着粗气和兔子对峙。第二天早上饲养员没看着兔子踪影,但又没找到兔子残骸,寻了好久才在柏树和墙夹缝中发现一身泥泞的活兔子,而“斯蒂文”此时正津津有味吃着早餐牛肉,完全无视了兔子的存在。此后经过三周的锻炼,雪豹的捕兔子成功率才有了明显增加。
六七月份的北京,白天气温超过30度,“斯蒂文”在早上经常把自己泡在水池里,只露个脑袋。看到饲养员过来才爬出来“打招呼“,冷不丁抖一抖身子把水甩饲养员一身,然后回头接着泡澡。但泡澡一般只在早上,白天其他时间它则会趴在洞里或者树荫下避暑。

同在濒危动物中心工作的郭耕是“自然之友”的成员,关注环保宣传的他联系《北京青年报》对雪豹“斯蒂文”进行了持续跟踪报道,引起当时北京市民的一波关注热潮。为了让“斯蒂文”获得更大活动空间,《北京青年报》慨然捐赠15万元认养了这只被戏称为“北京青年豹”的雪山精灵。
1997年,“斯蒂文”进入性成熟期,大家开始忙着给它找媳妇,《北京青年报》为此刊登了大篇幅征婚启事。一位民间环保人士听濒危动物中心讲,只要有10万元,就能给“斯蒂文”娶到媳妇,这位热心人很快筹措到了这笔钱,但无奈这笔钱并没能用于“斯蒂文”的婚事。后几经努力“斯蒂文”也没能在国内找到对象。
早先提到常来看望“斯蒂文”的法国友人陆合小姐也非常操心“斯蒂文”找对象这件事,经她四处联系寻寻觅觅,最终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际自然保护基金会以及北美雪豹基金会做媒,联系到了一家美国动物园愿意送来一只8岁母豹。虽说年纪相比3岁半的“斯蒂文”大了些,但已弥足珍贵。然而由于濒危动物出入境手续很难办理,这只母豹迟迟无法拿到“护照”。
这一等就到了1998年春天,没能等到对象的“斯蒂文”却突然双目失明,听力也严重衰退。突发疾病刚开始被认为是眼部寄生虫所致,也有专家认为可能与食物中牛黄酸缺乏有关。据郭耕介绍,当时主要给 “斯蒂文”喂肉,饲养没有考虑到雪豹需要的微量元素补充。后来经中外专家会诊,又认为可能是由更深层的脑部疾病引起。但无论如何,此后“斯蒂文”无法奔跑跳跃,只能探着前爪慢慢前行,对旁人的呼唤也不见有什么反应,每到夜里便发出无助而烦躁的哀嚎。

为了挽救“斯蒂文”,濒危动物中心1999年初终于从北京动物园引进了一只比它小两岁的雌性雪豹“宁宁”。关于这只雪豹的身世网上并未见明确记载,但高概率应是1996年北京动物园繁育的雪豹之一。宁宁的父母来自吉尔吉斯斯坦,是一对被遗弃的野生雪豹兄妹,1992年作为国礼被送予中国,从此在北动安家并至少三次产下幼崽。宁宁应是1996年第二次繁育的成果。


宁宁来到濒危动物中心后,工作人员选择了良辰吉日为它们合笼,当时人们评论该行为类似民间“冲喜”。但这两只同是人工饲育长大的雪豹完全没有来电,相互不理不睬,没有任何发情表现。不久后,宁宁被诊断出佝偻症,并且在诊治过程中由于对麻醉药不适而意外身亡。
“幼年失母,青年失明,中年丧妻”,这是当时人们对“斯蒂文”一生的总结。2000年9月12日,命运多舛的“斯蒂文·豹”最终也未能战胜病魔,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6岁。千禧年后,有关濒危动物驯养繁育中心的报道越来越少。2001年8月,在该中心东胡林分场附近,建起了一座新动物园,叫做北京野生动物园。
以上便是雪豹“斯蒂文”的一生。用现在的话讲,它的故事要素齐全,有物种偷猎、有跨省救助、有人工育幼、有国际合作、有饲养事故,也有几经坎坷最终实现的国内动物园物种交流,虽然这最后也化为一场悲剧。历史是螺旋向前的,并非一直上升而是起起伏伏。当我们站在20年后回望这段历史,其中很多悲剧已能避免,但也有诸多遗憾仍存于国内动物园与整个行业中。
感谢本文素材的来源作者们,以及为“斯蒂文”而努力/奔波过的人们。由于本人能找到的资料有限,希望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们能分享更多有关“斯蒂文”的故事与影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愿“斯蒂文”的悲剧一生不再上演。
参考文献:
1. 我饲养的小雪豹,陶玉静,大自然杂志,1995年第5期
2. 雪豹“斯蒂文”的故事,陶玉静,大自然杂志,1997年第2期
3. 人工救护和饲养野生幼雪豹观察报告,陶玉静&陈辉,动物学杂志,1997 32(6)
4. 三十年中国雪豹保护回顾,温波,中国发展简报 2022年9月14日文
5. 斯蒂文的故事,余夫,2000年(文章源地址已失效)
6. 北京动物园百年纪念1996-2006,吴兆铮等人,2006
7. 小雪豹的三个“母亲”,黄世强,大自然杂志,199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