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瞎比比】由超级小桀事件衍生的胡言乱语

2023-08-22 11:49 作者:木の葉景天  | 我要投稿

首先声明,这是一篇没有任何营养的文章,仅是一些严重睡眠不足状态下的胡言乱语。 有很多瞎比比的内容想说,尤其是最近的小桀事件之后。 我尝试录视频,但是发现我有一种对着屏幕根本无法开口讲话的绝症。正好现在漫长旅途中有的是无聊时间来瞎比比。 小桀翻车后,事件还在不断发酵,他的“人设”在迅速崩塌。 对于“超级小桀”这个网络账号的评价大多数人都分成2部分,翻车前和翻车后。翻车前他是长沙斯塔克,翻车后他是噶韭菜的段总。但是对我来说,翻车前,他是“超级小桀”,翻车后,他还是“超级小桀”。什么意思呢,我想表达的观点,就是希望大家看待网络上的账号,不要带有“人设滤镜”。在翻车前,我为他以往的那些“事迹”点赞,但也仅此而已了,很多事情经不起深究,我们都只是网络上的观众,没有必要也没有精力去对每件事深究。对事情的表面做出评价即可,不必因此对背后的人产生滤镜。翻车后,我依然对他以前的那些事迹点赞,哪怕他只是挂个名或者为了名或利,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确实是好事,也不必因为翻车而全盘否定。 此次的小桀事件,我个人认为最核心的问题并不是噶韭菜,其实最大的问题出在他的直播回应。他在宣布开店,做表达和宣传的时候,所有的核心观点都是一个,为什么他的店能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为什么这家店值得信任,是因为他的专业,因为他专业,所以他能给出最合适最值得信任的方案。而在直播回应的时候,恰恰暴露了他的不专业,被称为灾难级的公关,然后开始迅速崩塌。大家开始发现,原来斯塔克的“专业”是一种人设。 人设是一种严重带有欺骗性的东西。形成人设的原因大概有2种,一是对方主动立的人设,他会主动告诉你一些关于他的信息。但是往往这样的信息,会只提其然而不提其所以然,他会告诉你辉煌战绩,但不会提及里面的具体信息和过程。 举个反面例子,小米的老板雷军,他就不立人设。在演讲和书里他不说有什么辉煌战绩,只告诉你踩过哪些坑。外界对他有了“学霸”,“天才程序员”这样的人设滤镜,他主动站出来解释具体是怎么做到的,方法都告诉你了,你照做的话你也可以。都是一些凡人都可以尝试的方法。 人设滤镜的第二种原因是没有主动立人设的情况下,被动的被你戴上了人设滤镜,例如你觉得某人是超人,是天才,有超能力等等等。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也许他做这些事情或者做到这些事情只是因为很简单,很基础的想法和办法,但是这些信息并不存在你的认知里,所以容易对他产生人设滤镜。 但不论是什么原因产生的滤镜,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滤镜都不该去轻信,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叫“先让子弹飞一会儿”,其实不只是子弹,哪怕天上飞的是鲜花,我们也该让他飞一会儿。 小时候,我也很容易给别人带人设滤镜“这个人做这件事一定是出于什么原因,他一定是有某种能力”,甚至企业单位做某个决策也一定是因为某个原因。但随着长大以及身份的转变,我接触到了更多“背后的真相”,真相往往简单,基础,而且超出我的认知。世上的事往往都是用很简单的方法来解决看起来很复杂的问题,只是你不知道或者你没想到而已。 如果哪个人告诉你,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用了你难以企及的能力,并且也没有太多细节可以透露,那么我们听过就好,不必太在意。 洋洋洒洒这么多字,肯定不是为了说超级小桀,到头来绕不开的就是说到我自己。 我上一篇瞎比比的专栏里说“我现在愿意出来回应,因为有了在意的事情” 今天就来说说这个事,顺便也聊一些“争议”。 上一次是7月初,又出现了一些对我的争议。我本不在意这些,但是看到那些内容我忽然感到一丝丝的害怕,我不是害怕对我的攻击,但是我非常怕“有人为了我上去对线”,这件事听起来非常可笑对不对?我也觉得很可笑,我何德何能,但是我真的见过。包括日常的互动数据,我也有一丝丝的担忧。对我攻击抹黑,或者带上负面滤镜的人我觉得挺好的,这是他们的一种生活。但是对我有“正面人设滤镜”的朋友才是我担忧的,这绝非我所求,甚至我都不希望你来看我所有的视频,为我所有的内容点赞,仅仅是因为这是我发的内容。 大家看到,我发的内容涉猎非常广,这些仅仅是我个人的兴趣而已。如果恰巧有你也感兴趣的内容,你来看一看,点个赞即可,投币都不需要。 8000粉的我和200粉的我是一样一样的。你我之间的区别并不是“我做内容,我有粉丝,而你是个素人”,我们之间的唯一区别是,我把时间精力用在了乱发视频,胡乱比比,而你把你的时间精力用在了其它你更感兴趣的事情上,要是你来做内容,发视频,一定做的比我好。