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之战?真的是因为鱼承恩的干涉和指挥不和导致的大败吗?
导言:(要讨论一场大战役中的战败问题,就离不开对其后勤其政治指挥问题的讨论。而要讨论后勤,首先要理清这支军队的兵数乃至人员构成。政治指挥则是要看将领和主帅发挥) 唐肃宗乾元元年,也是公元758年,郭子仪、安庆绪和史思明统领的三支军队在邺城爆发的那场大战,几乎决定了唐代历史的后续数百年走向。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历史爱好者,为此意难平,还是会设想各种各样的可能。比如唐军成功招抚史思明,又比如唐军能够抢在史思明抵达前就打败安庆绪,夺取邺城等。 有关相州之战唐军和燕军的兵力构成,史书已经有明确记载; 安庆绪部;(安庆绪走保邺郡,从骑不过三百,步卒不过千人,诸将阿史那承庆等散投常山、赵郡、范阳。旬日间,蔡希德自上党,田承嗣自颍川,武令珣自南阳,各帅所部兵归之。又召募河北诸郡人,众至六万,军声复振。) 郭子仪部;(朔方郭子仪、淮西鲁炅、兴平李奂、滑濮许叔冀、镇西、北庭李嗣业、郑蔡季广琛、河南崔光远七节度使及平卢兵马使董秦将步骑二十万讨庆绪;又命河东李光弼、关内、泽潞王思礼二节度使将所部兵助之。) 史思明部;(思明发范阳兵十三万欲救邺,先遣李归仁将步骑一万军于滏阳。) 唐军主要是以朔方军为根基,诸道节度使军队为羽翼,再加以回鹘精锐骑兵。根据通鉴相州之战双方的兵力损失来看,唐军大概有精锐步兵十万,骑兵一万。 而燕军(安庆绪部)则是以诸将征收的郡地方军队为主,精锐大多在香积寺,河东之战损失大半,兵力七万余。史思明部得到了安守忠,阿史那承庆率领的残兵加入,范阳兵力十三万。 关于唐军指挥问题,通鉴两书说是指挥不统一,各行其是,鱼承恩甚至是唐军的控制者,而事实却是,唐军实际主帅是朔方军节度使郭子仪,鱼承恩对军队的影响没有很大,(上以子仪、光弼皆元勋,难相统属,故不置元帅,郭子仪奏以崔光远代华,敕以光远领魏州刺史。)但李光弼从河东开始,很多时候都是从属于郭子仪,又谈何难相统属呢。郭子仪甚至可以任命节度使,试想有几个将领能得到皇帝如此的信任呢。 唐军在野斗连续胜利,一路攻城略地和叛军野战,唐势力再次涉及河北。这也是相州之战的开端。肃宗调动各路大军进攻安庆绪。郭子仪等率军追击到相州(邺城),许叔冀、董秦、王思礼及河东兵马使薛兼训领兵相继来到,安庆绪入城固守,郭子仪等人围邺城,又引漳水淹城,城被淹两个时辰,不能攻破。安庆绪不仅遭水灾之苦,而且城中极其缺粮,甚至老鼠也成了贵重食物,一鼠可卖四千钱。城中粮尽,甚至人吃人。而城内人想投降也因为郭子仪淹城的做法投降不了,因为大水淹没了他们去像唐军投降的道路。(城中人欲降者,碍水深,不得出。城久不下,上下解体。) 而鱼承恩对相州之战的干涉又在哪些地方呢。(李光弼曰:“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进,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锐掩吾不备也。请与朔方军同逼魏城,求与之战。彼惩嘉山之败,必不敢轻出。得旷日引久,则邺城必拔矣。庆绪已死,彼则无辞以用其众也。”鱼朝恩以为不可,乃止。)只有一条,不赞同李光弼放弃围攻邺城,而以主力进军魏洲,逼迫其决战。放弃围城,无疑会让燕军缓过气来,导致局势更加恶化,鱼承恩此举并无他错。 除此之外,鱼承恩再无其他干涉军队的记录。也就是说,鱼承恩对这次战役的胜负影响几乎为零。 其中的将领指挥,才是决定这场战役的走向。史思明为援邺而截劫唐军的粮草,又以声东击西的战术不断袭击唐军。以精锐骑兵截断唐军的后勤,郭子仪被迫只能和其决战。但是唐军因久攻不下邺城,粮道被断,从而士气底下。 于是,乾元二年(759)三月,唐军十余万军队布阵于滏水以北,史思明亲率五万精兵迎战。唐军见叛军不多,不甚介意。不料,史思明突然发动攻击,双方互有伤亡。郭子仪军正欲参战,忽然刮起大风,飞沙拔木,天地昏暗,咫尺不辨敌我,双方都大为吃惊,唐军向南,叛军向北,相背溃退。史思明至沙河(今河北邢台南)整顿士众,还屯邺城南。而通鉴考异还有一个版本,(《邠志》曰:“史思明自称燕王。牙前兵马使吴思礼曰:‘思明果反。盖蕃将也,安肯尽节于国家!’因目左武锋使仆固怀恩,怀恩色变,阴恨之。三月六日,史思明轻兵抵相州,郭公率诸军御之,战于万金驿。贼分马军并滏而西,郭公使仆固怀恩以蕃、浑马军邀击,破之。还遇吴思礼于陈,射杀之,呼曰:‘吴思礼阵没。’其夕,收军,郭公疑怀恩为变,遂脱身先去。诸军相继溃于城下。)官军内部发生了内乱,郭子仪因为猜忌仆固怀恩(或许忌惮仆固怀恩功劳过大)自己率领军队撤退。导致唐军全面崩溃,本来对叛军占有优势的唐军,丢盔卸甲,人马损伤惨重。不过李光弼、王思礼这两支军队奋勇杀敌,得以全身而退。(三月,诸节度之师皆溃,惟李光弼、王思礼全军以归 。) 九节度使兵全身而退的只有李光弼、王思礼。其他的处于混乱状态中。而史思明等叛军借住这一战打垮了唐军,收纳军用物资和降兵无数。本来濒临死亡的叛军在这一战(也就是所谓的邺城之战)后。又重新振作起来,势力不断恢复,拥有了安史之乱初期,叛军的实力。 相州之败的主要责任大部分归属于郭子仪指挥不利,不信任手下将领先撤退,导致唐军的全面崩溃,如果正常作战,以唐军的优势兵力,是可以比较轻松的击败史思明的,所以肃宗对于战败的将军也没有过多惩罚,因为主要之过不是他们的。(诸将各上表请罪,上皆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