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兰口中的攀pàn膊bó是什么,为啥有那么多样式呢?

2023-03-21 08:04 作者:宅宅说  | 我要投稿

如兰口中的攀pàn膊bó是什么,为啥有那么多样式呢?

开春时节,汴京人多流行打马球。如兰为参加吴大娘子的马球会,

提前准备了一架子的攀膊。其实这小玩意儿就是一条带子,通常用来绑住宽大的衣袖,

方便行动。在当时人们的衣服袖子大多宽大,像人们常穿的褙子外衫,袖子宽窄不一。



官眷贵妇们穿的大袖衫,袖子更是大到离谱,平日里行动起来是相当不方便。

正因如此,聪明的人们研究出了攀膊这个小工具。这可是当时人们生活必备好物,

男女都可以用。像《百马图》中就有描绘,两个铡zhá 马草的男子,身上就绑着攀膊。

用来捋起袖子,方便干活。



剧中的如兰也是用一根攀膊,把袖子绑了起来,露出了小臂,这样收拾起来也方便行事。

像她这种官家小姐的攀膊,相对精致一些,款式颜色也多样。

而一般的平民百姓,她们的攀膊就没这么讲究了。多是找根绳子,

或是其他能起到束缚作用的带子。对于他们来说实用大于美观。



另外这攀膊也能起到保护袖子的作用,平常百姓人家一年也做不了几身衣服,

干粗活这衣服磨损肯定是不少。而这攀膊将袖子绑起来,就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不至于磨破袖口。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衣物花销。不仅是他们会用到攀膊,

就连宫里的皇上都会用这个小玩意儿,就比如剧中赵宗全,每次管理自己种的的麦子时,

都会用攀膊绑住袖子。



明兰最出圈的攀膊,就是她打马球时候绑的红丝带了。

由此也能看出这个小工具的材质以及长短,并不是固定的。

不仅如此明兰戴着这条攀膊,打过两场马球,都是吴大娘子组织的。另外她在家时,

用的就是另一条了,明显比红飘带低调。


她在盛家时,熨烫衣服就会用到攀膊。她手里拿着的“大勺”,引起了咱的注意。

这是当时的熨斗,呈平底勺状。通常是金属质地,前端用来放置炭火,后端接有把手,

以此来熨烫衣服。




另外会在衣物与熨斗之间,铺上一层湿布,这样熨烫出来的衣物更加平整,不易褶皱。

不只是宋朝,在清朝也会用这种器具熨烫衣服,不得不夸赞人们的聪明智慧啊。


如兰口中的攀pàn膊bó是什么,为啥有那么多样式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