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林奕含脸书&博客(二)

2019-07-03 10:33 作者:balon07  | 我要投稿

转自豆瓣 https://www.douban.com/note/715929519/ 

作者 无糖燕麦


318 ·

 

回学校找芳明老师

 其实也只是老师课堂上一个头颅

 但老师说的

 「我从未轻许任何人,妳是少数我期待的学生之一」

 失学孤身写作的时候这话一直像镇纸镇着

 我嘻嘻哈哈,老师说我精神好

 我说我对老师亦无需隐瞒,我最近状况甚差

 老师是温厚人,在他的脸书没写

 但当下老师马上问了:是hyper

 我答对,心中有一种被知己的幸福

 然这己又如此残废,幸福中不得不蛀满了疮洞。

 从百年楼下山,本来要写稿

 却趴在书上呜呜哭了

 &人家看我精神不好的时候我在郁期

 看我精神好的时候其实是躁期

 我真觉得被自己的身体困住了。

 我其实好喜欢过节

 星期四生日

 刚刚好小丽子也要回诊

 我们便约在医院

 ——就像精神科的门诊间是全台北最适合庆祝生日的地方一样。

 在逼仄的诊间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对楚楚说:

 医生,我答应你,不会自杀,可是这个,这个真的好难啊

 

林奕含

 

316 ·

 

女人迷 womany.net

 

·

 

之前女人迷的采访出来了

 Abby聊小说的过程中,她的细心与真心,我实在觉得自己何德何能

 有点像小安说的,卖书没有个顶点,但沿路会有收获吧。

 总之我很感谢Abby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我的痛苦不能和解 专访林奕含:已经插入的 不会被抽出来】

林奕含

 

315 ·

 

上礼拜天有迷你讲座

 真心谢谢所有参加的同学

 也谢谢好辛苦的公册工作人员,还有辛苦的姵妤和最最辛苦的小安

 还有与我说贴心话的、送我小礼物的、仔细阅读提出疑问的同学,非常感谢你们。

 

但我说得不好,怕造成误会,说明一下

 讲话的部分

 前半段讲的,与「大的」观念连缀,这完全不是误读

 宜文前辈、亦绚老师的推荐书评都非常精辟

 只是我看许多人望那儿想远了,便想拉回来一点点,贴身一点点。

 而后半段讲的,前辈作家所谓「文化精英的想象」和「纯文学的崇拜」

 则真是误读了。

 我这人有些地方有些低能

 重考上政大,才第一次学会用洗衣机

 或者一直记挂着想成为大志的支持订阅户

 但疙瘩的是我从没有进过邮局哪怕只是寄一张明信片

 订阅又要划拨

 我害怕非常

 不只是怕被人调笑

 而是我总觉得有关我在,然而并不「在焉」

 作弊一样长到现在这事会被人家说破了。

 关于前辈作家也有点这意味

 我原本其实想把误读同安眠药一齐吞了睡一觉睡过去的

 ──无论如何感谢所有愿意花时间阅读这书的人,真的。

 

 讲话部分约十七分钟

 剩下是呆呆的朗读,大家自己斟酌,谢谢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性暴力伤势反复绵延,绝不是快狠准的一次事件 | Readmoo电子书

【李国华算不上风流渣男,就只是个犯罪者 | Readmoo电子书】

林奕含

 

314 ·

 

最近身心甚恙

 本来排好床位这星期四要住院

 前天的讲座也是外衣外裙作为灵魂的支架撑着的

 但是 好难得约到大前辈可以对谈

 不可以爽约

 只好跟医生说不能住院了

 上一次住院是二十岁

 带了一公尺书

 看完了

 竟还不能出院

 只好从头再看一次。

 我总是躲在书后面

 而且更多的是物理地躲在书后面。

 总是那样

 同学直接把公式背起来开始解题时

 我酗着昼夜自己导公式、常数

 本来看考古题拟答抽考五篇的左传

 砖头书我从头点起

 2016我本来要背完一本辞典

 因为写小说搁下了

 最近又拾起来

 或者精神耗弱的时候连续看八小时台大在线课程

 我是如此无聊 又如此幸福

 但我的人生好像因为不停绕远路

 以至于绕过了自己。

 就像伊纹的脸给一维的婚戒刮的

 太明白的象征修辞再惨伤都难免有一种滑稽

 星期四是我二十六岁生日啊。

 

林奕含

 

312 ·

 

出门准备讲座 竟发现包包里有两双脏袜子

 可以在自己的辞典添列:

 精神耗弱者:「包包里放着两双脏袜子的人」

 现实里没有现实 才写作在文字里找现实

 打起精神想写精神病的时候

 总觉得不若躁狂时写诚实

 总觉得像卖血

 

林奕含

 

39 ·

 

崩溃

 的时候借宿美美

 盯着她的药篮子看

 「没带药,睡不着。虽然我吃宜眠安,可是妳可以借我吃两颗史蒂诺斯吗?

 因为知道我是认真的 所以我们笑得如此大声、快活

 没有药效盖在身上 一夜啼哭癫痫

 感觉得到旁边的她瘦小的

 睡得极不均匀 极浅极碎。

 一个人的时候大哭着 「我好想死」

 电话那头她说 「我知道,再撑一下下就好了」

 挂上电话她传了简讯

 

伤心的时候记得吃饭睡觉两件事

 不要忘记我 不要忘记小说 电影

 坚持一点点 就好

 

太伤心了

 连香蕉都没有力气咬断

 生病它不只侵蚀 不只变成我们的人生

 它变得比我们的人生都大。

 

林奕含

 

37 ·

 

3/12,这星期天,晚上七点到九点

 在公共册所有小小的朗读活动

 但是我嗓子并不好 请大家千万不要期待

 突然想到我国中的时候是练演讲的

 参加台南市比赛抽到的题目是「我最欣赏的名人」

 讲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理查德德费曼

 啊也曾经是一个梦想着当科学家的女孩

 怎么就跑来写恐怖小说(?)了呢

 

【花之朗读】

林奕含

 

36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要二刷了。

 二月初刚出版的时候成天叫卖

 自己觉得尴尬非常

 像穿了一身不合身的衣服。

 国际书展讲座前很疙瘩

 不知道为什么现今写文章的人都同时必须会说话

 天天牙龈下体流血

 讲完了 血也停了

 &我很迷信「一本书最佳的表达方式就是书本身」

 觉得作者受采访、上讲台都画蛇添足

 销量这事亦然

 卖不好我肯定要黯然的

 可是卖得好又代表什么?