所以我不值得任何的“正面人设滤镜”,我只是一个比你更普通的人。说的极端一点,你可以喜欢任何网红明星,但是对我不要有任何“特别关注”。 接下来说说我自己。一年来,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好像我除了“不在意”以外,没有发表过其它感想。但是到今天这个样子,我如果还绝口不提,好像也对不起大家,不管是支持我的人还是反对我的人。 (本文通篇废话,下面的内容更是辣鸡,不建议浪费时间阅读) 我开始乱发视频的初始,我的老家,处于一种人尽皆知的“居家办公”状态。那时候发现了有这么个事情可以干。但是在那个时候,我的账号,或者我本人,在这个平台上处于一种婴儿蹒跚学步的状态,几乎没有粉丝,做着各种尝试,在这个阶段也发生了一些“争议” 第一个争议,撞车。从前的阿比有一个规则,同样的视频,一旦有人发了以后,别人就发不出来。也就是“先发优势”,那我都“居家办公”了,妥妥的“先发优势”,观众是没有感知的,是无法想象,当时“某个圈子”撞我车撞到怎么一个天昏地暗,这成了我被记恨的第一桩“原罪”(当然,只要对视频稍加编辑就能避免撞车,但是,仍然。。) 第二个争议,烂钱。我最早看到这个说法,是由于我视频的标签里加了“投稿活动”的内容,参加投稿活动可以拿钱。天地良心,但凡是那个阶段投过自制视频的朋友都知道,那个标签是自动加的,除非你手动删掉他。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还有这个东西,后来知道了也懒得删了,再后来阿比取消了这玩意。 第三个争议,“自制”。这是第一个“广泛性争议”,我唯一回应过一次,在动态里说“是为了更快的把视频发出来”。这听上去是无稽之谈,或者强词夺理。但这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我过去从来没有时间来详细说明,今天来简单说说。这件事最初还是始于“撞车”,偶尔我也撞别人车,只要对视频进行编辑就能过了。但是编辑过的视频还是“转载”吗?因为大家知道转载是需要填“原视频”的,编辑过的视频就不存在原视频了,这是我当时的概念。后来在与朋友们以及阿比的沟通中,我在不断调整和探索“自制”的边界,我认为规则是阿比定的,阿比拥有最终解释权,他说算就算,我当时在探索他的边界。今天回过头来看,当时的探索学习对我今天很重要,因为我清楚的知道边界在哪里,但不幸的是那些视频观感比较差。 儿童节,我们的“居家”结束了。公司处在比较混乱的状态。我上班也无心弄视频,有些视频想发,但是没有时间,怎么办呢。其实用“自制”的方法是最节约时间的,而且不用动脑子。大家知道,投稿的时候,默认的类型是“自制”,如果投“转载”,需要手动选择,而且要手动填写来源。用手机投一个视频,在“转载”和“自制”上多花的时间至少40秒,我编辑导出都不需要40秒。但是现在回过来看,那些视频可以说“体验极差”。这个阶段随着秋初,公司逐渐稳定,我的心态也稳定了下来,上班不再想着发视频而告一段落。 下一个争议(不好意思争议有点多):关于泥草分家的标题,这个有点复杂,我后面一起说。 去年夏天有个小插曲,我曾经动态回应过一次,我开头第一句说“就算粉丝掉光也要说两句”。当时说这句话有一个前提,我对我这个账号预设的粉丝上限是700粉,我觉得如果我有700个粉丝就算满分了,如果有1000个就超神了。而当时好像有1600还是1700左右,我觉得我何德何能,这样的关注度本来也不是我应得的。 去年深秋,我的心态有了转折。我发现我这个账号的关注度远不止“粉丝”,这个关注度已经远远不是我可控的了。除了可见的粉丝之外,还有太多太多“路人”,“黑粉”在始终关注你。对我来说不在意你对我的看法,但是只要你来看我发的视频,就是观众。在这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之下,我再也不可能说“反正这是我的账号,我想咋滴就咋滴”这样的事了。 罗翔老师说过一句名言我记得非常深刻“我们被动的登上了并非我们自己选择的舞台,我们能做的只有扮演好上帝安排给我们的角色” 再后来,相安无事,直到“菜鸡互啄”的事件,那纯是个意外,但是我现在很感激这场意外。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意外发生后我的心里状态,也是我“皮厚”的原因。 视频发出来,引来巨大争议,这当然非我本意。我问了自己两个问题,第一,大家理解的这个意思,是我本意,是我的初心吗?不是。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不是的话,以后我能不能避免发生这样的问题? 我“皮厚”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来自我对自己“成长力”的信心。摔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从中什么都没学会,并且因此反复摔跤。 “菜鸡互啄”事件发生在1月,其后的半年时间里,我基本上每个月会把这件事拿出来反思一次,每次都有不一样的心得体会。直到7月份争议的时候我看到了某个言论,下了最终的结论,反思算是结束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总结。 这件事和“泥草分家”异曲同工,甚至和“自制”都有点像。因为我急于把视频发出来,在起标题的时候脑子里很感性的灵光一现,我就这么发出来了。但是我并没有把“这道灵光”具现化,没有叙述清楚,甚至“这道灵光”在不完整的情况下是带有歧义的,但是由于急着发出所以没有审视和思考这些内容。这是我的结论。你说以后一定不会再发吧我不能保证,但是至少从主观上我一定尽量避免。 至于其它的,什么写错字这些(写错字的内容在被指出后没有不改的),还有那些恶意揣测乱扣帽子的我就不说了。 潜在的质疑,专业性。我声明一下,我发的涉及任何文化的内容,我都是圈外人士,初学者。我渴望任何在弹幕,评论区,或者您自己的账号里指出我内容的错误,不足,和欠缺。我不希望看到“他简直就是一派胡言”这样的评论,而是说“他简直就是一派胡言,正确答案应该是。。。”我能做的仅仅是在自己的认知范围里,尽量不“故意胡说八道”。 朋友们无法想象我每天收到一些什么评论,私信和关注。看上去是8000个粉丝,实际上甚至有许多“把我拉黑”的朋友都经常来看我账号,美其名曰“我取消拉黑监视一下”,甚至有的被我拉黑了还发条动态“你以为拉黑了我就看不到了吗?”。我再重申一次,我对任何人没有恶意。不管你们对我是什么态度,我都不希望辜负你们这份关注。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朋友在动态下面评论,对我的“争议”如数家珍。我惊呆了,我自己都记不得这么多事情。对于这些我除了尽己所能以外,真的无以为报。我很认真的说,这不是反串也不是阴阳,你们对我的关注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让我受宠若惊。我真不值得浪费大家的时间精力。 以上是4000字的废话。希望你没有浪费宝贵的时间看到这里。 如果你看完觉得,这人果然狗p不通。那没有问题,很好。如果你认同本文所述,那么也仅代表你认同这些文字而已。我再重申一次,我不希望获得或者加深你对我的“正面人设”滤镜,这会让我亚历山大。 哦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争议,今天一起聊一下。就是之前发了一条动态说我开话题了,以及那个中文马名的翻译表。争议我就不回应了,说说为啥要干这两件事(当时动态里说写了很多字,太长删掉了,现在我把他补全。) 第一个是开话题,为啥要开话题。最初源于朋友们的私信,我经常收到私信问“阿婆主有没有赛马群啊”。我是个老网虫,我见过也开过非常多的群,几百人的很多很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一个走向“一群相同兴趣爱好的人,想要有个家庭,建个群,很快就满员了,200人甚至500人,热闹非凡。时间一长,大家发现,还在活跃的就剩那几位,而且话题也有很多人听不懂,跟不上。”我没有时间打理群。我不希望一个充满热情的萌新后来被社群边缘化,或者把别人边缘化。我认为比较好的社群形式是贴吧或者超话,你想看就来,可以和很多人交流,随时可以走,也没有心理负担。同时,我也希望这个贴吧或者超话不要在站外,大家还要另找根据地。话题,能不能当超话用呢?目前看来是不能。但是今年阿比做了很多肉眼可见的改变,目的也很明确,所以我相信话题的限制会逐渐开放。我们要对阿比有信心。而我当时也说的很清楚,我开话题只是做个示范,并不是希望大家都来我这里(结果这话题阅读量都快100万了,吓呆我)。可喜的是自那以后,阿比上关于赛马的话题貌似更多了。希望大家可以更多的尝试把话题当超话来用,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话题里发表,都可以找人问,可以在里面聊天,不要把话题变成阿婆主们扔东西的地方,那样就没有意义了。 马名表。我当然知道某网站的这个表格,但正是因为不全,不新,不好用我才自己做呀,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新有啥问题么。这个表格我知道没什么人会用的,绝大多数人也用不到。其实初衷是给我自己用的,我自己做内容的时候需要这样一个工具,整个网上都没有,那只好自己来了。做都做了,不如分享出来,哪怕帮到一个人,也算是功德一件是不是。 5300字。废话说完了,再说一遍,不要对我特别关注,不要有期待,不要对我有正面滤镜。有意见和建议欢迎弹幕评论私信。也欢迎攻击+建议的人。但是不欢迎只攻击不提建议的朋友,这属于无效攻击,谢谢。

【瞎比比】由超级小桀事件衍生的胡言乱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