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之北白沙湖,紧邻哈萨克斯坦的5A景区,自驾游新疆033


视频在文末
中国最西北新疆自驾游的第11天,下午3点从布尔津五彩滩景区出来,穿过哈巴河县城,沿着G331国道一路向西,还有100公里就是白沙湖景区。
白沙湖景区是我们来新疆之前,第一个确定要游玩的地方,因为这里位于中国的西北边境,也是地理意义上的西北之北,同时还是中国最西北的,距离哈萨克斯坦最近的5A景区,跑这么一圈下来也算是挺有意义的。
越过别列孜克河,就算是出了哈巴河县进入185团,经过检查站,查过身份证行程码和边境通行证后,大约下午4点半,我们顺利到达白沙湖景区游客中心,先进去买票吧。
白沙湖景区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85团,185团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边缘,北至阿尔泰山西南端的中哈边境,南到额尔齐斯河出境口。西北边以阿拉克别克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东面以别列孜克河为界与哈巴河县接壤,南面隔额尔齐斯河与吉木乃县相邻。
全团总面积为907.95平方公里,边境线长达86公里,由于地处中国版图的最西北,因此也被誉为 西北边境第一团。
从白沙湖游客中心出来往西走一点就是185团团部,沿着公路右转北上,就算是进入到白沙湖景区了。
185团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而且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这里有西北之北地理标志,眼睛山 白桦林 白沙湖 红叶林 鸣沙山,额尔齐斯河出境口等天然景观,更有西北边境第一连,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抗洪纪念博物馆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景点。
从团部往北开车,最先到达的小景点就是西北第一夫妻哨所,和抗洪守土纪念馆。走进红色地面的停车场,刚停好车下来,就有一位工作人员上来迎接并提醒我们说,在这里拍照不拍边境铁丝网等设施,另外,瞭望塔军营等也都不能拍。随手一拍发现,铁丝网近在咫尺,还是算了吧,既然不能拍那就随便走走看看。
停车场旁边是抗洪守土纪念广场,往北走哨所后面有两排小平房,这里面就是抗洪守土纪念馆。进入纪念馆也有工作人员值班,得知这里可以拍照后,简单的记录了一下,否则匆匆逛完回去以后可能什么也没记住。
没想到这里曾经还发生过涉及到领土得失的大洪水。1988年春季由于大量的冰雪融化,阿拉克别克界河河水急剧暴涨。当时我方一边河岸均为简易的土质堤坝,对面的哈萨克斯坦河岸天然地势更高,而且植被茂盛,肆虐的的洪水一浪高过一浪。
4月23日,特大洪水势不可挡冲毁了桑德克龙口堤坝,也就是现在往西边河堤的位置,洪水滚滚而下 ,一时间大片的田地 草场 房屋被洪水淹没。
按照国际惯例,如果以河流分界的话,国界一般都在两国界河的中心,也就是说,如果阿拉克别克界河改道,那么被河水淹没的东边整片喀拉苏自然沟,包括185团机关 医院 学校在内的55.5平方公里的国土,很有可能会被改道的界河重新划分非我所有。
要知道185团场实际控制的面积为55.5平方公里的国土是中国与前苏联争议地区中,唯一由我国实际控制的地区,一旦河流改道不能恢复,这片国土将面临着流失。
就在此紧急关头,185团干部职工全部出动,农十师其他团场和边防部队也赶来抗洪守土,各方勇士奋战了16天,终于让河水重归故道,没让一寸国土流失。如今为纪念这次抗洪壮举,在当年洪水决口处建起了一座抗洪守土纪念碑。
现在就在抗洪守土纪念碑不远处,紧邻界河,有一旧一新两座20米高的瞭望塔,当地人都称之为桑德克 民兵前哨,自1988年界河决口 抗洪守土胜利后,这里还建有一座民兵哨所,常年驻守着一对守水护边护林的民兵夫妇,因而人们又把它称之为 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
这对民兵夫妻就是马军武 张正美夫妇,他们俩是185团水利林业站职工,他们当时所住的桑得克民兵哨所距离界河仅5米,是我国距离国境线最近的唯一的夫妻民兵哨所,现在的西北第一夫妻哨所景点,已经化名为军武哨所。
从纪念馆和哨所往西边走就是中哈界河阿拉克别克河,在河边立有32号界碑和抗洪纪念碑,不过现在都被铁丝网拦住走不过去,瞭望塔和地窝子也都被拦住了。
现在西北第一夫妻哨所所在的位置,也号称是全世界蚊子最厉害的地方,曾经在这里生活,到了夏天都要武装成养蜂人的样子,否则蚊子无孔不入,根本招架不住,不过现在环境已经大有改善,蚊子没有那么多了,但仍旧非常的厉害。这边的蚊子又黑又小又精,
隔着T恤就能叮人,每次都能感觉到跟针扎一样,刚才遇见的工作人员也是全副武装,只露出两只眼睛。
在这里参观完上车继续往北开,不远处就是鸣沙山,现在时间还早,等返程的时候在带小朋友们玩沙子吧。
