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长篇连载科幻小说】蓝星彼岸:9~11章
9.塔
公元2077年 4月,地球地面,中国,四川成都
谷川留香给的地址居然在成都!那个女人,到底在想什么?
田雨兰一边这么想着,一边从座机上下来。然后她突然想起来,田羽星还没学会自己打开座舱舱门。她只好绕到座舱门外,从外面解开三道保险。
田雨兰已经以陪伴保护代言人的名义从太空军退役。既然她的目的是赚钱,那么在田羽星成为推演者在地球的人类代言人后,这就没有必要了。她用这几年攒下来的钱以及退役时分到的一些资产买了一架崭新的小型私人近太空巡航飞机。而田羽星也已经出院,作为外星文明与地球文明交流的窗口,总是被关在神经病院里也不是事。SIGNAL和悠光都同意每个月的例行交流与一个月一次精神状态测定绑定在一起,其他时间,田羽星可以自由活动。
田羽星从座舱里出来,他的头撞到了舱门顶,疼得他立刻蹲下捂住了头。
“长这么高大,连坐个巡航机都要别人帮忙,笨手笨脚的。”田雨兰抱怨着。
田羽星憨笑着说:“可不是嘛,被关这好几年,先是因为迫害妄想症,现在又是AGRS,我现在都快成了一个傻子了。这几年在医院里我都快忘记自己的名字怎么写了,还好他们给我来了几次紧急补课,用脑波输入装置的展示功能。”
田雨兰耸耸肩:“还真有点自知之明。”
两人从公用停机坪出来,一辆专车已经在外面等着。有了最高算法的资助,他们现在已经算有钱人了。
他们的目的地是衡川网络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和四川大学计算机系的联合科技园区。那里有超级计算机《风火骑士》,其综合性能达到了SIGNAL的六十四分之一,在实习研究用计算机里面这个数字可以说是名列前茅了。
专车停在了园区门口。二人目送专车离去之后才转身离开。田雨兰拿出一个手柄,打开上面的一个开关:“悠光,以防万一我再问一遍,算法和那边的你真的没有任何的追踪监视手段吧?”
“关于这个,”悠光的声音响起,“我可以确定。首先,我在另一个我那边拥有在输入输出口的监视器。目前SIGNAL和悠光之间的交流都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其次,在来的路上,我一直在对周围的电子环境进行检测,也没有发现任何的可以用于与算法系统交流的信号。”
“好吧,那关于这个全息投影,你感觉怎么样。”
“挺好用的,就像我真正的身体一样。”说着,一个随机选择的形象出现在手柄上方,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机械怪兽。
“资料显示,这个钢铁巨兽叫做奥特曼……等等,好像还不止一个?”
“够了,收起来吧。”田雨兰感觉自己像要带两个小孩的保姆,“等会根据你的地球信息,认真选个形象再出来。声音也稍微变一下,这对你来说应该不算难吧。”
“姐,看那个。”田羽星指着前面说道。
田雨兰抬头,一个紫白相间的高塔伫立在她眼前。塔的右侧,也是南侧,向着此时的太阳。银白色的塔的外壳如同一把利剑刺向天空,同时也像镜子一样反射着刺眼的阳光。这个外壳上面主要以银白色为主,紫色纵向条纹点缀。整个塔呈现一个棱锥,这块银色的外壳上唯一的棱就像这把利剑的刃,而锥形的顶端则是和整个塔对比起来一根极细的丝线一个微小的环,那是《风火骑士》的天线,用于和包括SIGNAL在内的其他计算机交流的方法。
而塔的背阳处则没有银白色外壳遮挡,是较为阴暗的紫色外窗玻璃。在这里,可以见到整座塔由上至下被分为五节,每节都大约是等高的棱柱,由下而上每节的底面大小依次减小。每次减小空出的部分都成了休闲用的阳台,可供学生和职工们稍作歇息。