 卖多少才算好?

 后来小安跟我讲

 写书的目的是被看见

 在资本主义下被看见只有卖书一途

 &卖书便不免许多枝节藤瘤

 所以重要的是在途中不断检视自己的逻辑是否一致

 是否曾经把手松了?

 

这阵子接受两个访问

 认识了美好的人

 自己积攒一生几乎像鬼森森瘴疠的东西

 被仔细、反复阅读

 被提问进而承认

 那真的是连污潦都娇滴滴羞答答──滴滴答答的时刻

 像一种超现实、精神上的滤芯

 肯定是好的。

 

林奕含

 

36 ·

 

嗨~我又来当林奕含的小编了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在Readmoo有电子书上架了喔

 习惯电子书的同学可以去购买~谢谢

 然后设公开的心得我都有仔细读喔,嘻嘻

 购买连结:https://readmoo.com/book/210068506000101

 

林奕含

 

36 ·

 

高二还是高三的作文比赛

 题目是「我的休闲活动」还是「我最喜欢做的事」

 

当时觉得自己写得简直太好了

 发榜,第一名取一个,第二名两个,第三三个

 我是第三名的最后一名。

 永远记得布告栏前的油墨甜味道

 把自己钉在地上,看前五名的作品,这许久

 班上的国文老师说,有个评审老师找我

 那老师,且唤她小新老师吧

 我和小新老师站在红砖楼房的二楼,老师攲在灰泥阳台上

 台上有小家碧玉似的盆栽

 老师先跟我说了「作文比赛的期待」

 然后说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句子:

 「彗星般的天才」

 「二十年没看过的文章」

 「我找妳不是想要妳以后成名沾妳的光」。

 

而我好冷

 因为不知道会被带到这样的高处,没有穿上足够的衣服

 全身整齐,却显得裸露

 山的远处有巨人呜呜吹着风

 语言之风没有护照,也不受检查

 风压瘪我的前胸,吹饱我的制服后衫

 像我背有很多秘密的行李

 风挟着甜蜜的金沙,点点滴滴螫在我身上

 我浑身闪闪发亮,像痛快地出了一身汗

 光凭着风

 也可以判断巨人的上一餐是富含糖分的菜根或是油亮的阔叶树叶子

 

现在知道我配不上那些词句

 但没有少女会拒绝就算是不合身的赞美的。

 

那一次,不知道为什么,很自然地写了言情小说

 「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想你」

 我「把自己站成一株亭亭的水仙」

 而你「在图书馆,把我压在一套胡适文存上吻我,吻到胡适都震动。」

 想起来很幼稚,但幼稚的事多半是可恋的。

 

林奕含

 

34 ·

 

妈妈曾经买给我一只熟睡的羊娃娃

 不知怎么我有点爱上那小羊

 觉得她软软团团在那里虽无能然而是全知的

 偶尔对她讲话也说了

 "男生都不好,妳不要长大,结婚"一类话

 给她换棉花我总说是动手术

 有了小羊我便再不吃羊肉了

 一次妈妈用浓茶的语气说了:

 「妳就是一喜欢就喜欢过头。」

 听了亦不觉自己病。

 

我从前非常喜欢少女时代

 念政大住宿睡下铺

 逼仄的单人草席子

 少女时代一出新单曲、专辑

 我总隆重地把海报贴在上下铺之间的墙面上

 少女一排站开 美艳而清白 无懈可击却如此亲切

 她们的表情是烟火、是旋转木马、是香槟瓶塞连着沫飞出去的慢动作

 床旁边就是书桌 没有买书架

 小说、原典、论文扶上去砌了三层

 我几乎不出席课堂 亦不是值得说嘴事

 一来吃药早上爬不起来

 二来头痛太剧 畏声畏光

 三来间或听见风言风语 实在对人类懒散了

 但我其实念书甚勤

 老师开的参考书单都读

 三本或三十本

 韩柳古文选读五篇的课便买韩昌黎柳宗元文集注读完

 一手抓不住的左传史记考试虽不考也从头点起

 渥在床上画重点 无限地画

 画到深夜寝室熄灯 就着台灯画到清晨

 大一修栋梁的楚辞 大二修栋梁的史记

 小小的老师在长长的黑板画出屈原一生的山水

 一流汉北二放江南三入洞庭四投汨罗

 升大三精神病复发 无法参加期中考

 在系主任办公室被羞辱

 很快被二一 有了休学念。

 

我跟美美认识的场面很有象征性

 进系馆时她一个人小小的 无数的空椅子包围她

 原来是她没有参加迎新新生营 我也没有

 (就是那个传说中不去会被排挤的东西)

 后来我们要好了

 一次她午餐时说

 "今天有个系上学姊问我知道林奕含吗,说妳风评很差。"

 我问名姓,并不认识。

 系上有许多人不可思议我喜欢少女时代

 "她们不是都整形吗?"

 "不就韩国洗脑歌"

 甚至 "读那么多书,为什么会喜欢"

 这些话 连带「风评很差」想起来

 我觉得人真是下贱。

 

影印带订书针的论文成破扇从桌上读到床上

 新洗晾着的内衣左胸右胸合吻像蚌 裤袜像脚的影子

 看着少女时代的壁纸 我总想这四个字:蓬荜生辉。

 后来Jessica退团 伤痛非常

 点开只剩八个人的东京巨蛋演唱会听出道曲

 每天看一遍哭一遍

 &想到妈妈说的「妳就是一喜欢就喜欢过头。」

 才发现在有口无心的所谓社会里确实是我太容易动情。

 

休学前有同学告诉我:

 「栋梁老是说上学期有个同学写司马迁跟大江健三郎那篇报告」

 是的,老师,看着你,我曾经想我就是要成为这样的人

 但是我办不到,我又办不到了,我总是办不到。

 

林奕含

 

32 12:00 ·

 

私下有些好朋友截了她们墙上好友的心得给我,心得隐私设定都限好友,但我一回头查,那些好友墙上往往又晒着人人可观的各式书的心得──所以说,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很害羞吗!

