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为何频繁找上年轻人?
猝死频发,是否惊动了你的心弦!
12月21日,饿了么骑手送餐途中猝死,年仅43岁;
1月2日,童星孙侨潞被曝因心梗猝死,年仅25岁;
1月4日,拼多多一女员工下班途中猝死,年仅23岁;
1月5日,时尚博主“雅鲁藏布江女人”,在飞机上由于心脏骤停不幸离世,年仅27岁。
这些都是正值生命之花肆意绽放的美好年纪,令人惋惜,又值得反思。

时尚博主“雅鲁藏布江女人”
01 猝死离我们有多远?
猝死,就是突然死亡。根据世卫组织(WHO)的定义,平时身体健康或看上去健康的人,在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就叫猝死。这个“短时间”就是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目前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世卫的定义是6小时,也有一些观点认为是1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之内。
我们来看一组新京报关于猝死的数据:

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心源性猝死是猝死的最主要类型,占比57.8%;其次是肺源性和脑源性。
心源性猝死又称心脏性猝死,是急性症状发作后突然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去世,而在心源性猝死的人群中,43%是18岁-39岁的中青年人。
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除心源性猝死外,心梗、糖尿病等“老年病”近年来也在年轻人群中呈高发态势,正不断侵蚀着年轻人的健康。
02 猝死是“蓄谋已久”,而不是“猝不及防”
《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显示,影响猝死的主要因素是情绪激动(25.66%)和劳累(24.53%)。

精神、情绪因素与猝死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情绪波动过大常会诱发心源性猝死。生活压力过大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并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的风险,诱发猝死。
过度劳累和长期熬夜可导致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严重者可诱发低糖而致心源性猝死,也可由于电解质失衡导致恶性心律失常,最终导致猝死。长期熬夜会诱发心脏早搏及其他心律失常而致晕厥,若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抢救,易发生猝死。
看看熬夜族都在做什么?

现在90后、00后,可以说是熬夜的主力大军。
大部分熬夜族不睡觉都在是在熬夜玩手机、熬夜加班,或者是熬夜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有数据显示,每晚睡眠时间不超过5小时的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是6-8小时睡眠的人的2.3倍!
社会中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年轻人,只是灾难没有降临到我们的头上,所以我们不会重视。但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一个慢损耗的过程,这些点点滴滴的不良行为积累起来,无疑就给身体埋下一颗颗定时炸弹。
所以你还敢熬夜吗?
03 你也担心猝死吗?
据《2020国民健康报告调查》显示,有53%的人担心自己猝死,其中还有6%的人经常担心甚至每天担心。那些工作时长较长的人,对猝死的忧虑更甚。工作强度较大的医生、媒体人、主播等,及久坐不动设计师、程序员、办公室职员等,担心过猝死的比例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95 后和 00 后担心自己猝死的比例是最高的,在 95 后和 00后中,经常甚至每天担心猝死的人,占比分别是 7% 和 9%。
这意味着那些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中,每十个中就有一个,常被「担心猝死」这件事困扰,这也是一项不小的心理负担。

04 如何防范猝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生活、工作、饮食,可以预防猝死的发生。
♦︎ 控制好情绪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回避刺激,遇到不开心不顺心的事情,可以通过倾诉、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
♦︎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尽量避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注意劳逸结合,按时作息,不要超负荷工作。
♦︎合理饮食
规律饮食时间;避免摄入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及含有大量胆固醇的食物,其次要限制高热量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戒烟戒酒
医学临床资料显示,吸烟酗酒与猝死关系密切,猝死的危险性与吸烟量成正比。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有利于增进心肺功能,肌肉和骨骼健康
对很多人来说,有些事情可能是很难避免的。所以建议经常通宵、熬夜加班的职场人士,以及长期吸烟、大量饮酒、长期久坐的人群,一定要给自己或家人购买一份保障猝死的保险,这是为自己负责,也是为家人负责。
05 有哪些保险可以保障猝死?
①100%可以赔的是寿险,寿险是以被保人的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死了它就能赔。寿险,包括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定期寿险适合压力大的年轻人,终身寿险是涵盖储蓄理财功能,适合预算较为充足的人配置。
②涵盖猝死责任的意外险,这里要注意,猝死不属于意外,只是因为两者经常被大众混淆,导致部分有良心的保险公司,设计出一些包含猝死责任的意外险。这种保险很便宜,两三百元可以保近100万的意外,50万的猝死,建议经常加班熬夜996重点配置。
③是涵盖捆绑寿险责任的重疾险,这个也是可以承保猝死的。不过对于二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而言,绑定寿险责任的重疾险相对而言保费压力会大一点。
来这世界一趟,不容易~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成为想成为的人,这是每个人的梦想。但请这一切都慢慢来,好好吃饭,按时睡觉,多做运动,不要生气,尽可能地给自己一副好的身体。身上无病,就是最大的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