与其他超级计算机通常埋在地下或者海面之下不同,《风火骑士》的CPU的放置位置是处于地面以上,但这样散热就成为了难题。所以《风火骑士》与空气的接触面被扩充至极大,以线型方式排布。而眼前的这座高四百八十米的塔的中心轴,就是《风火骑士》的主CPU的所在地。
虽然田雨兰已经事先从图片和资料中了解了这些信息,但是第一次亲眼看到这把直插云天的银白色与紫色交错的剑,还是一时呆住了。她仿佛一位看到传说中的圣剑的剑士,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之中。直到田羽星拉了拉她的衣袖:“走吧。”
“走吧。”她伸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袖,然后大步向前走去。
多年以后,当这座塔成为圣地之时,每个前来朝圣的人都将感受一遍数倍于田雨兰当年受到的震撼。
来到那座塔的下面,她才发现这座塔的底盘远比她想象的要巨大。整座塔的一楼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大厅,其面积约是上一层的十倍。银白色的外壳覆盖了整个圆形大厅的上表面,并且和上面如同利剑般的银色外壳以有弧度的方式相连,无一处不和谐的棱角。整个银色板块浑然一体,相互连接。
此时,一个头发花白的男人前来迎接他们。他自我介绍说:“田中光丞,久闻二位大名,今日幸会。”
“诶?原来我是名人了吗已经?”田羽星用一只手托着下巴,呆呆地说。
田雨兰瞪了他一眼。“您言重了。”她礼貌地握住对方伸出来的手。
“谷川和我说过了,一位是将外星AI从卡戎带回来的太空军战士,另一位则是被外星AI选中的大智若愚的智者,都是大人物啊。”田中光丞充满敬意地说。
田雨兰回头看了一下她的弟弟。大智若愚这一点她倒是不否认,他确实知道一些能够让悠光对他感兴趣的东西。但是有时她还会不由自主地怀疑:啥?通过三个星期对于地球文明上约29%的人筛查后,悠光甚至放弃了接下来的筛查计划,找出来的人就这?
“那么你们二位是想先看看风火骑士,还是直接进入正题呢?”田中光丞显然不想过多卖关子。
田雨兰其实也事先猜到了一些部分,在京都她见到的漂浮在培养容器中的大脑不断地出现在她的眼前。“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所谓的《风火骑士》只是一个掩饰吧?”
“错,但不完全错。《风火骑士》确实是这座塔建成的原因,以及存在的主体。相较来说,我所谓的正题只是相对二位而言。你们来到这里并非是为《风火骑士》而来吧?”
“确实,而且我想,一定是和生物工程有关系的。”
田中光丞转身:“那么二位,请跟我来吧。”
两人跟在田中光丞后面走着,田中光丞突然开口:“谷川有没有和你们说过,如果一个人要做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他该怎么办?”
田雨兰想起来了,她确实说过:
你应该表现得像平时一样,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和别人大声嘻嘻哈哈,甚至包括你要做的事情有时也可以拿来当开玩笑的话题。让大家都觉得你心中光明磊落,也没有在回避什么东西,这样你就很难被怀疑了。
田中光丞听了摇摇头:“谷川是我在京都的助手,她的很多都是我教的。但我没有告诉她这么做的本质:永远不要让别人感觉你想掩饰什么,即使你要掩饰的是掩饰本身。所以这个地方每一天都会接受大量的访客,其中不乏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他们几乎把整座塔上上下下翻了个遍,针对《风火骑士》及其周边房间,调查了一次又一次,可是……”
“可是?”