路过鸣沙山,接下来有个景点,沙漠火焰红叶林,红叶林生长在沙漠之中,林中的树木是西北高纬地带独有的世界珍稀树种,学名为 欧洲山杨。每到金秋时节,树叶会变成火红的颜色,据说从远处望去各种红色层叠有致,但现在是夏天差不多都是绿色为主。
红叶林我们没有下车游玩,继续往北走一会儿,就到了传说中的神奇的白沙湖。白沙湖这里还算是稍微热闹一些,有个停车场停着几辆车,白沙湖在公路东边的沙漠之中,距离停车场还有大约2公里,所以去白沙湖要坐电瓶车,车票是每人8块,从游客中心可以购买电瓶车票。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小邮局,不过匆匆忙忙买好票,忘了在这里邮寄明信片了。
拿着电瓶车票经过安检进入白沙湖的小门,往上走几步就是电瓶车站,等差不多凑齐一车人就会发车。现在我们要去的景点是白沙湖景区中的白沙湖,白沙湖是沙漠中的一个小湖泊,当地人称之为沙漠的眼睛,也是神奇西北100景之一。
其实来白沙湖最美的季节是秋季,那时湖边的树叶都变成红黄两色,非常鲜艳,非常漂亮。夏天来看到的差不多都是绿色,据说夏天在湖中可以看到新疆少见的莲花。
坐在电瓶车上风吹着很舒服,一会儿就到达了湖边停车场,下车继续走上200米就来到了湖边。
白沙湖南北长约2100米,东西宽1300米,仿佛从天而降的一池碧水,点缀在白色沙山之中,由于湖泊周边多为呈现白色的沙丘,故而得名 白沙湖。
白沙湖的景致构成十分独特,湖水周围芦苇丛生,湖岸上还有高大茂密的树林,粗略一看好似江南的美景。
另外白沙湖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整座小湖泊地处沙漠中,没有进水口也没有出水口,但湖水却不因季节变化而增多或减少,这也可以称得上是世界奇观了。
沿着湖边,有木栈道可以步行环湖。木栈道大约1公里长,由于天气太热太阳太晒,我们也没有去环湖,小朋友们只在观景台前的小广场上跑跑玩玩。
据史书记载,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亲率蒙古铁骑大举西征,到此安营扎寨,停歇饮马,白沙湖也被誉为成吉思汗的饮马池。
在湖边玩了一会儿也该撤了,从湖边返回到停车场,坐上电瓶车很快又回到了游客中心。开车继续往北走,接下来的景点是白桦林。
这一片白桦林生长于阿拉克别克界河沿线,总面积大约有3000亩,是我国西北最大的天然生长的白桦林带,又被誉为 西北第一白桦林。
今天的重点还要继续往北走,白桦林也不再停留了,再往北就是西北小镇,中国西北第一连和西北之北地理标志。
西北小镇看上去又整齐又干净,红色的屋顶隐藏在绿色树叶下面,路两旁有小商店和小客栈,西北小镇的最北边的就是185团1连,这里距离185团团部35公里,并且紧邻中哈国界线,现在距国界线最短距离也就1300米,连队的耕地距国界线甚至不足20米,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西北的一个连队,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也被称之为西北第一连。
穿过西北小镇从连队前经过右转往前看,就是奇妙的眼睛山,前方山坡的半山腰处生长着两丛翠绿的爬地松,相隔5米,而且均成圆形,远远看去就像人的眼睛一样,因而得名 眼睛山。
据说,上世纪60-7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时,这两丛爬地松好似两眼圆瞪,犹如屯垦戍边的军垦战士,警惕地注视着对方。
以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中哈关系的缓和,这两只眼睛让人觉得有一只慢慢合拢,另一只依旧,看起来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神奇逼真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沿着水泥小路继续转向北方,按照导航的提示,前方不远处就是中国西北之北地理标志。但开车过来发现,水泥路没了,只有通向沙漠的栈道。
正好有骑马的士兵经过,询问后才知道,西北之北在沙漠里,就是要走栈道过去。这边很宽阔,就把车停到水泥路上吧,后面又跟来一辆车,下来几个年轻人,跑跑跳跳有说有笑的的先跑向了西北之北。
小朋友们并不着急去西北之北,看到这边有个篝火广场,还有一个木亭子,路牌上写着醉西北木屋,于是好奇的走了过去。
此时已经是晚上19点多了,太阳还非常高,而且奇怪的是,我们带的3部iphone和一个ipad,有两个已经自动把时间调整了两小时,好像是自动调整了一个时区,显示成17点多,看来这边真的是太靠西了。
从木屋回来,小朋友们走上了木栈道,木栈道到西北之北标志有260米,远处能够清晰的看到一个圆形基台上面,立着一个方形的地图,这就是西北之北地理标志。
西北之北地标,是依照陕西省泾阳县的中国大地圆点进行测算的,这里也算是我国正西北方向最远的一片国土,1997年中哈两国确权勘界时,阿拉克别克河以东55.5平方公里的争议国土,正式纳入了我国版图,所以说,西北之北不单是一座地理纪念碑,它更像是一本无声的传记,是几代兵团人忠诚坚守的永恒见证。