 

知道自己写的文章被敬重的前辈阅读,甚至,感之动之,那真的很激动──谢谢房慧真。

 

林奕含

 

31 ·

 

我永远不能自由了 因为我太喜欢烦恼了

 虽然我的体质不适合烦恼

 就像喝咖啡会头痛、心悸

 但每次看到咖啡

 总是喜洋洋地 一派天真地去喝

 苦涩的银蛇溜滑进身体 舌根愉快地叹息

 咖啡像一个拒绝保险套的男孩

 妳总是原谅他 同时原谅自己。

 喝完十分钟

 太阳穴爆发了屠城轰炸 而胃里有一只湿冷小动物在哀鸣。

 为什么世界上激情就那么短暂 痛苦这么多?

 

卡谬说 白天与夜晚的思考 内容与方式 本来就不同

 脸书是白日我 小说是黑夜我

 或是昆德拉说的 「诗的夜晚,散文的白昼。」

 

林奕含

 

226 ·

 

有些文人和觉青

 或骂国民党民进党 或半损半赞朋友突发奇想

 用「精神分裂」

 我真的都非常讨厌

 在心里把他们过往无论多少高尚的话语打掉基石。

 

&还有新上映电影《分裂》

 演员称之为自我挑战

 不在乎实际患者暴力的比例

 任意妖魔化

 媚俗。

 又还有人称「经典」的希区考克《惊魂记》。

 

精神疾病并不浪漫。

 从前读中文系

 有同学说她为什么没有忧郁症呢?

 我没有笑 可是嘴巴一路咧到耳朵上

 那就像在心脏病患者面前说要是我的动脉偶尔也堵塞一下就好了

 我写精神病 因为那几乎就是我的全部了

 ——没有人会拿肝指数,血球,睡眠

 去交易区区几十百万字的灵感的。

 

林奕含

 

225 ·

 

今天跟可可吃饭

 我和B在上一节电扶梯上看见了可可的手蛇进她肩窝

 天冷,分不清她们谁的手插在谁的口袋里

 我笑说:哦,情侣装。

 她们笑说:不是啦,我们都穿这样。

 我立刻明白那我们的意思。

 她送了我找很久的上菜木盘给我,嗔她不懂,嘴唇嘟起来有吻的样子。

 

回家看了新闻

 有一个政府,政府里有一张纸

 纸上说:「同性双方必须以书面约定一人为夫、一人为妻」

 哑着跟B说:我甚至从未问谁妳们谁是T谁是婆。

 起身各自理家

 我看着B鬓角退潮消失在脸颊肥沃的区域,耳轮像听海

 可可也许正在她的屋里玩猫

 抬头看她时她也许不会想起海,珍珠,或许什么都不会想

 但我们没有任何不同。

 

林奕含

 

224 · 台湾 · Taipei · 台北市 ·

 

刚刚去电影院看完《她的危险游戏》

 伤虐非人

 眼泪憋了青筋血丝的长气欲死了才「啪」地冲破水面一样

 啊米歇尔多灾多难的温柔。

 除非伊莎贝雨蓓和朱丽叶毕诺许竞速演戏

 或是安哲罗普洛斯托梦逼麦可汉内克产电影

 这一部一定是我的2017前三名。

 

林奕含

 

223 ·

 

「新闻与旧文」

 

星巴克定价离谱,政治不正确,还难喝。我老去星巴克。我与星巴克,是世界上最接近「爱情」的关系。

 

 #字变小

 

林奕含

 

220 · 台湾 · Taipei · 台北市 ·

 

一开始总是那样。

 我是汤汤的读者,不妨也叫作粉丝

 送了交友邀请给汤汤,竟被答应。

 不知道什么时候

 汤汤开始按我的动态和网志赞了

 我从来没有写文章的朋友

 出版前,所有所谓文章也就是在痞客邦上顶多五百阅览的千字文

 看到同辈上杂志、得奖

 我总是想起小时候作文比赛落榜

 站在学校公布栏前看影印的、前三名的稿纸

 脚钉在磨石子地上,这许久

 心里想:

 「为屈原哭。她说谎。大家喜欢说谎的文章。」

 

但是后来我的五百个人里有汤汤

 每次她按我赞

 我亦不敢在脸书上就抓狂起来

 只是默默想象着

 她有五万追踪者

 这一个赞像舞龙舞狮

 或像红楼梦里贾母起身欲行,后面有浩浩汤汤的人的尾巴。

 

跟汤汤当脸书好友这几年

 我的本帐很废

 是那种爱晒瞎妹照、时不时发自杀文的

 自己都不想跟她当好友的人

 去信跟汤汤邀推荐

 她说「我也是妳的才华的读者」

 想跟她谢谢,谢谢我瞪酸了眼球看她的时候

 让我知道她也一直在看着我。

 

{ 汤舒雯

217 · 美国 · Texas · 奥斯汀 ·

为一本书写了推荐语。其实我并不认识作者奕含,我对她的认识并不比一般读者多。只是看见年纪比我小的人有才华,我很容易心疼。

 在这千篇一律的世界里,一个台湾年轻人的文学其实不必完美,但只要让我看见一点的「不一样」,我就觉得可以充满希望。而奕含的文字很不一样。

 知道她也是与文学深深互相需要之人,我想衷心祝福她的写作事业。

 奕含写给我的信里说:「如果您能为这本书推荐,这本书的命运一定会不同的。而我相信它值得更好的命运……」回给她的信里我则说:「即使没有我或其他人的推荐,这本书有着很难掩藏的光芒,也会有很好的命运的,请妳自己也一定要对它怀抱信心才好。……期待未来在写作的路上一起同行,我们都不孤单。」

 真心话。}

林奕含

 

220 ·

 

烦死了,月亮杯才不会让女人受伤,会让女人受伤的是男人。

 

 #字变小

 

林奕含更新了个人简介

 

219 ·

 

第一本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已经上市。

 

林奕含

 

217 · 台湾 · Taipei · 台北市 ·

 

书展新书发表会那日

 刚巧在表格上看到骆以军和童伟格、连明伟中午有座谈,座谈后有签书

 遂决意去堵骆以军

 鬼鬼祟祟谦让成队伍的尾巴

 如盐入水、水入沙,人散了

 我开始结巴,像我吃了太多的语言

 终于讲出口:我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作者

 

妳是作者?

