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南虫记·楚雄·紫溪山·20181006 (3)

2021-12-27 16:30 作者:刘大鸭蛋  | 我要投稿


昆明蝎蛉 Panorpa kunmingensis

    十几年前才被描述的物种,不常见,目前有记录的产地是昆明周边。

    国内的长翅目研究得还不是很充分,所以至今仍然有人在做。

叶蜂属 Tenthredo sp.

    独特的种类,背面有连续的三角形黑色斑块。也有可能是叶蜂亚科其他属。

    虽然某些夜蛾科幼虫也有三角形斑块,但方向是相反的。

大曲叶蜂属 Macremphytus sp.

    存疑,这个幼虫的形态过于诡异,目前我能确定的就是它肯定不是鳞翅目。

    这个时候其实应该把它养起来,但是相比于蝴蝶乃至蛾子,养叶蜂很难让人提起干劲。

束姬蜂属 Cratichneumon sp.

    存疑,有好几个属都有这种配色和体型的种类,我根据分布和整体印象选择了个人认为概率最大的一个属。

    本种在当地较为常见,我见过多次。

黑盾胡蜂 Vespa bicolor

    当地常见种类,白天活跃,难以靠近拍摄。成虫喜食花蜜,多见于牻牛儿苗、蓼等植物附近。

    本种在国内分布较广,存在一定的种内分化,但总的来说特征明显,不难辨认。

驹地蜂 Andrena delicatula

    存疑,前胸背板的被毛长而直立,很有地蜂属的感觉。

    不过准蜂科的某些种类也有这种被毛,但准蜂科采集花粉的动作似乎不是这样的。

黑塞哥维纳沼大蚊 Limonia hercegovinae

    有可能是近似种,但可见的特征都很符合。

    这个物种在欧洲的分布比较广泛,但是亚洲没有记录。不过,这个系列已经出现了很多疑似外来物种或者新记录,也不差这一个。

裂尾隆菌蚊 Rondaniella schistocauda

    存疑,但肯定是蕈蚊科,本种翅脉非常独特,一度让我摸不着头脑。

    云南温暖湿润,蘑菇很多,为蕈蚊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灰长鬃食虫虻 Nusa grisea

    存疑,图中个体背面的灰色毛被似乎比模式标本浓密不少,不知道是标本保存问题还是个体差异,也有可能是个近似种。

    中大型种类,对人类无害。

灰带管蚜蝇 Eristalis cerealis

    常见种,南方个体明显比北方个体大,这个现象也被称为变温动物的反伯格曼法则。

    后面几期还会出现另一种神秘的管蚜蝇,到时候再说。

丫口同脉缟蝇 Homoneura yakouensis

    翅后缘的斑纹比较有特色,不容易认错。

    产于云南,但云南有好几个丫口村,不知道模式标本是从哪里采的。

黄毛膝芒寄蝇 Gonia klapperichi

    膝芒寄蝇是一个骨骼精奇的属,它们的眼距极宽,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最近备受争议的某部电影。

    成虫访花,见于多种植物上,但似乎特别喜欢香青。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

西南虫记·楚雄·紫溪山·20181006 (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