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续的日子11
剥削令我冷静,我确实需要我不喜欢的事情。在美团优选买的特价软籽石榴个头虽小颜色却一点儿不差,剥开后籽实通红莹亮,新鲜透光,看得人心情愉悦。我不喜欢麻烦,所以带皮的水果除了香蕉以外常选可以洗了直接吃的买,因而将枇杷桂圆荔枝一类带皮又带核的水果视为下下策,鱼虾蟹贝自然也吃得少。怕麻烦的人一做起麻烦事反倒可得平复心绪的益效,比如用刀给西红柿削皮,还有用手剥石榴。 了解真相需要时机,如果打麻将的人没有手搓麻将,我坐在房间里是不知道的,因为听不到打麻将的声音,我才听到那么一小段,想闭着眼睛确认时声音又不见了。 或许是靠海更近,来泉州后我发现自己的耳鸣像被潮汐引动了一般复闻低啸,同类型的声音会一呼一唤,没有科学依据,我就是这么觉得。 第一次听到鸟儿的翅膀在空气里扇动和拍打我的房檐时,我微微受了惊吓。当它们咚得落在屋顶,带甲的爪子会突划过彩钢板外壳,霎时抓挠声尖锐唳耳。我还没习惯。 我住在四楼,这是间居民自建房的顶楼隔出来的出租房,薄薄的吊顶上是极导热的彩钢板,两层中空放大了落鸟的声音,一天大概两三次,世界上最小的空袭。 这片街区有两三家卖茶叶和烟酒的地方和一家网咖,没有麻将馆和棋牌室。或许是去的地方还不够多,我到现在都没见过一家明目摆满麻将桌的铺面,只见过一家机麻专卖店。这使我在耳朵听到搓麻将声音时也不敢确定有人在打麻将。若在九江我是不会犹疑的。 清晨六点出门,可以看到每条起伏折拐的巷子里和窄路门边都停满了电瓶车,所以我想住在这条街的人比平常能看到的要多得多,而我看到空车的机会要比看到闲人的机会多。 护城河穿过丰泽区的各处街道,也流经此处。主街分沿小河两岸成双,东西各有两座铁桥将这一双小路相连,往后两岸店铺则朝南朝北。店面里百分之九十是外卖的黑作坊,其余百分之十依次由便利店、理发店、大排档和快餐店、汽修店以及珠宝回收店组成,便利店也充当了快递点的职能。 我在台风之后来,刚到这里时河水墨黑,一靠近则异臭难闻,清淤几天后水色渐绿,勉强能近河走走,但水依旧不清澈,所以我尚不知水深。 居民大多年老,年老也是房东,时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白日就坐在某巷某家里或者超市门口阴凉的长石板上,夜里则坐在摆桌的大排档门口和出摊的卤菜车边上,来往地看。 除了在作坊里工作的人和原住居民外的大部分人都是外来的租客。要在这里租房很容易,因为租房广告贴满了这里各色各质的墙壁和公告栏,那些广告就像酱色的腊肉一样,我看不出年份,只觉得大同小异。房东们将租金和水电条件都暗地应允共识,所以在这里租到特别令人满意的房子是不容易的。 电费一块一度,水费五块一吨,我不自觉地比在河南时用得更节省了。泉州的空气要干燥些,三天没洗头的头发也还不油,这是我体感的确凿依据。我两天洗一次头的规律被打破了,原则不脆弱地折中了,因为房间太小,厕所更小,在逼仄的空间里洗头和逼自己不洗大差不差。 我租的一室一卫大概十六平米,推门一览无余,右手的床靠朝西的窗户,窗户几乎不开,因为窗后是空调外机,房门所正对的两平的厕所有扇半开的小窗,在窗前踮脚可以看到低处屋群一隅。四墙下白瓷砖上白漆,照进来的光线打在房间里,亮度是充足的,足我想象有扇自由开关的窗。柔帘揽风,风绕窗,冰瓷壁燃日光,不晓暮色越南梢。 房间里四处是我买来的绿色,床单被罩,地毯,桌布,箱子,毛巾,玩偶,什么都是绿色的。我喜欢芳草鲜美的原野,唯有用春天盛产的颜色才能慰我心心念念的蝴蝶,我是只在冬天出生的蝴蝶。 从这间看不到风景的屋子出门,右手是屋顶的露台,露台朝东南开,三边摆满房东的绿植,十几株秋葵立在东边正开着花,顶生青绿色的喇叭隐约显露着芯里紫黑色花蕊;秋葵上是肉丝瓜的瓜架,上面挂了几个罩着小瓜的红色塑料袋;北边摆着大盆的君子兰、虎皮兰和株龄尚小的昙花以及小盆的蟹爪兰和鹤望兰等;西南角顺上是几枝玫红色的三角梅;露台正中靠西放了一个一米五高的折叠晾衣架,是用来给这层楼的租客使用的。 虽共用一个晾衣架,但我从未同这层楼另外四间房的租客打过照面,只知道1号房里偶尔会有一个小男孩儿住,3号房里是一个年轻的女人,门口的五层鞋架摆满了她各式各样的鞋子;4号房的房客比我晚租一天,是个年轻且个子不高的男子;5号房早上很早就出门,晚上则偶尔把一袋垃圾放在门口。 同在一个屋檐下,大家好像有种尽量不和对方有接触的默契。我不往冷漠里想,只觉得这层楼好像被自己承包了,无人来扰,我还有一个阳台,种满有人打理的花草。 不光是阳台上打理得有序,进到这栋楼里的我所见之处都干净。 一楼是主人供奉的神明,除了观音和土地爷,其他我还认不得,神像前的贡品每日一换。再往前是一张木质长方茶桌,房东婆婆偶尔和老年朋友在这里喝茶,茶桌紧靠不锈钢合金栅栏,这栅栏隔出大门和楼梯的走廊,栅栏单开一扇总是锁着的门,门口前还放了一双头朝里的粉色拖鞋,用以进门替换。 我不知道不可窥探的黑作坊是不是例外,但这条街可见的每家门户都确实供着神明,神明并不统一,且供奉的位置大概有风水的讲究,所以朝向并不相同,夜里走过门前都是红得一眼可见,贡品也都换得勤。 二楼是主人家的客厅和厨房和一间卧室,三楼我不确定,只是二三楼房间的布局都更宽敞,门框也都是同样的款式。 这楼可以说是这片街区长巷里毫不起眼的一栋,但我每次开门走进这栋楼,看到左手边的神像,总觉得会受到庇护,所以莫名有种安心,不知道是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