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里,此战稳固三分天下态势,蜀汉进入鼎盛时期
汉中之战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影响非常深远。此战是刘备集团进入鼎盛时期的关键性战役,进一步稳固了三分天下的态势,改变了曹魏碾压吴蜀联盟的局面。同时!也使曹魏的国策由对外扩张,逐渐改为了防守待变。
——换句话说,汉中之战前,刘备、孙权几乎没有跟曹操正面为敌的资本。而汉中之战后,使吴、蜀集团看到了进取天下的希望。

编辑
汉中之战,是刘备从黄巾起义开始,经历过的最难打的一场战役。期间蜀军也有频繁失利,也有损兵折将。但最终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了。在拿下益州四年后,夺得了汉中全境。一个小小的汉中郡,竟然阻挡了刘备超过四年之久。
汉中争夺战的具体过程如下:
一、从刘备夺得益州开始,汉中之争就拉开了序幕
赤壁之战后,刘备坐拥荆州。公元211年应刘璋之邀进入益州。在益州苦战三年,公元214年刘璋举成都投降。刘备集团不胜欢喜。然而在欢喜之余,刘备又得到了一个坏消息。曹操亲自率十万大军出关中,打算抢先夺取汉中地区。
由于汉中是益州的门户,若无汉中,则蜀地门户大开,益州就会陷入被动的局面。于是刘备也决定对汉中用兵,与曹操争雄抢下汉中这块肥肉。

编辑
二、吴主孙权对荆州用兵,逼迫刘备回防荆州
孙权遣使索还荆州,被刘备空话搪塞,于是派吕蒙袭取了荆南三郡。刘备遂放弃了汉中战事,领大军赶入荆州抢夺三郡。此举无异于将汉中拱手送给了曹操。张鲁败北逃入了巴地。曹操分置巴郡为“三巴”,并以原賨夷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朴胡、杜濩、任约提领了三巴太守。
刘备割还一半的荆土给孙权,火速领军返回益州,并令黄权去接应张鲁。只可惜为时已晚,张鲁投降了曹操。

编辑
三、益州危在旦夕,孙权举兵合肥,曹操还师中原
曹操拿下汉中后气势如虹,刘备的益州明显感到非常大的压力。正在其慌忙组织防御之际,孙权突然举十万大军对合肥用兵,间接的缓解了益州方面的压力。曹操处理好汉中的事宜后,挥师返回了中原。
只留下夏侯渊、张郃、徐晃、杜袭等人驻守汉中。并特令张郃伺机骚扰二巴之地。
四、杜袭迁徙汉中居民,张郃伺机骚扰二巴,后被张飞击败
袭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鄴者八万馀口。
杜袭安抚开导汉中百姓,自愿迁入洛阳、邺城的百姓多达八万余人。与此同时,张郃对巴东、巴西用兵,并成功拿下二郡,迁徙了二郡的百姓。后在宕渠被张飞击败。

编辑
五、刘备反攻汉中,战事频繁失利;与此同时,曹操对濡须口用兵。
公元218年,刘备率领诸军进攻汉中,并派马超、张飞、吴兰、雷铜等人驻军下辩,被魏将曹洪、曹休等击败,吴兰部将任夔被斩。刘备屯军阳平,以所部十部精兵夜攻张郃,张郃亲自领兵搏战,刘备不能攻克。于是分遣陈式等十余营绝马鸣阁道,徐晃领兵交战,大败蜀军,死伤者不计其数。前期的战事中,刘备方频繁失利。
中原方面,曹操在搞定孙权之前,不敢贸然支援汉中。于是举兵向濡须口进发。吴将甘宁率领百骑劫杀曹营,曹军士气低落,曹操被迫撤军。不久后,曹操再度发起濡须口之战,孙权不能抵挡,于是向曹操称臣。

编辑
六、汉中战事吃紧,曹操回援汉中,可是东窗事发。
虽然魏军前期打得不错,但是夏侯渊等人兵力严重不足,援军却遥遥无期。加之汉中之前经过徙民,没有民众基础,将士们的开支都必须从魏国的后方运送。蜀道的难行,物资押运的难度越来越大,导致魏军渐渐占据了被动。
曹操本来打算支援汉中,亲自率大军出发至长安。突闻塞北乌丸各部造反,如果不及时平叛,可能会威胁到京都的安危。于是下令让曹彰统军平叛,自己则留驻长安关注两边的动向。
七、援军迟迟不到,夏侯渊兵败被斩,曹老板亲临汉中
曹彰平定乌丸叛乱返回长安,未及曹老板起行,就收到了汉中的败报。夏侯渊中法正计谋,被蜀将黄忠斩杀。魏军由张郃统领,退守在阳平一带,做最后的困兽一斗。
曹老板虽然赶至了汉中,但他此行已经没有跟刘备争夺汉中的资本了。他只不过是来救回夏侯渊余部。所以几乎没有跟刘备交兵,便主动撤退了汉中的军马。

编辑
综合以上“汉中之战”全过程,刘备赢得汉中之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战线过长,蜀道难行,魏失地利
曹操曾说过“南郑就好比人间天狱,中间的斜谷道更像是五百里的石穴。”因此他庆幸自己的汉中之行成功的救出了夏侯渊军。
——其深其险不言而喻。
加之汉中战场靠近益州,魏军的战线拉扯过长。物资的转运、兵员的调度、援军的支援速度,使其后勤得不到持续的保障。进一步给了魏军很大的压力。
2、无民众基础
起初,曹魏不知道这场战役会打这么久,于是迁徙了汉中百姓八万余口入洛阳、邺城等地。导致汉中四年之久的战役中,缺乏民众基础。对于一场战役胜负,民众基础不容忽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保障,那么军队的后勤补给以及物资的转运等重担,统统都落在了将士们的头上。在汉中兵力本来就不足的情况下,将士们感到压力倍增,怨声载道。

编辑
3、孙权的帮腔、乌丸的起事,导致夏侯渊军独木难支
孙权举兵十万发动合肥之战,是刘备能够顺利拿下汉中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孙吴对合肥边境的袭扰,曹操不得已撤走了汉中的大部分军马。虽然曹操赶回去后,张辽已经击败了孙权,但其十万大军损失并不大。如果不进一步将其击败,始终都存在一个边境隐患。曹操只好继续跟东吴周旋,连续发动了两场濡须之战,才打服了孙权。
打服孙权之后,曹操想赶紧支援汉中,于是亲领大军向汉中出发。大军行至长安,收到北方乌丸部落叛变的消息。再次耽搁了支援汉中的速度。
从公元215年撤出汉中,到公元219年汉中失陷,曹操无暇顾及汉中战事,没有支援一兵一卒。夏侯渊、张郃等人驻守在汉中,全靠将士们自给自足,加之失其地利,以及民众基础不足等因素。——曹魏兵败汉中是必然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