站在西北之北的纪念碑前,也能从侧面看到眼睛山上的两只眼睛。此时太阳晒的很猛,风也很大,差不多该往回走了。
从西北之北再往北走到头是阿黑吐别克,据说阿黑吐别克有个口岸可以直接联通到哈萨克斯坦,不过一般人肯定是过去不的。
从西北之北回到篝火广场,坐上车然后准备一路向南,带小朋友们去鸣沙山玩会儿沙子。这里算是白沙湖景区的最北点,感觉整个185团就是一个大景区,从团部往北过来有30多公里。
从景区地图上看,团部南边还有游玩的地方,那就是额尔齐斯河出境口,过了额尔齐斯河就是186团,小朋友们说一会儿玩完沙子,还想去额尔齐斯河大桥看看,因为在北疆这一路上,总能见到额尔齐斯河,所以特别想看看额尔齐斯河是怎样流出国的。
大约晚上8点半,我们再次经过白沙湖,来到了最西北的鸣沙山。刚才在西北之北遇见的几个年轻人,也来到鸣沙山上玩起了沙子,他们已经跑到了沙山的顶上,距离这么远都能听到欢声笑语,年轻就是好啊,结伴一起出来在祖国的最西北玩玩笑笑,这是多么开心的事啊。
小朋友们下车并没有去爬沙山,因为每次玩沙子都会弄的满身都是沙子,所以这次只允许他们在沙丘边玩15分钟。
这中国最西北的鸣沙山,也是会发声的沙子堆积成的沙山。据说爬到远处的山顶,还可以眺望对面哈萨克斯坦的异国风光,不过今天就不上去了。
大概晚上9点,我把他们两个小家伙叫上了车,还好这回鞋里没那么多沙子,然后继续往南开,抓紧时间去额尔齐斯河出境口,顺便看看壮观的额河大桥。
白沙湖景区可以算的上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千里画廊上的一个重要景区之一,整个景区沿着界河呈长条状,我个人感觉自驾车在这里游玩会更自在一些,用一天的时间来这里会玩的更细致。
一路南下已经能看出夕阳的魅力,到达团部的标志就是有红绿灯了,继续向南感觉走不了多远就是额尔齐斯河。
据介绍说,额尔齐斯河沿岸风光优美,是摄影爱好者的最佳去处,同时也是观光摄影 餐饮 野炊的好去处。河流出境口河道宽广,水流平缓,周边植被茂盛,景色极其优美,额尔齐斯河从185团南部在六连北湾拐弯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因此这里也被成为 额河第一湾。
据说距离河流出境口2公里处,还有一座新建的额尔齐斯河大桥,经过大桥就186团吉木乃的地界了。
新建的额尔齐斯河大桥,像一条天堑,横跨南北,气势恢宏,站在桥上,纵观河水,滔滔汹涌,滚滚西去仰望大桥,看似一道彩虹,凌空飞跨,想想都过瘾啊。
看着地图上的蓝点越来越接近额尔齐斯河,小朋友们的心里也不免越来越兴奋,突然前方的路被拦住了,只能走旁边的小路继续前行。
但快到河边路又被拦住不让走了,看来额尔齐斯大桥是去不了了,河边可能也到不了了,时间不早了,在这荒郊野外的,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还是不在这里冒险瞎转了,赶紧掉头返回吧,接下来就是原路返回到哈巴河县。
其实如果晚上住宿的话,在185团部也有宾馆,另外刚才看到北边的几个连队驻地也有农家乐客栈,尤其是白沙湖和一连的西北小镇比较集中,那我们为了明天的行程,还是决定今天赶回到哈巴河县住宿。
总的来说,这次在白沙湖景区玩了一大圈,也算是又触碰了一下中国的边境线,同时也了解了不少关于新疆农垦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经历,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羊牛。
这既是185团人对屯垦戍边光荣使命的一种豪情,也是185团人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据说有一位前国家领导人到此视察时,曾动情地说不要说给国家上交多少粮食,创造多少利润,只要在这里生活着,就是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可想而知曾经这里的生存条件是多么艰苦。
最后还要提醒一下,来白沙湖游玩一定要记得办理边境通行证。
一路返回途中又路过额尔齐斯河岸,太阳马上就落山了,在额尔齐斯河岸边,欣赏一下中国差不多最晚的日落吧。
此时太阳刚刚落山,正好是晚上10点,继续赶回哈巴河,到酒店已经是晚上10点40。进入房间简单收拾一下,已经11点半,好多饭店大都结束营业了,赶紧叫点外卖吧,点了凉皮和鸡排肉串和小丸子。
还别说,小朋友们对北疆印象比较深的,一下子变成了额尔齐斯河,当然很重要的原因是没能看到河流的出境口,所以我也临时决定,整理一期额尔齐斯河的专辑,也算是给小朋友们留个纪念,毕竟这可是我国唯一逆流而上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那额尔齐斯河还有哪些神奇的故事呢?咱们下期继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