 

是。

 

骆以军从座位上弹起来,像那种不知道自己记忆力超强的枕头

 

他的食指和双眼虚线延长了可以直指我的鼻头

 

「妳很变态!」

 

转过去看着童伟格

 

「她很变态!」

 

看向B

 

「她真的很变态!」

 

其实我只是无论如何要当面谢谢骆老师

 知道老师忙,跟小安邀推荐的时候都觉得无赖

 拿到推荐语的时候,那真的像得到了「迷你骆以军文学奖」一样。

 问小安我变态吗?

 他们说那应该是妳厉害的意思。

 但我突然觉得,就算是字面上的意思,我也很乐意哪。

 

林奕含 回复:骆以军有新书《胡人说书》喔,是推荐序集结~这本就是~

217 18:12

林奕含

 

217 · 台湾 · Taipei · 台北市 ·

 

  我永远记得高中学测发榜那一天,大概是中午,总之太阳很热烈。考前几个月连饭都不想花时间吃。那一天,等成绩单回教室,全班静得像一面脏镜子。同学拿成绩单回教室,第一句话是:全校只有一个七十五级,是奕含。大家转头来看我,眼神如蚁。旁边是河河,她推我一下:欸,是妳欸。那时候已经开始吃药。早上,成绩出来之前,发现忘了带药,请爸爸帮我送到警卫室。下午,知道了成绩,温吞吞走去校门口,白色信封袋上写着:「孩子,恭喜妳,太厉害了!」信封折着腰吐出药锭。咬碎,口腔麻麻辣辣。还没习惯那味道。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太好了,不用考指考了。当然后来还是考了指考。

   校长室有校长,校长秘书,有记者。第二天看了报纸,简直不可思议。记者写了:「排球队长」、「校刊主编」、「身高168」。明明他问我喜欢什么运动,我只回答他喜欢排球。他问我参加什么社团,我回答青年社。青年社在做什么? 编校刊。而且那年我身高只有162&我明白这个不停压榨学生的社会需要超级小孩来自慰,但那是两舌、是恶口、是暴语。

   这是上下交相贼。文武双全十项全能考满级分的超级小孩,放弃高学历勇敢逐梦的娇滴滴千金,这些故事如此肤浅、虚假,以致于必须量产,才满足观众的胃口。后来许多人说我闲话。每一次好朋友矜持地转述,我都在闲话中快速地老去。

 

林奕含分享了有河Book 的照片

 

216 · 台湾 · Taipei · 台北市 ·

 

啊,谢谢有河Book的分享。我自己写也一直哭啊。

 最近卖书不知所措了,不知道怎样从安静自闭地念书写文章的自己里面彻底地把叫卖暴露的那个自己拿起来收到抽屉里去。

 

林奕含分享了游击文化的直播视频

 

213 · 台湾 · Taipei · 台北市 ·

 

今天新书发表会

 谢谢辛苦的游击工作人员、书展工作人员

 也谢谢每一个买书的同学

 还有每一个跟我讲话的、帮忙推销书的同学,真的谢谢QQ

 直播影片讲话部分大约二十多分钟

 读完的、准备要读的、不确定是否要买的同学

 可以空下时间看一下喔

 

【改编自真人真事:房思琪被歪斜、错过的人生 | Readmoo电子书】

林奕含

 

212 ·

 

今天,台北国际书展,世贸一馆,读字沙龙

 晚上八点到九点

 有《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第一场新书发表会

 老实说我并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写字的人彷佛都同时要会讲话

 如果你愿意来书展买一本书、或是你已经看完了愿意再买一本送给别人、或者推介别人也来买这书

 可以顺便——真的是顺便——来看我一下。

 

林奕含

 

210 · 台湾 · Taipei · 台北市 ·

 

今天跟我的医生新学会一句屁话:「精神医学服务的消费者」。身为一个精神医学服务的顶端消费者,我常常对我的医生说:「医生你要保持健康,你的健康不是你一个人的健康啊。」

 &友情有时,爱情有时,甚至,亲情有时,而楚楚医生常在。 

 

 #同学们快去买书啦

 

林奕含在诚品书店敦南店

 

210 · 台湾 · Taipei · 台北市 ·

 

生病失学多年间有一年独自住在台北

 每天我都会走路去敦南诚品买书

 从耳熟能详的买起

 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不知道此后托尔斯泰、福楼拜、劳伦斯他们是唯一不会死当我的老师

 一日买了昆德拉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我读书并不快

 看完了隔天走同样的路去买了《可笑的爱》

 看完了隔天走去买《不朽》

 看完了走去买《生活在他方》

 就这样来来回回第一次看完昆德拉全集。

 那一年里荒唐的人、事遭遇很多

 跌撞着自残、自杀几次也又一度入院

 不愿回想的回忆胡乱扔在脑子的角落垛砌着养蜘蛛网

 只有每天走去诚品买一本书回去读扎实是美好的。

 

今天听说有朋友在诚品看见《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匆忙出门买了

 还是第一次摸到实体书

 它亭亭在那个平台上挺好看。

 

林奕含 回复:大家快去买吧~

210 00:55

林奕含 回复:大家不要坐按赞要起而买!快去买去买~

210 10:03

林奕含

 

29 ·

 

一定是知道我最近有「我只是林奕含的小编吧」的身分认同错乱,所以我老公基努利瓦伊的电影明天要上映了                     <3

 

 #字变小

 

林奕含

 

27 ·

 

写这书的途中固然是孤独的

 我从未得过文学奖、或在报章杂志上露出

 写小说也绝非必要之事

 每天抱着计算机上咖啡馆

 那只能算是一种欲望吧。

 后来投稿等出版社电话那真是痛苦的

 像个等待玫瑰花茎纤细的维管束斜面却只等到了蚊卵的花瓶

 本来有个大出版社要这稿子

 辗转又不要了

 我又回顾游击

 小安问我,我老实跟她说,觉得可能还是有大出版社要

 小安回了一句话,那话我直到现在才明白

 她说:

 「从买书、阅读,到真的理解,其实是很远的事情。」

 后来开始合作,B说我每次跟小安聊天的神采

 根本是热恋

 她像扒开word档的行与行

 我原本不确定是否拥有的所谓灵魂或才华的什么东西被她摸了一把

 遂真的存在了。

 

我非常喜欢逛书店

 大型连锁书店、独立书店、旧书店、复合式书店

 我总买到向B借钱,一面说:

 「买书不是花钱。」

 买完书,坐下来共一杯饮料的时候

 我会觉得我们俩住在珍珠奶茶之海的冰块群岛上。

 

后来恩霖跟我说:

 「最当初找出版社的时候,听到那大出版社要妳的稿子,我们都替妳高兴,只有小安很生气。」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在TAAZE读册也买得到了喔~

 然后这本书也是读册的选书!