“他们不会想到,这座塔藏有真正不能告人目的的,在这座塔的地下。”
10.碳基计算机计划
一个女孩的身体漂浮在培养液中。她拥有着紫色的头发,白嫩的皮肤。
田雨兰看着眼前这一幕:“你们最终还是做了,克隆人。”
“还记得你在京都见到的那一切吗?你还记得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开发人类的大脑,在黑猩猩和——”田雨兰又看了一眼这个地下室中央那巨大的培养容器,“克隆人身上做实验。”
“很好,那是我们曾经的目的。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幌子。”
“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们并不是进行了严格意义上的克隆,我们还进行了基因编辑。”
“……”
“很奇怪吧。克隆的精髓在于基因的一致性,那么如果基因经过修改,那么就不能叫做克隆了。”
“如果我还是太空军的一员,你已经被我逮捕了。”
“别激动,听我说完。”田中光丞笑笑,“孩子,你还没理解我这句话中隐藏的含义:
你应该知道,近代以来,由于算法统治的出现,很多科学都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尤其是算法认为符合人类发展需求的那些。当然这么做也有弊端,就是导致了科技发展的全面不均衡,但这是后话了。
算法发展的技术中,基因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最终完善,基因编辑技术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同时,通过对基因的测序,人们与算法发现了基因的力量远超目前在地球上被表现出来的形态。更多的基因密码尚未对应任何一个物种,仅仅在理论上存在,这些基因被我们称为未元基因。而对于它们的认识,如果没有超级计算机,将是极为困难的。所以生物学界集中了几十台遍布全球的研究用超级计算机,其中就包括《风火骑士》,在可以接受的时间内完成了对于未元基因总体的粗略测定,按照成千上万种功能分类后放置在一个超级服务器当中。如果需要使用,只需要从对应功能区中再次精细测定,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基因即可。”
旁边一直沉默的田羽星突然欢呼起来:“哦!伟、伟大的工程!”
田中光丞微笑地看了一眼田羽星,又接着说:“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以至于让我的工程成为了可能。
前面说过,我们研究的目的一直都是开发大脑。但是,如果直接开发一个超越人类的大脑,得到的收益显然比开发人类大脑的剩余部分更简单得多。我们可以通过基因编辑得到一个更加复杂的大脑,再对其进行完全开发。
但是我们发现,对低等生物适用的药物开发法并不适合于黑猩猩,造成了黑猩猩的大量死亡。要不是算法一再坚持,这个研究早就关停了。但是直到我们快要放弃时,出于一个意外,我们得到了新的突破。
当时我们正在准备撤离试验场地,周围的电磁波屏蔽屏障也正在拆除。但是,我发现某种电磁波的涌入对于黑猩猩的大脑具有一定的开发作用。虽然作用效果极短,但是在排除了其他所有可能误差以外,我们还是得到了一个类似神秘学的结论:电磁波也可以暂时的对大脑进行激活。
于是,我便回到了京都大学。后来我又和四川的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这里建起了一个秘密基地,专门从事改造人的大脑开发。利用京都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扎实的生物工程技术基础,与四川大学计算机系的基因编程能力,我们终于成功造出了她。
然后,我们通过生成的不间断的电磁波提升她的计算能力,但是这又遇到了全新的瓶颈。虽然这有一定的效果,让她的计算力从与正常人相当,也就是她自身最大计算力的几百亿亿分之一,增长成了原来的数万倍。但是电波同样干扰了她自身的脑波。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不可能达到我们的要求的。”
“要求?你们有什么要求?”
