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常识午餐】
1. (单选)( )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功能,促使统一大市场的各个地区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使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得到具体落实。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风险机制
【答案】B
【三级知识点】经济-微观经济-市场机制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机制知识。
第二步,供求机制是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供求关系受价格和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而供求关系的变动,又能引起价格的变动和竞争的开展。供求机制的直接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调节总量平衡。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从而吸收更多的投资;供过于求时,一部分商品的价值得不到实现,迫使部分滞销企业压缩或退出生产。第二,调节结构平衡。供求机制通过“看不见的手”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合理转移,导致经济结构的平衡运动。第三,调节地区之间的平衡。它促使统一大市场的各个地区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使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得到具体落实。第四,调节时间上的平衡,它促使部分劳动者从事跨季节、跨时令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温室种植、跨季节仓储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需求,缓解了供求矛盾。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供求关系变化;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又反过来引起价格的变动。A项错误。
C项:竞争机制是商品经济活动中优胜劣汰的手段和方法。它存在于市场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以及买者和卖者之间; 存在于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与劳动者之间,促进竞争者争夺有利的市场,力求创新,降低成本,获取超额利润;存在于不同部门之间,促进竞争者抢占有利的投资市场、投资条件,形成社会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它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各利益主体的能动性。C项错误。
D项:风险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基础机制。在市场经营中,任何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中都会面临着盈利、亏损和破产的风险。价格机制能影响风险机制,价格涨落能推动企业敢冒风险,去追逐利润。D项错误。
2. (单选)“春种田园皆万物,秋收遍地是黄金。”这句俗语蕴含了哪种经济学原理:
A.“经济加总”
B.“收入分配”
C.“自给自足”
D.“流动偏好”
【答案】A
【三级知识点】经济-宏观经济-经济学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
第二步,“春种田园皆万物,秋收遍地是黄金。”这是说春天播种各种农作物种子,秋天可收获各种值钱的农作物。根据收获的这些农作物的价值,也就可以计算出农业创造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加总”是人们用以描述某些经济生活的一个简单的抽象。例如,总产出就是一个经济加总的概念。比方说一定数量的香蕉、上衣、钢铁等等各不相同的东西无法直接加总,但是在市场上都值一定数量的钱,于是,通过货币就可以把物质形态不同的产品的产量都还原为一定的市场价值从而加总。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收入分配是企业资本的提供者对收益总额进行的分割,它主要是以企业的税息前利润(即利息、所得税和净利润)为对象在各利益主体间进行的分割。收益分配的构成,广义上是企业收入的分配;狭义上是税后利润的分配。B项排除。
C项:“自给自足”在经济上就是自然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C项排除。
D项:“流动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其目的在于说明利息率对投资量的影响,进而决定就业量这一中心问题。流动偏好用曲线表示则为货币需求曲线,在图形上呈向右下方倾斜状至流动性陷阱的起点。D项排除。
3. (单选)政府的所有活动都要尽可能地开辟公众参与的渠道,其最终成果也要接受公众的检验,这主要体现出政府组织具有下列哪项特征:
A.公共性
B.强制性
C.普遍性
D.执行性
【答案】A
【三级知识点】管理-行政管理-行政组织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知识。
第二步,现代政府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在于:首先,它的公共性。即政府的权力的行使必须要服从和服务于公共利益,政府的所有活动都要尽可能的开辟公众参与的渠道,其最终成果也要接受公众的检验。其次,合法性或权威性。即政府权力的取得和行使必须要具有正当性,要得到人民的认可,要符合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
因此,选择A选项。
4. (单选)该由政府管的事没有管或没有管好,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薄弱,这属于下列哪种行政职能不完善类型的具体表现:
A.职能越位
B.职能错位
C.职能缺位
D.职能交叉
【答案】C
【三级知识点】管理-行政管理-政府职能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政府职能知识。
第二步,政府职能缺位,主要是指本来应当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该由政府管的事没有管或没有管好,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薄弱,属于职能缺位。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职能越位,主要是指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情,直接包揽了本来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的纯粹私人产品的生产供应,以及可以由政府、企业,非政府公共组织共同参与的混合性公共物品的生产。A项错误。
B项:职能错位,是指政府内部发生的职能混乱现象,即你干我的事,我越你的权,互相打乱仗。B项错误。
D项:职能交叉,是指政府部门在行政职责上有冲突。对于同一件事,多个部门具有管辖权,因而相互推诿、职责不清等问题经常发生。D项错误。
5. (单选)毛泽东同志在下列哪次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思想: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新政协会议
【答案】B
【三级知识点】政治-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知识。
第二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毛泽东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从此,党开始把创建人民武装、领导军事斗争作为工作的重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成为党创建和掌握自己的人民武装力量进行斗争的行动口号。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中共三大于1923年在广州召开,中心议题是讨论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问题,此次大会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案。A项错误。
C项: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此次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项错误。
D项:新政协会议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1月30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23个单位的代表共134人。当时,为了区别1946年1月召开的“旧政协”,遂把即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为“新政协”。D项错误。
6. (单选)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A.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依据
D.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依据
【答案】D
【三级知识点】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唯物辩证法指出“与万物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意志论是主张意志高于理性并且是宇宙的本质或本体的哲学学说。特点是公开拒绝科学,宣扬神秘主义。把意志自由和道德现象看作不受客观规律和社会环境制约的东西,用意志自由来解释宇宙和人生的各种问题。题干中,第一种观点强调了“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既尊重了客观规律,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此观点为属于唯意志论。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①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等。
②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叫唯心史观,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
③机械唯物主义一般指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④主观唯心主义提出某主体的心灵,如其感觉、经验、意识、观念和或意志等是世界中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