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楚国周边那么多国家 他为什么要和随国不死不休几百年

2023-07-15 18:17 作者:颜姐说历史  | 我要投稿

楚国在西周时只是一个封地50里的“子男”小国,经过历代君主“荜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努力。到春秋时具备初步实力,此时,楚国是一个中等势力的诸侯国。按理说,征服周边小国胜算要大得多,他为什么不先占领小国扩大疆域,而要先拿“汉阳诸姬”的老大随国开刀? 我们先来看随国的地理位置,随国位于楚国北方,坐标是楚国东西横向的中心位置。其边境约60%以上与楚国接壤,从地图上看,直插楚国腹地。东、西、南,皆与楚国接壤差不多快成楚国的国中国了。如果从早期诸侯国的分布来看,楚国已经进入战略进攻阶段,因为这时候楚国的版图已经超过随国,那么为什么楚国不继续拿下实力较强弱的唐国、英国、鄂国,而有先攻占实力雄厚的随国?

其时,楚国已经入第17任君主楚武王熊通执政时期。熊通是一个极力扩张的铁腕人物,他在位50年,先后三次攻打随国,是标准的死磕到底。那熊通为什么要死磕随国呢?据《左传》记载“汉东之国,随为大”。汉东之国就是所谓的“汉阳诸姬”,是周王朝在汉江东岸封的一大堆姬姓诸侯国。其目的就是保卫和控制周朝的铜矿资源。铜在今天不过是一种普通的金属,但是在先秦时期,铜是决定一个国家兴衰的战略物质,它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钢铁加石油。《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在祀与戎”。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就是祭祀和战争,而这两件事的主角都是铜。

在先秦时期,铁还未被掌握使用,铜是唯一制造戈、戟、剑、镞的材料。谁掌握了铜资源谁就在战争中占得先机。随国,就是掌握这个铜资源的诸侯国里面的带头大哥。拿下随国等于掌握铜矿资源。同时拿下随国,其他小弟诸侯国,都会望风而降。所以熊通于公元前706年带领楚国大军渡过汉江征伐隋国。这一次打了个嘴仗,双方都觉得无法取胜。楚国说“随国你到周王室带个信,把我的爵位提高一点,以我现在的实力子爵太小了吧”。随国一看这不明摆着给台阶下吗?随国一想,反正也赢不了,就顺势下坡:“好、好、好”。于是双方罢兵。 当随国使者把话带给周桓王时,被周桓王骂了一顿。熊通知道后怒而称王,至此与周天子平起平坐,你不封我,我自己封自己。公元前704年,熊通自立为王。但“王”的称号,得有其他诸侯国承认才行,于是楚国在沈鹿开了个称王大会,史称沈鹿之盟。据《左传·桓公八年》记载“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熊通一看南方十几个小国家都来了,唯黄、随两国缺席。熊通一瞧:正合吾意,打你正愁找不到借口,你倒送上门了。 公元前704年,熊通直接提兵伐随,这一次随国就没有那么走运了。楚国在这两年灭掉了国力雄厚的大财主——权国。一下子变成暴发户了。武器装备升级换代,打随国那就像切菜一样,随国不得已签了城下之盟。 公元前690年,楚国发明了一种新型阵法“荊尸”颇具威力。是年,楚王熊通自感身体虚弱,不久将离世。剿灭随国占据铜矿资源,打开通往中原的通道,必须在有生之年完成。三月熊通死于伐随途中,楚军秘不发丧继续攻随,随国在荆尸阵法的强攻下,向楚国投降。成为楚国的附庸国,自此,楚国全面控制了这个汉东带头大哥。完成了对随枣走廊的战略包围。

自公元前690年,作为“汉阳诸姬”的周王朝势力被瓦解,楚国兵锋直指中原。这就是楚国和随国不死不休的渊源。如果没有熊通的三打随国,控制铜矿资源,占领随枣走廊。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盖世伟业。

楚国周边那么多国家 他为什么要和随国不死不休几百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