“我们设想,利用碳基计算机,可以和SIGNAL对抗。虽然我并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正确,但是我总是认为我必须这么做。”
田雨兰再次呆住了,旁边的田羽星也显得有些难以置信,而一直沉默的悠光终于发出了声音:“看来,是时候了。”
悠光选择了一个像一个飘飘欲仙的诗人的形象,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是的各位,请大家把所有参加这个计划的人全部召集起来。我会告诉你们想知道的一切,包括,为什么你们一定要击溃SIGNAL。”
11.推演者·前推演纪元
这个不算宽敞的房间里,塞进了六七十个人,座位才刚刚好勉强够坐。由于所有的通讯信号都可能被算法捕捉,虽然悠光一再强调他会把发生这种事的几率降到最低,田中光丞还是选择了更保险的办法。
悠光被放置在讲台上,他接下来的讲话非常长,但是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在听。如果用推演者的话来说,这是新位数的起源。
推演者的文明是由类似于蓝星世界的细菌或真菌的生物发展起来的。同人类一样,我们也经历了认知革命,那是在菌落群中偶然的排列使得菌落群产生了群体意识。
推演者文明中的“个体”一开始是无意义的。个体不能单独形成意识,只有足够多的个体以特殊方式连接,才会产生意识。两个意识可以结合成更强大的意识,一个意识也可以分裂成两个意识。时至今日,推演者文明一共诞生了5197个有名字的意识体,几乎全部存活至今。
推演者文明最擅长的,也是最初所有意识体的共同追求,就是追求不断的更加强大的计算速度。因为推演者完全是依靠计算能力来行动的,依靠强大的处理能力处理更多的个体的行动。一个计算能力更强的意识体总能击败并吞并比它更弱小的意识体,进行扩张。直到文明的曙光初现,不断的生存竞争才结束,每个意识体也都拥有了自己的名字。
推演者文明的纪元方式可能在你们看来非常古怪。推演者文明的文字出现的很晚,因为没有必要。意识体不会消亡,而个体的新陈代谢、生老病死会使得意识体不断更新换代。意识体之间还可以直接通过对接快速交流。直到后来,因为一些你们还无法理解的原因,我们的文字才最终诞生。
说回到纪元方式上,我们的文字可以用一个数位表示几乎无穷大的数字,但是纪元并非只用一个数位。每当发生一件大事时,我们会保留现有的年份,并且以后的年份用一个新的数位记录。如果是一件影响全文明的划时代的成就,我们会开启一个全新的纪元。
继续说推演者文明的发展。虽然生存竞争已经结束,但是意识体们追求更强大的计算力的倾向依旧存在。在这种倾向的推动下,推演者文明发展科技的方向更倾向于计算机方面。
等到第一台计算机,在推演者文明中被称为电子通路计算阵列的东西问世时,举世震惊,甚至推演者的世界差点为此爆发战争。但是随后大家才发现,它并无法做到意识体做到的事情,也无法打败哪怕最弱的菌落意识体。而长时间以来,“计算=意识+力量”这个观念在推演者文明根深蒂固。推演者文明随后制造了几百台这样的机器,最后把他们全部连接在一起,却发现尽管这台机器能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运转和计算,但是它仍然不具有意识,或者说“智能”。一时间,推演者文明的根基动摇了。
少数意识体最先从这种动摇中抽身开来,开始研究和接受现实。但是毕竟电子通路计算阵列的计算速度超群,还是大大加快了推演者文明的发展速度。同时,更多的意识体认识到计算并非万能,推演者文明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渐渐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一时间,推演者文明的物理学,天文学,生命科学等现代科学蓬勃发展起来,真菌们也开始“仰望”星空,感知自己的渺小。“个体”的概念也被推出,意识体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体”组成的。于是推演者文明以一种全新的形态获得了新生。
随着科学的发展,两套理论……嗯,概念上和你们的统一场论和弦论差不多吧,分别被电子通路计算阵列和菌落计算阵列推出。通过这两种理论,推演者文明建立起了第一个完善的宇宙模型。但是意识体们生命中对于计算力的渴望是无法消除的。他们希望计算力再次展现它的力量。这时的电子通路计算阵列无论是计算力还是存储力都已经非常发达了。而且通过弦论,推演者们知道引起宇宙爆炸的宇宙初始参数是有限的。于是意识体们作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将宇宙模型导入电子通路计算阵列,并且在输入端放入随机的宇宙初始参数,从而推演出整个宇宙。
意识体们看着自己创造的世界,陷入创世的自我陶醉当中。直到他们有一天发现,最新诞生的宇宙竟然和自己所在的宇宙吻合。这种吻合最先体现在规律上,然后发现连星图都十分的类似。直到最后,推演者们终于证实了他们的猜测:这是他们,不,我们存在于其间的宇宙。
就在这一天,新计算纪元、又称前推演纪元结束,第一推演纪元开始了。