 啊然后如果你愿意帮我分享这则书讯那真的谢谢你了~

 购买连结: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806649

 

林奕含

 

27 ·

 

2016年初看了电影〈索尔之子〉

 与广角讨论大屠杀的作品不同

 定睛讨论处理囚犯尸体、同是囚犯的「工作队」

 2017,今年初看了〈拆弹少年〉

 摄影机站在岸的另一端

 纳粹战败撤出丹麦后

 战胜国丹麦要求德国青少年徒手清除埋藏在丹麦海岸线的地雷

 不似过往检讨战争的电影引进爱情、间谍来煽情

 我是进电影院看〈摆渡人〉四周沸炸哄笑还自己缩在椅子里流泪的人

 这两部却难受到眼泪都流不出来

 我想战争那种极恶之恶之浓炼

 很像高中时学碳六十的结构

 由二十个正六边形和十二个正五边形构成

 「工作队」只是一小面

 「战胜国要求战败国的青少年除雷」也只是一小面

 每看见一个面都会让人痛到哭不出来

 我没有办法想象它是有一个结实合和整体的。

 

〈拆弹少年〉快下档了,还有一些场次。

 

 啊然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在实体书店是2/14上架,抱歉我是笨蛋RRRR

 

林奕含

 

25 ·

 

〈乐来越爱你〉讨论梦想的部分本来就超肤浅,它毫无疑问要当成纯粹的爱情片来看啊。

 

 #字变小

 

林奕含

 

25 ·

 

很想沉入深深的眠梦,好从现实生活中醒来。

 生病之后体认到

 所谓自由

 自由不是想哭就哭

 而是不想哭的时候可以不哭

 自由不是想我欲想的

 而是可以不想我不欲想的。

 跟小安说:

 「若不是稿子,可能又跑去自杀了吧。」

 亦非「艺术拯救灵魂」之类清高的论调

 仅仅像那年把书脊列队齐头立正了才吞药一样。

 

林奕含更换了头像

 

24

 

林奕含

 

22 ·

 

写《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时候就一股脑儿下去写

 老实说一直以来看的华文书极少

 因为生病自闭,所谓学习也就是关在家里读翻译小说

 也不知道外面的人在写些什么

 如果说写作期间那清高走骑楼觉得穿堂风都是对着我吹的

 写完了,索引出版社的电邮,一间间寄过去

 每天每十分钟重新整理一次收件匣的画面

 那真是没有对象的情人,只装着水的花瓶

 后来我对美美说

 那时焦躁得想去刺青,或多穿几个耳洞

 她问我刺什么

 我说当然是刺荷塔穆勒的「Herztier」,心兽。

 

后来有了游击,我们开始笑着讨论真要刺要刺在哪里

 我说我想透了,刺在侧乳下缘字母伸到背后

 爸妈不会发现,但真想露时候露得出来

 美美说手腕,可以戴手表遮

 又说耳垂后,可以放下马尾

 又说脚踝,可以穿靴子

 最后我们笑说干脆刺大腿内侧吧

 只有妇产科医生看见

 或者上游泳池妳拼命踢蛙腿。

 Herztier」,心兽

 那是荷塔穆勒的罗马尼亚共产暴政

 那是我的房思琪。

 

2/12,晚上八到九点在台北国际书展有新书发表会

 我没法说来喔来喔这样亲切的话

 因为实际上这决不是一本温柔的书

 如果来听听我讲讲这书,我想对于阅读会是好的

 如果可以帮我分享贴文,我真的也会感激的

 谢谢各位同学~

 

活动页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44346776005834/

 

林奕含

 

21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改编自真人真事

 我没有办法避谈

 &得知这件事 完全改变了我的一生

 当然我的得知和常人的得知不是一个意思。

 很多年行走坐卧都在脑中用书面体叙事、删刈标点

 选择去年写出来 没有特别原因

 只是终于找到了 说风格太浮夸 就说是说话方式吧

 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说话方式

 遂开始了每天上咖啡厅渥八个小时的生活

 跟美美说:「我开始写那个了。」

 没有认真写过长篇

 唯一的讨论对象是福克纳费兹杰罗

 有一种面对着看不见的巨兽单打独斗的感觉。

 美美每天问我要稿子

 回信粉红粉蓝熏衣草紫而错字是殷红地做了记号

 最隐约、埋在字与字之间的字她都看到了

 知道我写得痛苦、抽搐流泪敲键盘

 她比我还生气书里头情节,回信用红字写了

 「干!」

 又写

 「含,对不起骂脏话......

 一次她说了

 「我告诉人家,没有读过这本书便永远不会了解部分的我。」

 我很感激她。

 

今天要说的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博客来二月的十本选书之一

 跟很厉害的书摆在一起好害羞

 但是等2/7去实体书店摸一把再买也是没关系的~

 一直推销是不是超烦XD

 

林奕含

 

131 ·

 

我突然发现我对B做的最残忍的事情就是让他明白,身为重度精神病患的伴侣,他无论如何都无法使我真正幸福。

 于是昨天我们数了彼此感觉幸福的事情:1.他坐在饭厅看我煮饭 2.我苦思周末约会的打扮 3.看电影前吃鸡块 4.帮蛋糕拍照 5.我叫他闻今天的香水 6.公园溜滑梯 7.接到他下班的电话 一路数到一百......我并不真正幸福,然而我还是幸福的。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上了博客来的预购榜

 真心感激各位同学

 还没有预购的同学可以预购

 还在观望的可以等2/7,去书店摸摸实体书再做决定

 2/12在台北国际书展也有新书发表会喔

 

林奕含

 

129 ·

 

我的第一本小说要上市了,二月七号。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转述一本书、一部电影在「说什么」,这件事本身就违背我的美学观。它是一个关于诱奸的故事吗? 如果两个字就可以概括这书,我也不必花这多年写它了。说是第一本,其实始终是这一本。这是一个改编自真人实事的故事。从我吵闹着要「当作家」以来,每年每日暴食书本,疯写文章,其实全都只是为了能好好说出这个故事的习作。

 

 没能好好地推介自己,以下引前辈的文字: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具足了掷地有声的雏凤挺拔之姿。」──张亦绚

 

「这本书的书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传递的可能。」──蔡宜文

 

「这是个恐怖,耽美,像转动八音盒那样各部位小齿键,又像无数玫瑰从裂缝伸出,绽放的故事。很像纳博可夫和安洁拉.卡特的混生女儿。」──骆以军

 

「这本小说乍看谈论权力不对等之性与暴力,实际上更直指文学及语言如何成为诱奸与哄骗之物……显然不只是一本最佳新人等级的作品。」──汤舒雯

 

真的很感谢百忙中抽空的骆以军老师、汤汤汤舒雯前辈、蔡宜文前辈、张亦绚老师,不过这篇贴文他们大约看不到,再道谢怕显得矫情......

