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菇论菌D51 | 菌菇与化疗、靶向联用,抑制肿瘤生长,防复发转移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刺激下,局部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瘤状物。
而癌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细胞分裂几乎不受控制并无限增殖,具有向周围组织侵袭以及向全身各处器官转移的能力,导致机体损伤并最终死亡。


肿瘤的发展一般分为5个阶段:
癌前阶段
即每个正常细胞内都存在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当两者相互作用发生失衡,抑癌基因被抑制并且原癌细胞激活,正常细胞最终发生变异;
原位癌阶段
正常细胞发生变异成为癌细胞,通过机体不受控制分裂积聚为肿瘤;
浸润癌阶段
此时癌细胞无限制增殖并与人体正常细胞争夺营养;
转移阶段
俗称癌细胞扩散,症状凸显,很多患者发现肿瘤是在此阶段并已经难以治疗;
向远处播散阶段
此时癌细胞开始进入机体其他正常组织,一些器官受到影响,俗称癌症晚期。

因此,预防与治疗癌症十分艰难。
发现肿瘤后首先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切除,也可以选择化疗与放疗手段,但化疗药物对人体有很多副作用,损伤正常细胞,长期使用危害很大。
相比于放 疗、化疗、外科手术等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天然活性物质中的食药两用菌菇多糖在抗肿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人体内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在国际上被称为“生物反应调节物” 。

因此,依据近十年来针对食药两用菌菇的研究结果,总结分析食药两用菌菇多糖抗肿瘤的功效及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以期对食药用菌多糖抗肿瘤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并对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以下称菌菇多糖)
01菌菇多糖的抗肿瘤研究
目前研究比较透彻和广泛的香菇多糖,其主要成分是具有分支的 β-葡聚糖,能够提高人体免疫机能,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减轻放疗和化疗的毒性反应等。

肿瘤免疫逃逸可以使肿瘤细胞避免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从而在体内迅速分裂与增殖,并促进其侵袭和转移,因此,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形成与治疗有直接联系。
目前,大量实验研究已经证实 β-G可以通过有效调节和恢复肿瘤微环境免疫平衡而抑制肿瘤的发生与恶化,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已有部分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

例如,香菇多糖用于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已有研究发现,用单纯化疗与香菇多糖联合化疗2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数据分析后证明香菇多糖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有着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样,香菇多糖对于肺癌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化疗基础上加用香菇多糖使得患者生存质量大大提升;在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中,发现加用香菇多糖的治疗组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02菌菇多糖抗肿瘤的调控机制
肿瘤免疫逃逸可以使肿瘤细胞避免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从而使肿瘤细胞在体内迅速分裂与增殖,并促进其侵袭和转移,因此,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形成与治疗有直接联系,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能力预防与治疗肿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然活性物质中的菌菇多糖具有“生物反响调理物”的国际称号,可以作为免疫增强剂与免疫激活剂。
因此,菌菇多糖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来增强抗肿瘤能力,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因素包括细胞因子、免疫细胞与免疫器官。
通过细胞因子增强抗肿瘤能力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能够调控免疫应答。
菌菇多糖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来调节免疫系统,继而实现抗肿瘤作用。

吴会清研究灵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时,以s180荷瘤小鼠为对象,发现灵芝多糖能够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脏器指数以增强免疫抑制肿瘤。
朱薇珊等以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化疗组和联合组(化疗+香菇多糖注射)。接受6个月的治疗后,分析发现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细胞因子显著高于化疗组。
因此,香菇多糖能够提高免疫细胞因子来增强机体免疫,从而实现治疗效果。
通过免疫细胞增强抗肿瘤能力
免疫细胞是参与免疫调节或与免疫调节有关的细胞,一般可以分为3大类,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和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

李东东等发现桑黄多糖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成分(如T、B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和LAK细胞,树突状细胞)来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Zheng 等研究灵芝多糖的作用,结果表明,灵芝多糖能够抑制纤维蛋白原的黏附,促进NK细胞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通过免疫器官增强抗肿瘤能力
吕苏成等将s180肉瘤细胞接种至小鼠体内,并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多糖组、肿瘤对照组、肿瘤+多糖对照组,连续用药后,依据临床试验观察,发现茯苓多糖在250mg/(kg·d)时,能够使得胸腺、脾脏重量达到较正常水平,并且瘤重减小,起到保护免疫器官抑制肿瘤发生的作用。
03菌菇多糖的四大功效
01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
肿瘤的迁移是癌症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之一,而菌菇多糖对其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梁岚以灵芝多糖作为试验变量,研究其对内皮细胞间的黏附与迁移的影响。
将培养好的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融合,并设置了空白对照组以及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组,观察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发现加入灵芝多糖的试验组中,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间产生的黏附作用和迁移反应被阻碍,即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02抑制血管生成
新生血管的形成能够为肿瘤的活动提供营养物质,因此血管生成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朱青静检测得知香菇多糖均可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黏附以及体外血管的生成,发现香菇多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型,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在500mg/L的质量浓度下抑制血管生成最显著。因此,香菇多糖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来实现其抗肿瘤作用。

郭鹏荣等以接种人膀胱癌T24细胞的裸鼠为研究对象,进行体内抑瘤试验,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顺铂组、顺铂+灵芝多糖组,计算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标记肿瘤微血管,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在一段时间的试验后发现,顺铂+灵芝多糖组微血管分布对其他2组比较稀疏,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呈下降的趋势,同时顺铂+灵芝多糖组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因此,可以认为灵芝多糖能够抑制肿瘤微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03提高凋亡蛋白基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对肿瘤抑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邢会军等在探讨灵芝多糖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的试验中,通过改变使用剂量,发现灵芝多糖能够在体内外抑制胃肿瘤细胞生长,这一作用与增加Bax基因表达、抑制bcl-2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04菌菇多糖纳米载体靶向治疗癌细胞
该研究分析发现,纳米粒子表面只要有疏水性配体的修饰,就会引起血清蛋白的吸附,而随着亲水性配体(例如多糖修饰)比例的增加,血清蛋白的吸附会降低,从而提升其运输效率,而且纳米载药体表面亲疏水配体的比例也会直接影响其跨膜效率 。
因此,纳米载体表面修饰菌菇多糖可以显著提高纳米载体的递送效率。

多糖除了可以作为修饰载体的配体外,还可以自组装成不同的结构作为纳米载体,不仅具有优良的水溶性、生物相溶性与稳定性,而且易于化学修饰,可以作为免疫增强剂与免疫激活剂,是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理想选择对象。
▌权威出处:《安徽农业科学》期刊;《食药用菌多糖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学娟,张 洁,王 晶,尚校兰,乔 洁,李战永,常世民,闫训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