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人物微论-贾政

2018-11-15 11:10 作者:sepstar  | 我要投稿

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在过往的讨论中,贾政的一个典型的形象就是遇见宝玉就要训斥一顿的,逼着宝玉读书的严父,就是一个刻板的封建卫道士。贾政,假正经也。这些说法都是习以为常的了。但是走进文本中,贾政不是这样的,至少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贾政是不是对宝玉很严苛?是不是时不时训斥宝玉?是不是残酷打了宝玉?这都是有的。 宝玉和贾政的在书中的第一次大冲突就是在大观园里——那时还不叫大观园,叫做省亲别墅。当时贾政叫宝玉一起跟着到新建好的省亲别墅中为各处的景点起名字,拟出对联。在这个事件当中,宝玉每每所说都要被贾政教训一顿。而后因为宝玉和蒋玉涵的关系而得罪了王府家,结果贾政对宝玉大打出手,打得宝玉皮开肉绽的。平日里,宝玉一旦听到贾政叫他,他都是很是胆怯的。从这些方面看,贾政确实是上述的那种形象。但是即使是从上述的几个时间来看,贾政的形象也不应该完全是负面的。首先,省亲别墅那段,贾政对宝玉训斥,主要还是在于那个时代的教育方针就是不能让小孩太得意了——当时宝玉还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当时那些贾门的清客们对宝玉虽然很是推崇赞扬,但是其中有多少是真心的而不是在拍须溜马呢?贾政虽然养着这些清客,这多是贾府这样人家的一种习惯,也可以说是贾府需要这样的排场。但是贾政也是知道这些人的底色的,知道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不便于斥责那些清客,那么他所能做的就是教训斥责宝玉,让宝玉保持谦虚。即使在当下,即使我们开始注重小孩子的个性,但是也并不是一味要顺着小孩子的性情,一味要把小孩子捧上天,也是要教育小孩子保持谦虚的。固然,一味假谦虚,沽名钓誉是不对的,但是一味高傲自大就是应该的吗?也不是的。第二,在蒋玉涵这件事情中,贾政打宝玉更有正当的理由了——毕竟这件事情,不仅仅是得罪了王府,而是在于宝玉说谎。王府家的人问了好几遍,宝玉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了真相,可以说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宝玉若是为着朋友义气掩护蒋玉涵,也算是宝玉说谎有正当的理由,但是宝玉没有。王府家的人稍微点了点,宝玉就招了。宝玉如此,能不让贾政不愤愤?况且,宝玉和蒋玉涵之间还有些龙阳断袖之情,这在贾政看来也是挺反感的。还有一个重要的缘故是贾政遇见了贾环,贾环趁机说了金钏投井之事,更是牵扯进了宝玉。这样的丑闻能不让贾政怒发冲天?虽则,贾环对于金钏投井之事的描述——说是因为宝玉强奸未遂而导致的,和事实有出入,但是金钏之死和宝玉是脱不了干系的。如果贾政知道了真相,贾政就不会生气?显然不是的。宝玉抓周的时候,选了脂粉等,贾政就十分不悦了,此时宝玉还和丫头们调情,贾政能放过?所以从这几件宝玉和贾政之间的父子冲突来看,贾政并非是众人眼中的那种负面的形象,他是在行使他作为父亲的职责的。


贾政


贾政还有一点很受后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始终要宝玉念书——念那些宝玉所讨厌的八股。后人因为对于八股有天然的憎恶,所以连带也厌恶贾政。确实,八股是禁锢人思想的东西,是要被历史所淘汰的东西,站在历史的发展面上,我们或许可以声讨贾政。但是,贾政逼着宝玉看八股是为了什么?为了考取功名。当时要考取功名,只能是八股,这是当时的制度和规则。我们可以说八股不好,但是我们不能说遵守规则是不对的。贾政未必是认为八股就是好的,就是对的,而是要让宝玉去得到功名。其次,贾政想要宝玉得到功名,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他自己不是科举出身的,没有功名,他需要有所寄托,他的遗憾,希望他的下一代能实现,他的心情和一般的父母没有二样的。这样的心情,我们需要苛责吗?

最后,贾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后来变了,变得对宝玉开始理解和宽容了。中秋夜宴,他让宝玉作诗,就是对宝玉诗才的一种肯定;后来带宝玉出去做客,让宝玉做姽婳将军诗就更是对宝玉的一种欣赏了。贾政的性情也是有过变化的。书中写他也曾“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也就是说宝玉喜欢诗词是有遗传的。贾政后来的变化恐也是贾政父亲教育的结果。宝玉被贾政打后,家中人也曾说过,当年贾代善也是很严厉教育贾政的。或许正是在贾政父亲的严教之下,贾政才会有所收敛,变得显得刻板保守。不过随着年纪的增大,贾政也逐渐恢复原有的性情,使得他和宝玉之间的冲突变弱了,他们之间的美学品位开始变得有了共同点。

贾政作为荣国府的偏房而能主持当下的荣国府,不能简单说就是贾母偏心,贾政确实在文字辈中,是少有的正经之人。他没有贾敬那样一意孤行,没有贾赦那样好色。对于贾珍等子侄辈也多有规劝。贾政是当时贾府中难得少有的好的男性。书中,对于贾政的为人,林如海有过评价:“其为人谦恭厚道,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或许林如海有所美言,但是他将贾雨村要复官的信件托付贾政而不是另外一个内兄贾赦,而且最后贾雨村成功起复了,本身就说明林如海对贾政的认识是到位的。所以说他是正也不为过的。有一种很多人所持的观点,认为贾政=假正,是假正经。认为这就是曹公在贬斥贾政的证据。但是这样以来贾赦=假色,贾赦就是假好色了?而实际上贾赦=好色。那么贾政=正经也就是自然的了。

贾政最大的问题是在于不知道教育后辈的方法,不能对子侄辈有所真正地教导。他有父亲的权势威严,但是没有做父亲的方法。或许他曾经教育好了一个贾珠,但是他对于宝玉实在是没有一种好的教育的方式。他恨宝玉耽情,又有些喜欢宝玉的才情;他曾经想让宝玉走科举仕途,但似乎又放弃了。他想有所为,而又不知道该如何去所为,这是贾政的毛病所在。

所以将贾政的形象固定在刻板、严厉、不近人情,未免是太轻率了。



红楼梦人物微论-贾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