 

 说完一个消息之后我会引一小段书里的文字,希望这样能吸引你实践那消息。

 消息就是博客来已经开始开放预购了,一本书的价钱大约只是一顿比较昂贵的早午餐,那真的不只是划算。

 啊然后2/7以后各实体书店也会有喔~

 

   「李国华站在补习班的讲台上,面对一片发旋的海洋。抄完笔记抬起脸的学生,就像是游泳的人在换气。他在长长的黑板前来往,就像是在画一幅中国传统长长拖拉开来的横幅山水画。他住在他自己制造出来的风景里。升学考试的压力是多么奇妙!生活中只有学校和补习班的一女中学生,把压力揉碎了,化成情书,装在香喷喷的粉色信封里。其中有一些女孩是多么丑!羞赧的红潮如疹,粗手平伸,直到极限,如张弓待发,把手上的信封射给他。多么丑,就算不用强来他也懒得。可是正是这些丑女孩,充实了他的秘密公寓里那口装学生情书的纸箱。被他带去公寓的美丽女孩们都醉倒在粉色信封之海里。她们再美也没收过那么多。有的看过纸箱便听话许多。有的,即使不听话,他也愿意相信她们因此而甘心一些。

 

   一个女孩从凌晨一点熬到两点要赢过隔壁的同学,隔壁的同学又从两点熬到三点要赢过她。一个丑女孩拚着要赢过几万考生,夜灯比正午太阳还热烈,高压之下,对无忧的学生生涯的乡愁,对幸福蓝图的妄想,全都移情到李老师身上。她们在交换改考卷的空档讨论到他,说多亏李老师才爱上国文,不自觉这句话的本质是,多亏国文考试,李老师才有人爱。不自觉期待去补习的情绪中性的成份。不自觉她们的欲望其实是绝望。幸亏他的高鼻梁。幸亏他说笑话亦庄。幸亏他写板书亦谐。要在一年十几万考生之中争出头的志愿,一年十几万考生累加起来的志愿,化作秀丽的笔迹刻在信纸上,秀丽之外,撇捺的尾巴颤栗着欲望。一整口的纸箱,那是多么庞大的生之吶喊!那些女孩若有她们笔迹的一半美便足矣。他把如此庞大的欲望射进美丽的女孩里面,把整个台式升学主义的惨痛、残酷与不仁射进去,把一个挑灯夜战的夜晚的意志乘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再乘以一个丑女孩要胜过的十几万人,通通射进美丽女孩的里面。壮丽的高潮,史诗的诱奸。伟大的升学主义。

 

 最后,如果愿意帮我分享这则贴文、书讯,或是分享游击文化的贴文让我看到你小小的心得,我会很感激的~

 

完整新书数据 https://goo.gl/MhxeEA

博客来预购连结 https://goo.gl/G45xfc

 

林奕含 回复:啊,各位同学,实体书店要2/14号喔

28 18:43 · 已编辑

林奕含分享了图文不符的视频

 

126 ·

 

一起看完这支影片吧!

 

为什么,我们会指责受害者,而非加害者呢?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

林奕含

 

125 ·

 

报导出来之后追踪数暴涨

 一阵惘然

 不是被我自己的文字吸引过来的人我基本就没有信心的

 也无法装得可爱

 总觉得一天会被诬告诈欺那样。

 

美美是台北人

 前些天去了台南 还寄了明信片给我

 「我这趟来没有逛景点。经过台湾文学馆,想到妳写过以前妳放学会去。它不只是景点。」

 尽管我的人生是垃圾

 还是有人会把它拾起来。

 写作总之无非如此。

 

林奕含

 

124 ·

 

「出书?是兴趣吗?」

 「是工作。」

 「哦,所以是兴趣吗?」

 你耳孔望进去整个是空的喊了还会有回音吧

 世界上虚情假意已经这么多

 如果不是真的关心我

 拜托不要再问我在做什么了

 就是你们这些人的表情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尴尬

 

*还有看了报导说

 「果然是光鲜亮丽的外表和疾病的反差才能得到关注」

 你们怎么不跟系主任一起去旁边吃屎

 

 

林奕含

 

124 ·

 

&吴医师──5本书更理解精神疾病:

 「从事临床精神医疗逾20年的我还认为,小心翼翼为受苦的人们贴上「标签」,使他/她获得正确的治疗,以及应享的服务与资源,不正是临床医疗的真义?...杜绝浮滥诊断,救救正常人;保护神经多样性,欣赏不符常规之人」

 

【吴佳璇:救救正常人,也欣赏不符常规之人——5本书更理解精神疾病】

林奕含

 

123 ·

 

用两千元买到价值一万元的衣服

 成就感比写出一个好段落还高

 摸到质料的时候心想「干他爸的我是天才啊」

 

 #字变小

 

林奕含

 

122 ·

 

B上甜点店

 遇见一对情侣

 女的穿著奶茶色大衣 里面黑衣黑裤

 男的则黑大衣 奶茶色衣裤

 都戴着窄檐绅士帽

 女生是奶茶色的毛呢上镶黑色缎带

 男生黑色呢镶奶茶色缎带

 &两个人在那里走动像一对平仄极工整的对联

 落座时竟不是一人一个座位

 两个人挨挤在一个位子坐下来了

 小口小口吃蛋糕

 像是粉红色蛋糕极为烫舌一样

 他们坐在一起彷佛便分不清楚他她

 

 被雨水打成

 「天春增岁满干月坤福人满增寿门」

 那么美

 

林奕含

 

121 ·

 

