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野贵雄文《有怪兽的日常》

2023-09-19 11:19 作者:巴尔坦殿下  | 我要投稿

文·中野贵雄 出处:《新世紀特撮映画読本》 出版时间:2015年1月11日 一年前的拙论《环太平洋是怪兽电影的黑船》(新世纪怪兽电影读本)是被那部电影所拥有的热情所感染而一口气写出的檄文。 我认为其他论者会写出“好莱坞的CG特摄总有一天会被厌烦。手工特摄的温暖让人无法忘怀”、“比不上大资本的SFX。那样的话,就让人感觉恰到好处吧”等意见,结果果真如此。这种封闭的思考,永远也做不出像那边那样的大特摄电影、大怪兽电影。应该对日本特摄的先人表示敬意,但不能崇拜。传统艺能化的“日本特摄”最终以“那个时候真好啊”结束。没有变化就等于死了。这个想法我至今都没有改变。 那本书出版后,引起了各种各样的反响。既有“说得很好”的反应,也有“不想被拍了《海底轰奸》和《忍者ハメ撮りくん》的人这么说”的意见(完全如您所说!)。就像60年代观看黑帮电影后的观众们耸着肩膀出现一样,被《环太平洋》的热情所吸引的笔者,感觉就像是乘着Jaeger在步步前行一样。 那样的2月末,来了一通电话。那是从圆谷制作的北浦制片人那里打来的。内容是问“要不要来写新的奥特曼?” 作为实相寺昭雄监督智囊团中的北浦先生,自从《银假面》的合作以来,就被认可为“写出异常本子的家伙”。是作为编剧被邀请去写《怪奇大作战第二档案》中的《宙斯的扳机》(清水崇监督)和《怪奇大作战 神秘档案》中的《伏地女王》(绪方明监督)的恩人。 不过,把我叫来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剧本的制作都因为某种原因而陷入了黑暗,说起来也像是修理水管的人一样的工作。我是在冰箱旁边贴着磁铁的剧本修理人。 此次,离开拍不到2个月的时期,整个系列16本剧本也没能完成。我和小林雄次搭档组成了系列构成,和其他5名编剧阵容一起,新奥特曼TV系列的剧本突击工程开始了。 口气如此狂妄的自己,被送去日本特摄的最前线?一定会变成“让我看看你的本领”吧!这太糟糕了!一下子就陷入了危机! 剧本会议由7名编剧、4~5名圆谷的制片人和制作部的人、2名万代的人、1~2名万代影视这10多人聚集在会议室,连日进行3~4小时。在那里与坂本浩一、田口清隆、石井良和、小中和哉等各集的监督交替露面。 擅长开会的是坂本浩一监督。从便利店买来的红牛和点心面包一边提高脑内血糖值,一边夹杂着手势,一口气捕捉到人的心情。如果交给他做的话,总觉得会顺利进行的。喜欢女性动作的地方也很合得来。 田口清隆监督当初好像对我有一种“说日本特摄的坏话!”的心情,但是稍微谈了一下就融洽了(融洽了吧?)。此前对田口监督只有“喜欢微型特摄的狂热青年”这种认知,不过,他对本篇剧本构成的着眼点很尖锐,我脑中有好几次都出现了“咦?这个人……”的瞬间。他年轻却有一副能工巧匠的风采。 上层也一边说着“那小子随便干吧”,一边眯着眼睛的感觉。他最出色的是不会有“即使正面与好莱坞战斗也赢不了。以某种不同的价值观……”这样的想法。以直线球决胜负。对怪兽电影不要害羞。 但是,结果,最近的特摄英雄就像玩具促销节目一样,我想赞助商一定很嚣张吧,但也没有那样的事。相反,都是些点头哈腰“这可真有趣!试着问问能不能反映在商品里啊?”一样步法轻盈的人们,有时会指出剧本上的缺陷(哇,编剧阵容谁都没注意到哟!会像那样)。 剧中登场的巧克力被商品化也令人吃惊。不是在巧克力促销中联合成节目的,恰恰相反。点心能做得那么简单吗?但是自己想出来的怪兽和商品和点心能成为全国展开的商品,对编剧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事。银河奥特曼是一种系统,可以用银河火花这个变身道具来引导奥特曼和怪兽的玩偶,变身为其姿态。最近的英雄玩具以光和声音响起的“变身商品”为主流,在银河的情况下,奥特怪兽玩偶就是为此而收藏的物品。也就是说,“不存在纯粹的怪兽,而是有人在内部操纵”的特殊世界观。 这个承诺往往坏处大于好处。怪兽失去了活力和神秘性,故事也变得很狭小(事实上,前作的银河只在废校的小学后院展开,是一个寂寞的世界)。也无法踏上“不吉的预兆→背鳍或尾巴隐约可见→从阴影中突然出现”这一怪兽电影的花道。当然,即使是圆谷制作的人士也知道了这一点,但不能违抗时代的趋势。 只是这次公司的干劲不同。平时很少出现的大冈新一社长(小林雄次・谈)早早地参加了剧本会议,一鼓作气。摄影师出身的大冈社长的指示是“这个场景要瞄准朝霞”这样超具体的东西。“这个展开让人无法接受!”“请听我说!” 连日来,近20人之间发生了争执,结果总算配合开拍完成了16本TV系列和剧场用1本剧本。