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域下“藏文化”的影像书写——以万玛才旦“藏地三部曲”为例
文化认同视域下“藏文化”的影像书写——以万玛才旦“藏地三部曲”为例
万玛才旦作为藏族电影导演的代表,他的作品以客观质朴的镜头讲述藏地故事,绘制原生态的藏地生活图景,同时也将遗留已久的民族困惑加以呈现,对藏族文化进行传播,打破了此前趋于“藏地想象”的困境,从2005年电影《静静的玛尼石》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便奠定了万玛才旦对于藏族现状的表现方式以及对藏族文化的焦虑色彩,和随后的《寻找智美更登》和《老狗》一同构成了“藏地三部曲”,作为万玛才旦早期的电影,三部影片都以藏区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及文化信仰进行艺术化的呈现,并通过电影向观众揭开神秘藏族文化的面纱。
过去的藏地景观以神秘且遥不可及的状态存在于观众的印象当中,而在万玛才旦的电影中的藏民生活状态及其困境便逐渐清晰,万玛才旦也曾在采访中表示过自己的作品以客观真实的视角展现藏区生活,规避掉一些对于藏地的猎奇想象,同时也要表达出自己对于本民族的思考。就如他的长片处女作《静静的嘛呢石》中,藏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便是导演在讲述藏地故事时的深沉思考。影片中成长于藏区的小喇嘛对于《西游记》电视剧的喜爱和痴迷程度并不亚于普通孩子,作为已经出家的喇嘛本应净心修行,戒掉心中的杂念与欲望,尽管小喇嘛每天在寺院学习,但仍然会为了看电视而撒谎,这也打破了以往对于藏族地区单调沉闷的修行生活的刻板印象;也有雕刻嘛呢石的老人因为自己的孩子要到别的大城市打拼不愿回乡而没有手艺继承人而苦恼;还有在进行藏戏表演时台下的老人和年轻一代形成的巨大反差等,影片中所体现的却是真实的藏族生活现状:即传统藏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寻找智美更登》这部影片以“寻找”为线索,展开了两段关于爱情故事的叙述,在一路寻找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寺院、藏区村庄、以及现代文明中的娱乐场所等,这一找寻的过程实际也是导演对于先对文明冲击下的藏族文化的未来发展之路的探寻。同样在电影《老狗》中,年老的藏獒和老人的命运相互捆绑,老人是影片中藏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有着对生命轮回的崇高信仰,在老人的坚守下哪怕亲手将自己的藏獒犬勒死也不愿将其卖掉换取金钱,在现代消费观念的影响下,传统信仰受到冲击,因此被传统藏族文化所禁锢的结果是老人既亲手杀死并失去了心爱的藏獒,同时也未能靠它换取钱财。这也是导演在对藏族文化进行书写的同时,对于受到现代文明影响下的藏民生活也是当下藏族地区真实状态的思考和展示。
万玛才旦对于藏族文化的表现,从对本土的审视出发,以客观视角将藏族文化投射到银幕当中,并不断思考藏族文化的生存现状与未来的发展状况。最直观的,万玛才旦的“藏地三部曲”以及其后面的作品,都以最具有代表的藏地偏远山区为故事背景,对当地景观进行重新建构,与之相对应的广阔高原等自然风景区在他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到,而是聚焦于相对落后的乡村进行刻画。从《静静的嘛呢石》到《寻找智美更登》,再到电影《老狗》,三部影片都一定程度的减少了对藏族美丽自然风光的呈现,如《静静的嘛呢石》中尘土飞扬的山区、《寻找智美更登》中的村庄、寺院、《老狗》当中的乡村和荒凉牧区……这些景观打破了观众对藏地美景的想象,牧区和寺院这些地域风貌已成为藏族地区独特的象征,这也是潜藏于万玛才旦作品中的文化属性。另外,在藏族文化当中,对生死轮回的信仰已成为整个民族的信仰,万玛才旦也深受生死轮回这一观念的影响,并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对于这一观念的体现。如《静静的嘛呢石》中刻嘛呢石的老人去世后,村庄里第二天就有了新生儿的出生,这代表了人在死后获得了生命的轮回,即是藏民对生死观的信仰。而在《老狗》当中,老人始终对于生死的观念具有崇高的敬畏之心,任何一个生灵的生命都是由前世的福报才换得今世的轮回,应该被尊敬和善待,因此当儿子执意想要通过卖掉藏獒换取金钱时,老人更愿意追寻精神的信仰亲手勒死藏獒来扼杀儿子和商贩对于金钱的欲望。在他后期作品《气球》中,同样也有对于生命轮回的表现,当达杰的父亲去世后,自己的妻子正好有了身孕,因此妻子的意外怀孕也被认定为老人的投胎转世。
从万玛才旦对于藏族文化的表现手法来看,不难发现在其镜头下的人文景物都趋于质朴与平凡。景观电影中有着现实与传统之间的不平衡关系,导演仍然以平淡、记录式的手法将藏族文化传递给观众。从“藏地三部曲”来看,三部影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冲突与矛盾,但导演并未在电影的情节上加深戏剧冲突的设计,而是以平淡的镜头和台词削弱影片的冲突点,如《老狗》中儿子于卖狗人之间的冲突并没有过多表现,而是借助警察这一“他者”的身份来附属儿子与卖狗人的冲突情节。万玛才旦的作品以捕捉、贴切生活的方式表现藏族的真实生活状况,在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平衡时,传统藏文化对于冲击而来的现代文明更多的是予以包容,当然,这与导演本身的文学素养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有着深厚的关联。
关于藏族题材的电影早在新世纪以前便开始有导演对藏族这片广袤的土地进行影像的探索与书写,藏族文化也在生存环境相对恶略的高原地区中形成,藏族以其特有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民族信仰、人文习俗、地理环境以及伦理信仰等受到越来越多的非藏族电影导演的关注,他们以多元视角将镜头对准了藏族地区,以期展开对藏地景观和文化的建构,尽管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但充满神秘的藏族现状与民族生活的真实性未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捕捉,甚至也有不少导演走向商业化道路而失去了藏族题材电影当中不可缺少的民族性。本土成长的万玛才旦导演以藏地为背景并揭示了神秘的藏族文化,在自己的作品当中以客观视角向观众讲述藏地故事,传递藏族文化,同时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思考。导演以其个人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探索精神,创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以影像手段将藏族文化进行书写,建构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