在送印两天前跟小安呜呜又哇哇地说有想删的句子

 看着小安梳理好的版面句子像洗发精广告里女星的长发一样

 她说「好我会删」

 附上一个揍爆我的肚子的贴图

 我好喜欢我的编辑哦。

 

 #字变小

 

林奕含

 

118 ·

 

&我告诉楚楚医生 我找到一个词形容晚上的汗与抽搐了

 那就是「起乩」

 像以前愉快地告诉大学同学 我有phobia

 而同学还以为我在开玩笑

 ──那种最老套的说法:

 当妳能拿妳的疾病玩笑,妳就超越它了

 我当然还没有超越它

 但有时候 比如除夕的台北车站

 实在很害怕人群濡濡沫沫的味道

 告诉自己 讨厌这味道 当然不是不要呼吸

 而是多吸几口 快一点进入嗅觉疲劳。

 为这拥有庸俗的伦理教训的想法非常得意。

 意识是悲哀的开始

 对国家有意识而开启了对政府的失望

 对爱情有意识

 同时预见欲望的巨大、膨胀、颤抖、破灭

 好想回去只喜欢费曼 一往情深的童年

 生活的一切温柔都建立在机智上 都是随口说说而已。

 在日记上写:

 「荷叶之下有鱼/鱼之下有影子/鱼游出荷叶的影子/游出自己的影子/畸形的云/折腰的树/我尿尿到潭里/鱼以为那是暖黄的阳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林奕含

 

117 ·

 

&高喊「作者已死」

 遂胡乱超译、错解作品

 (作品,不是文本)

 跟匿名嘲笑性暴力的受害人

 再说「我在反串」

 那本质是一样的。

 很多人当成想象力的东西其实是精神上的怠惰

 那种懒像众人乘着精神的车流而他突然放开方向盘

 真的会伤人的。

 

林奕含

 

116 ·

 

今年有——至少——两个高中同学要结婚,我一直烦恼着没有合适的洋装,彷佛世界上没有癌,没有奸,没有精神病,真的,世界上再没有比出席婚礼的洋装更严肃的烦恼了。像蔡明亮那部电影的名字:爱情万岁。

 

林奕含分享了游击文化的帖子

 

111 ·

 

昨天跟海海吃晚餐。

 去年婚礼,她一路抱着我的长裙摆

 裙襬像个我和她的小婴

 坐在那儿,胭脂水粉飞舞的时候,她问我心情

 前一晚跟她们去喝了酒

 我说我只想睡觉。

 晚餐时,遇见中文系同学

 问我在工作吗

 一听就觉得空气结成酸豆乳

 海海便回答了:

 她下个月要出书了

 同学继续问是兴趣吗

 海海说:

 是工作喔

 同学继续问 所以是兴趣吗

 我突然觉得很累很累,说:

 是工作,职业,但是赚不了什么钱。

 同学走了之后我们相视而笑

 笑之中即使有原宥的成分那也是空虚的

 因为成见即使照镜子也认不出自己。

 对海海说 所以我出去都宁愿说自己是家庭主妇。

 

 游击文化赞主页

19 ·

「她写失眠、辍学、吞药、跳楼、死亡、精神病房的异质空间,一群为数不多但忠实的年轻读者,从部落格跟着搬家来到脸书,按赞分享。源自于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罹病失学后仍未间断,甚至成为唯一的『自学』方式,她并陆续动笔写下人生中第一部小说。」

「没有丝毫以勇气与信心与疾病搏斗的精神,站在激励人心的模范病患角色的反面,林奕含在精神疾病的幽谷中独自行走,继续在城市一隅修改稿子。一间独立出版社找上她,第一本小说就要出版。」

Misfits 04,即将出版,敬请期待。

转载附文:【成为一个新人——与精神疾病共存的人生-报道者The Reporter

成为一个新人——与精神疾病共存的人生

文张子午

摄影曾原信(特约摄影记者)

2017/1/9

&「如果今天婚礼我可以成为一个『新人』,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要成为一个对他人痛苦有更多想象力的人⋯⋯我想要成为可以实质上帮助精神病去污名化的人。」

身着纯洁白纱,女孩手握麦克风,一字一句清晰地说着,略显激动地,左手时而挥舞写满大纲的纸条。在这个为台上新人祝福的大喜之日,没有浪漫MV或欢乐的娱兴节目,新娘以精神病患的身份,描述多年来自己身上的痛苦与污名后,以此为结语。

背景音乐与杯盘声中,空气渐转凝结。

镜头带到主桌,母亲强自镇定的微笑僵成一直线,父亲脸颊肌肉收缩刻出一道道纹路,宾客坐立难安地顾盼,这些各领域事业有成的老板、医生、律师、贵妇,半张着嘴或垮下脸,有的摘下金边眼镜拭泪,不知所措。

20164月初,这段放在YouTube20分钟婚礼致词影片被媒体撷取,作成实时新闻在网络上流传,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旋即消失,只剩标题「怪医千金订婚致词惊爆辉煌过去的秘辛」;而更早之前,当她是台南女中唯一学测满级分那年,也曾被全国版记者大肆渲染,封为「最漂亮的满级分宝贝」。

如今尽皆是网海里的残迹。

-上台北看病 污名化的核心-

「我似乎曾经是一个很快乐的人吗?真的忘记以前是怎么漂亮、聪明,受到大家瞩目的样子了。」

影片下架6个月后,林奕含谈起发病前的日子,陌生得彷佛像未曾造访的异国。以前资优班同学三分之二就读医学系,经历的一个个不同阶段,她则熟悉得像某种素未谋面故乡:大一圣诞舞会、大三大体老师、大四毕业典礼、大五进医院实习、大七授袍典礼⋯⋯

「每天至少有两三次,不用看脸书,就强迫似地想着他们的人生,办营队在舞台上讲黄色笑话、系队打球、讨论去当替代役的同班男友⋯⋯就算再简单的事情,我也很想经历。那是我应该要去的地方,本来的归属,可是因为我的病,没办法抵达。」

在稀薄的回忆和无法抵达的未来之间,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在现实的隙缝中充斥的日常是:不眠、恶梦、解离、幻听、抽搐、自杀、住院、药物⋯⋯

「很多年不知道怎么过的,礼拜一的时候跟自己说明天是礼拜二,一天天挨过去,到礼拜四告诉自己明天就可以看到医生,我就可以活过来。」

林奕含计算日子的方式以星期五为基点循环,如同仪式一般地回诊、拿药,把所有说不出、无人听的事情都讲出来,除此之外,还有每周二的心理治疗。尽管从高二16岁起到如今快26岁,固定到精神科接受诊疗,医生却一直没有给她明确的病名。