平时,我作为监督参与作品,这次只管了剧本。即使在开拍后来到现场,那也是“编剧老师的致敬访问”。“我是饰演杉田亚里沙的泷裕可里”被介绍的时候,在纸上交往了将近2个月的人物,突然实体化出现在眼前,感觉很轻松。 还有精巧的微缩模型和皮套怪兽群。火药爆炸。 在那里进行的是“日本特摄”的现场本身。明明是那样的苦口婆心,却很爽快地感觉像是被带到了玩具店的孩子一样。 这里,是制作那样在梦中见到的“怪兽”的现场!这些人是过着“有怪兽的日常”的人们。多么羡慕啊! 硬拳击的坂本组,强壮风格的石井组,意外是比赛高手的田口组,监督的色彩各种各样。 在参加此次系列的时候,编剧阵容提出了几本“想做这样的故事”的情节,不过,我提出的是《眼Q之泪》的故事。所谓“眼Q”是盖亚奥特曼里登场的眼珠子的化物。 某个懦弱的上班族,变身成了“眼Q”。变成了丑陋怪兽的男人,被人们追赶逃跑困惑,在鲜花盛开的公园里遇到了一位失明的少女。没有注意到眼Q是怪物的少女对他很温柔。为了挽救她的危机,两人展开了柏拉图式爱情故事。以雕刻家为目标的少女揉粘土,制作了像是“眼Q”本身一样的东西。眼Q哗啦啦的流下眼泪。嗯,就是《街灯》+弗兰肯斯坦。 圆谷的社长非常喜欢这个故事,作为“番外篇”加入到了系列中。准备稿刚一出炉,就要转到决定稿的时候,突然被说到“等一下!”。就是说“故事太阴暗了”,那样。事到如今……明明都已经在拍摄了。但我毕竟是剧本119号修理员。 遇到丑陋怪兽时,不会感到惊讶的人是?我想到了“……小孩子?”这样的想法。等一下,小孩子不是个好主意吗?小孩子不是会有那种假象朋友(不存在的虚构朋友)吗。怪兽的魅力在某种意义上,是大人看不见的东西吧。是啊,如果是被周围孤立的孩子,就会“看到”怪兽了。 朋友呢?是的,他可能骑不好自行车。妈妈呢?明显是单身母亲什么的,管不了他! 这样的情况下,眼睁睁地就迷上了,制作出了被播放出来的版本的《眼Q之泪》。眼Q和少年练习自行车。为忙碌的母亲做夜宵(看着少年的睡脸,母亲哭了出来)。少年骑自行车的时候,一定已经看不到眼Q的身影了吧。咦?总觉得比以前讲得还好! 应该是慌慌张张写出的剧本,由田口清隆监督充满感情地演出了,作为怪兽出现的充满热情的童话完成了。“一边流泪一边吃着眼Q和孩子做的煎鸡蛋的母亲”不管看多少次都会突然想要流泪。明明是我本人写的。 以些许讽刺的噱头写下了“女高中生只看手机,就不会注意到眼前的怪兽”的场景,在影像上也有很大的意义。怪兽看起来只有想看的人才能看到,少年长大后也会被眼前的事情追赶而看不见怪兽吧。“虽然打算熟练使用手机,但是却被手机使用了”,这不是实相寺监督的作品吗。写的时候完全没注意到。 和能骑自行车的少年一起,变回人类的青年也会稍有成长。话题变得积极的同时,也带有了普遍性。就这样,虽然“奥特曼几乎不出现”,但“原本奥特系列,不就是这样的SF文集之一吗?”。圆谷社长选择了这个故事,暴露在各种各样的人的意见和状况下,形状不断变化才完成的作品。 我认为情况是一波三折的,像乒乓球一样弹来弹去,结果做出了有气势的故事。也有很多人说“不经意间就哭了”。如果是像《街灯》这样的故事,也许更会哭,但世界一定是像箱庭一样关闭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层人士制作节目的平衡感是正确的。 在《眼Q之泪》中,所有的建筑和登场人物都疲惫不堪。公寓破旧,少年的自行车是70年代普利司通公司的小鹿斑比。登场怪兽的眼Q和阿库玛尼亚星人的皮套也在摄影和游乐设施中筋疲力尽。这很适合这个世界观。 在夕阳的河滩上黄昏的少年和眼Q的背影。那种哀愁是CG怪兽无法表现出来的味道。 但是故事不是向后看的。少年在成长,情况在变化。有一段时间,也许会和怪兽诀别,但一定会有以某种形式相遇的时候。我觉得皮套怪兽只有像ヨタヨタ·クタクタ(拟声词)那样才能成为名演员。 来到日本的蒂姆·波顿是眼Q的超级粉丝,被称为“我心中的家人”。皮套怪兽的样子,就像游乐园里疲惫的小丑一样,是国际通用的感觉。“有怪兽的日常”这一不平衡的空间。特别是眼Q体积很大,经过狭窄的走廊就会到处撞,没有那种可怕的可爱。虽然没有政府机关主导的“吉祥物”的清洁度和容易理解的可爱度,但是皮套怪兽的魅力是ヨタヨタ的,クタクタ的感觉。一起度过少年成长时期的朋友。圆谷的怪兽仓库里沉睡着很多这样的名演员,等待着大家的回忆。“诗情”、“笔触”往往会强加于人,很难将其流畅地描绘出来。虽然我自负这次做得很好,但那毕竟是发生了各种化学反应的产物。“怪兽电影”绝对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力量制作。我学到了很多。

中野贵雄文《有怪兽的日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