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福州博医汇张婷婷解说夏季腹泻如何应对

2023-07-21 14:59 作者:鲜手道  | 我要投稿

夏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很多人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起病多急骤,严重者每日排便次数可超过10次,便稀薄且多,常伴有腹部绞痛,严重时还会发生电解质紊乱、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等。那么,当我们不小心遭遇夏季腹泻时,该怎么办?一起跟着福州博医汇张婷婷中医学起来吧。



中医有“无湿不成泻”之说,夏季腹泻,当然更离不开一个“湿”字。 《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素问》:“湿盛则濡泄”。


夏季泄泻原因:

1、感受外邪:《黄帝内经·素问》指出:“长夏善病洞泄寒中”,《说文》谓“洞”乃“疾流”。“洞者,食不化,下嗌而出。”夏季天气炎热而潮湿,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暴雨频发的季节,湿、热、暑、寒邪气错杂而至,夏季泄泻的病邪入侵以湿邪为主,夹杂着寒、暑、热等病邪,导致肠胃功能失调。


此外,脾脏喜燥而恶湿,湿邪入侵则最容易困遏脾阳,从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导致泄泻。寒邪或者暑邪亦能“直中”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2、饮食所伤:进入夏季,由于气温升高和日照时间延长,大家免不了在晚上三五好友把酒言欢,啤酒和烤串成了夏季“标配”,然而骤然的生冷饮品摄入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会严重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


此外,夏日的天气炎热而潮湿,给细菌病毒的滋生提供了适宜条件,食物极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而导致人们食用后感染机会增多,所以饮食不节和饮食不洁也是导致夏季泄泻的重要因素。


《景岳全书》中有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泄痢作矣。”


脾胃为仓廪之官,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过食生冷,易致寒湿阻滞;过食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易致呆胃滞脾,湿热内蕴;误食不洁食物,易致肠胃损伤,皆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传导失司,升降失调,水谷停滞而导致泄泻。


3、情志失调:夏季是自然界中阳气极旺盛的季节,而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所以夏季也是人体阳气极旺盛的时候。


中医理论认为“肝为阳脏,喜调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人体阳气旺盛导致肝阳易上亢,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而肝脾相互影响,相互传变。《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气过盛,可克伤脾土,脾胃受制,运化失常,或忧思气结,脾运阻滞,均致水谷不化,下趋肠道为泄泻。


4、脾胃虚弱:夏天,虽然身体感觉很热,但其实中焦虚寒,“热在表而寒在里”也。《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故脾虚乃泄泻发病之关键所在,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因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一些缓解腹泻的穴位推拿:

穴位推拿调养泄泻的主要病变位置在脾胃和大肠,所以推拿手法主要以健脾和胃、温化寒湿为主,穴位主要选取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任脉穴位为主。


▋揉腹“腹部乃人体的第二大脑,是精气五神之府、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泉”,腹居人体中部,是联结上下的枢纽,为全身经脉汇聚之所。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任脉、带脉、冲脉、足厥阴肝经皆循行于此,故揉腹可推动全身经气运行,使郁结的气血得以疏通,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操作时,逆时针掌揉上腹部,顺时针掌揉脐周及下腹部,共约5分钟左右。本法主在健脾和胃,涩肠止泻。


▋点揉天枢、足三里天枢和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天枢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募穴,可调理肠腑而止泻。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合治腑病”,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生发胃气。


天枢: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左右各一穴。以拇指、食指两指点揉两侧天枢穴,各约2分钟左右。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用拇指按揉两侧足三里,各2分钟。

▋按揉中脘中脘属任脉。中脘穴深部为胃幽门部所在处,故按揉中脘穴可以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中脘:位于上腹部,脐上4寸,前正中线上。以中指点揉中脘穴,约2分钟。


▋指振关元关元属任脉。是小肠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全身。故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同时指振关元可以激发阳气,涩肠止泻。

关元: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以中指点按关元穴,同时指振约1分钟左右。夏季泄泻调养要求我们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适应夏季多变的天气,摒弃不良饮食习惯,少食生冷和肥甘厚味,注意调控自身情绪。在此基础上运用穴位推拿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机体阴阳失衡,保持健康活力的状态。


一些缓解急性腹泻的食物:

▋糯米、小米——糯米、小米稍微炒黄,加入等比例的生糯米,整体比例是炒糯米、小米、生糯米,各10:1:11,熬粥喝,对慢性腹泻有很好的康复效果。一天喝一碗,一周左右可见效。糯米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糯米“主治下痢禁口,久泄食减”。《名医别录》指出:“(糯米)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有腹泻症状的人服之可止泻。


▋煎苹果——补脾胃苹果煎熟以后,可以很好的补脾胃,解决小儿长期腹泻或者成人大便不成形的问题。煎的时候不要放油,煎到一面焦黄为好。苹果内含有鞣酸和果胶,鞣酸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而果胶在熟制后也有收敛和止泻的作用。


福州博医汇张婷婷解说夏季腹泻如何应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