「医生知道我很喜欢把东西往自己身上贴、知道我会很执着于这个标签,因此多年来都没有明确说我得了哪一种精神病,只是若有似无地提到重郁症、Bipolar(躁郁症)、PTSD(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当医师面对个案努力去除标签化的处境时,外在社会加诸的话语与眼光,却是此一疾病躲也躲不开,愈加内化与患者成为一体的标签:得了这个病,是一个丢脸的事,最好不要让别人知道。因此高中时,她必须每周两次从台南花一整天的时间搭高铁上台北,导致缺课太多,差点毕不了业只剩国中学历。

「『上台北』这三个字,就接近所谓精神病污名化的核心。我是台南人,在故乡生病,为什么每一个长辈都告诉我,要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治疗我的疾病?」

满级分的她,仍上了医学系,却念了2个礼拜就休学,后来重考上政大中文系,第三年因病情发作再度休学。访谈前一天,刚好到了2年的复学期限,因为吃太多药物,每天睡眠的时间必须超过10小时,也无法稳定作息,林奕含没能重回学校,这个时代供过于求的大学校园,离她越来越不可及。

「很多人问我说为什么要休学1次、2次?为什么不用工作?没有人知道我比任何人都不甘心,这个疾病它剥削了我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切,我曾经没有空隙的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原本可能一帆风顺的恋爱,随着生病的时间越来越长,朋友一个一个离去,甚至没有办法念书,而我多么地想要一张大学文凭。」

-常人看不见的心灵黑洞-

就像初生的婴儿,没有选择地降生在这世上,她也没有任何选择余地,被精神疾病替换成另一种人生。尽管眼前的女孩,谈吐得宜,美丽大方,在咖啡馆里错身而过时,旁人可能会不经意多看一眼清秀的脸庞,却看不见内在日日夜夜的暴乱。

从政大休学前,她拿着诊断证明,向系主任解释为什么没办法参加期末考,他响应道,「精神病的学生我看多了,自残、自杀,我看妳这样蛮好、蛮『正常』的,」系主任接着拎起诊断书,说出林奕含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9个字,「妳从哪里拿到这个的?」

「我很想问他,是用什么来诊断我?我的坐姿、洋装、唇膏,或是我的谈吐?这个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想象和期待是什么?是不是我今天衣衫褴褛、口齿不清、60天没有洗澡去找他,才会相信我真的有精神病,又或者他觉得精神病根本不是病呢?虽然当下我很懦弱地只答道,从医院拿的。」

当这个病症,并非看得见的身体残缺或生理损伤,而是由家庭、社会环境、大脑分泌等多重因素交织出的心灵黑洞,除亲历相似受苦历程外,常人难以感受并理解,到底何谓精神疾病,以及要用什么方式与生病的人沟通。

从一般的生活经验出发,理所当然的正向话语便成为最常见的表达关心的方式:不要那么晚睡,可不可以早一点起床、不要喝咖啡、不要喝酒、裙子不要穿那么短、不要想太多,可不可以听音乐放松、运动爬山散心、跟朋友聊聊天⋯⋯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止尽的祈使句。

&「奇怪的是,没有人要听我讲内心那个很庞大的骚乱、创伤、痛苦,没有人知道我害怕睡觉、害怕晚上、害怕早上、害怕阳光、害怕月亮。正向思考在病到一个程度之后都是没有用的,在之前可能有用,可是旁人无法判断情况到哪里,过了一个点之后,反过来像是攻击,提醒你做不到这些事情。」

3年生病快要撑不住的时候,林奕含会打电话给仅有联络的两三位高中友人,那些因担心而想要拼命将她从悬崖边拉住的关心话语,就像规劝或教导,将她们之间越推越远,终至断裂。没有朋友,只剩下写文章,理出那些不舒服的源头。

「听起来很矫情,但对我来说是真实的。不得不放弃跟人求救,自己找出一个方式,因为会一直抽搐,一手抱着身体,另一手一个键一个键地打,一面掉泪,从早上起床到写完一篇大概要花89个小时。很希望有人说写得很好,最好是称赞与核心无关的修辞,就离我比较远,就好像『它』代替了我的痛苦。」

她写失眠、辍学、吞药、跳楼、死亡、精神病房的异质空间,一群为数不多但忠实的年轻读者,从部落格跟着搬家来到脸书,按赞分享。源自于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罹病失学后仍未间断,甚至成为唯一的「自学」方式,她并陆续动笔写下人生中第一部小说。

-站在模范病患角色的反面-

「生病带给我很大的羞耻感,可能是从小家教的关系,让我觉得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以前脑袋会有声音跟自己讲话,沉在里面还好,讲到一半跳出来那个瞬间,意识到刚刚是在跟自己的幻听讲话是最痛苦的。」

站在激励人心的模范病患角色的反面,林奕含在精神疾病的幽谷中独自行走。(摄影/曾原信)

而吊诡的是,也是这样的「羞耻」,成为使她活下去的动力之一。当林奕含第三次试图自杀,爬出阳台,手握着铁栏杆,正准备放手跳下楼,她发现公寓对面街角巷口的管理员,正朝上望着她裙底的内裤,这种丢脸的感觉瞬间压过了想死的冲动,将她留在这个世界上。

&「在生病的这些年里,我不相信痛苦是有意义的,最讨厌听到『经过痛苦才变成更好的人』这种说法,没有人应该受到这样的痛苦,我身上感受到的,如果说有什么意义,大概就是在影片被别人看到后,透过脸书讯息传来的回馈,提到一直以来没法理解身边亲人、伴侣做出的非理性行为、呓语着不存在的人事物,看了影片觉得终于找到一个方式去理解。」

没有丝毫以勇气与信心与疾病搏斗的精神,站在激励人心的模范病患角色的反面,林奕含在精神疾病的幽谷中独自行走,继续在城市一隅修改稿子。一间独立出版社找上她,第一本小说就要出版。

「如果可以选择,我想选择不要出生。只是因为不想之后还要受到八卦、责难等非议,而没有选择自我了断,加上已经结婚,算有点责任,没有选择,只得活下去。」}

林奕含

 


林奕含脸书&博客(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